維多利亞女王的傳奇一生: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了土豆?

1837年6月20日,黃昏,通往肯辛頓宮的路上,帶黑色袖章的使者騎馬飛駛。剛過完18歲生日的女孩德麗娜,正在母親榻側臥躺。德麗娜的伯父,英王兼漢諾威國王威廉四世,剛剛駕崩。女孩德麗娜,帶著11歲時的夢想,放下洋娃娃,邁進白金漢宮,踏上了帝王之路。

維多利亞女王的傳奇一生: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了土豆?

她就是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4年,她是一個時代的象徵,締造了強大的“日不落帝國”,成為英國曆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主。她這一生享盡非同尋常的特權,經歷過驚天動地的事件,體驗著精彩紛呈的生活。

然而在維多利亞的眾多畫像中,最令人難忘的卻是她面如土豆、永遠身著黑色服飾的矮小老嫗形象。她為什麼不笑?她為什麼一臉不悅?今天的我們看到一位女性世界領導人如此悲傷,也會深感不可思議。

維多利亞女王的傳奇一生: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了土豆?

最近幾年,流行文化屢屢試圖顛覆這一喪服形象,比如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The Young Victoria),以及電視劇《維多利亞》(Victoria)。 無論是大熒幕還是小熒屏,無不向我們展現了一位熱愛跳舞的年輕公主——她沒那麼拘泥禮數,她充滿熱情。於是乎,我們眼前似乎浮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維多利亞女王形象,且難以看清兩者間的關係。她是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土豆的呢?

這是一個值得講述的故事。

維多利亞女王的傳奇一生: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了土豆?

正如作家茨威格所言,“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從維多利亞登上王位的那天開始,真正開心的日子便屈指可數。許多人羨慕她贏得了嬰兒賽跑,得以戴上王冠。可是,當維多利亞得知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女王時,她已經清楚,成為女王不會造就她的人生,只會將其打破。“我大哭了一場”,她說。

等待她的是孤單落寞的王室陷阱,雖然這樣的陷阱同樣緊緊攫住眾多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但也許它對一位女王的擠壓與鉗制遠超常人、最為深重。她的母親深知她終將踏入這一陷阱,早早地為她做心理準備。

多年以後,維多利亞女王在床畔彌留之際,不知會不會想起母親維克多麗告誡她的話,“你逃不掉自己的情感,你也逃不掉你的出身。”

維多利亞女王的傳奇一生: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了土豆?

選擇“認命”的維多利亞,可能並未預想到自己日後將成為一位功勳卓著、受子民尊敬的女王。

實際上,維多利亞時代的民眾對女性當權的疑慮,相較於都鐸王朝對伊麗莎白一世或斯圖亞特王朝對安妮女王的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她仍然創造出了一種或許在人們看來偏女性化的統治方式,巧妙地繞過了這種疑慮。她的統治靠的是直覺而非謀略,是情感而非才智。

事實表明,對君主制來說,這就是最理想的統治方式。君主雖失去冷硬的實權,卻能通過姿態和儀式,保留其影響。實踐證明,她的女性特質恰恰為君主制所需。

相應的,維多利亞也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沉重,除了是女王,她同時還是女兒、妻子、孀婦,在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她都不得不違逆自己的內心,對其進行種種令人不安的扭曲,以順應社會對女性的諸多要求。

維多利亞女王的傳奇一生: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了土豆?

然而,如若將關注點落在她的行動,而非她的言詞,你就會發現,她其實在違背和批判當時社會對女性設置的種種嚴苛的行為準則。

當她三十多歲時,女兒維基已經長大,即將結婚生子,她也要做外祖母了,她送給自己的女兒一些冷酷的建議。她告訴自己曾經深愛過的女兒,不要“崇拜嬰兒”,因為“任何一位女人如果這樣做,對她的丈夫和她的地位來說都不成體統,更不用說一位公主了。”……她回憶道:“我讓第一個孩子衝昏了頭腦。”她開始認為,生兒育女是生活的“陰暗面”。

她曾告誡自己的女兒,“親愛的女兒,你說給予一個不朽的靈魂以生命,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但我自己卻難以有這種想法。我覺得在生育中,我們女人更像一隻母牛或母狗。我們可憐的本性變得非常動物化……整天哺育嬰兒和換尿布,讓很多優雅而聰明的淑女走上毀滅之路。”

“我有九次懷胎八個月,擔負真正的痛苦(還要處理很多公務),像折斷翅膀般……我想我們的性別是種不幸。”

維多利亞女王的傳奇一生: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了土豆?

她的多重身份讓其無法做到全身心“扮演好”某一個角色,譬如,她的子女會告訴你,她作為母親有多麼糟糕。她的反覆無常、專斷獨裁、自私自利等等。

作為妻子,她也需要一直扮演好“好女人”的角色,在民眾眼裡,她與阿爾伯特親王的羅曼史堪比浪漫愛情小說。世人陶醉於他們的愛情故事,卻忘了他們之間的愛情的複雜性遠非常人所見。

她的最大成就——讓她的子民相信,她不僅僅是他們的女王。更重要的是,她在他們眼中是一個普通的“好女人”。她所扮演的這個角色,雖然有純屬表演,但也有忠實於其真實自我的地方。20 世紀,王權在其他國家紛紛垮臺,可英國的君主制卻長盛不衰,也許就得益於這一神奇的因素。

但是過去的史學家往往不惜以貶損維多利亞來讚頌阿爾伯特,部分原因在於,他所具備的品質,恰恰是史學家通常具有,並因而欣賞的素質。他恪守秩序、冷靜自持、講求邏輯,重理性而非感性。毋庸置疑,他的智商驚人。可如果你相信情商是領導力的重要構成因素,那麼你就會意識到,維多利亞在許多方面比他更勝一籌,如此你便對她的統治形成了新的認知。斯坦利·溫特勞布(Stanley Weintraub)在一本卓越的維多利亞女王傳記中指出,對於她的統治,人們最難以忘懷的是“她在失去阿爾伯特後,獨自度過的悲傷而漫長的下午”。

維多利亞女王的傳奇一生: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了土豆?

在當時的英國,一般寡婦都會在丈夫去世後服喪一整年。可是,一年後,維多利亞做了一個不一般的決定——永遠不再穿其他顏色的衣服。如果穿喪服是要求他人給予格外的理解,那麼毋庸置疑的是,她在後半生中一直感到自己理應得到這種諒解。服喪成為了她的一種偽裝。一身喪服表明她是一位被剝奪至親的可憐人,這樣一來,別人就不好苛責她。

事實證明,寡婦的生活興許也適合維多利亞。二十世紀之前,成為寡婦也許是一位女性最具權力的人生階段。她頭一次誰也不用服從,頭一次能夠擁有財產……隨著她重新獲得自己的權力,她開始做出她最為堅決的政治干預。

她的統治深刻地改變了英國的政治。有人認為她的成功,至少部分原因只是在於她看起來和你慈愛的祖母一樣,沒有任何威脅性。但她也以一種方式,改變了其他女性的境遇。

維多利亞女王的傳奇一生:如何從翩翩公主變成了土豆?

女兒、妻子、母親、孀婦……女王的在世人的眼中究竟是何形象?在《維多利亞女王:作為君王和女性的一生》一書中,露西·沃斯利不斷質疑,有時甚至損毀過,有關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間天荒地老、無與倫比、毋庸置疑的幸福婚姻故事。

但是《維多利亞女王:作為君王和女性的一生》會讓你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看到一個女王內在的諸般矛盾、血肉精神,一如你我。若問她與普通人的區別,大概在於,在王冠和世俗的重壓之下,她從沒有放棄過自我:她定義了一個時代,也用一生定義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