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人鼓吹養兒不要圖防老,老了讓自己自生自滅,這種人是什麼心理?

蕭瑟荒野


養兒防老的話題太沉重,五零六零後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出來的時候,給他們取名"小皇帝",我們這代人所經歷的上養老的,幫扶兄弟姊妹的傳統在他們面前都是單親,沒有胞兄弟姐妹,他們得到的東西都是我們沒得到的東西,大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真可謂有條件要養好他們,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養好他們,人世間的坎坷磨礪他們躲在父母的背後,直到改革開放以來,他們都在享受著獨生子女"獨享一個蘋果"的生活,而今他們為人父母,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結婚、買房、生孩子養孩子,處處花重金,不啃老的都是乖乖了,還指望孩子養老陪伴嗎?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家三代四代同堂,他們怎麼來養?現實中,二億多60歲以上的老人,小兩口怎麼去養,還是自己保重身體吧,走到哪裡再說哪裡吧。


用戶6807435450184


估計發表這些言論的是一波剛老身體不錯有退休工資的大爺大媽說的,感覺不靠孩子有醫保有退休工資可以不求任何人,也不再想為孩子付出,尤其是在媳婦面前趾高氣昂,我不靠你你也別指望我給你帶孩子,我愛怎麼花自己錢就怎麼花自己錢,老了住養老院,你們別想從我身上得到我的任何好!等到手腳真正不方便不太能自理時就開始不想住養老院不想保姆伺候,孩子必須養老了!請保姆都不情願,也知道現在護工保姆要是看孩子不經常來的或者沒有孩子的,態度有差別的!

我自己就在養老機構上過班,經常會看到對老人態度不好的護工,有的看到老人拉屎拉尿在褲子上或者不好好吃飯的真的會打,看到只能批評他們說他們不可以這樣對老人,看不到的時候呢,不就得挨著!

所以老人在年齡輕一點的時候有能力多幫幫孩子,尤其是媳婦女婿這樣的外人,話和事別說絕做絕,到老了別人念一份恩情都會善待伺候照顧老人的!



公祖幻楓


這不是鼓吹,實再點說.年輕人的壓力更大,如果要把父母的養老全由兒女來承擔,這是不道德的,這說的是工薪階層,那些有千萬億財產者又另當別論,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一個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那父母禹養老問題由子女承擔那是理所當然的,而現實是,絕大部份的父母根本無法解決子女的住房工作,醫療和下一代的教育等問題,年輕人都要自已奮鬥,自已努力,他們必須拼命正作方能爭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一旦分心,那可能會顧此失彼,更增加壓力,因此,要求子女對父母承擔養老的問題,在今天早已成為奢望,希望各位老年朋友,認清形式,竟可能自已作好養老安排,不要有過多的生活上和心理上的要求,以減輕年輕人的負擔,讓其有更多的精力去應付當今這沉重的社會壓力。


不工不農一散人


說這種話其實很無奈,誰不想老了孩子們能夠在跟前孝順,有病有痛孩子們能夠在床前伺候,可是現實根本不允許,無奈之下,只能這麼想這麼說了。

我父母三個孩子都外地讀書結婚生子,沒一個留在身邊的,他們根本指望不上孩子在跟前孝順伺候養老,父親去世以後,母親才去投奔到一個孩子家居住了。

我這一輩國家實行計劃生育,只能生一個,更加不敢指望孩子給我養老了,孩子也在外地讀書,將來回不回來都不知道。我的同事們的孩子們,有出息的遠走高飛去了國外或者一線城市發展,一年回來幾天看看父母,沒出息的在家啃老父母養著,也是發愁呢,普普通通的整天忙於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現在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很大,自己都活得很累了,哪裡顧得上給父母養老,週末能回家看看就不錯了,要不然就是父母去給他們當後勤隊長,還要貼補他們一些生活開支。

我現在就是努力工作,40歲開始規劃養老的經濟費用,爭取退休時能夠有幾十萬積蓄,老了不給孩子增添經濟負擔,要是生病住院了他能夠過來幫我張羅一下,安排好住院治療事項,找好護理人員,我就知足了,他該幹嘛去幹嘛,找個工作不容易,不能耽誤他的工作和對自己家庭的照顧。實在老到走不動了,由孩子去安排吧,怎麼安排就怎麼過。

我心裡是這麼想著不依靠孩子養老,不過嘴上可是跟他說要他管我啊,這是法律賦予他的責任,這樣他才不會喪失責任感。


gf611


我家離一個養老院很近,那些不能自理的人,隔老遠就聞到他身上散發出來的難聞的味,褲子掉到腿半截,飯菜湯撒的衣服上到處都是,臉不知幾天沒洗,也有不少護工,可能是顧不過來吧。人老了,夫妻倆有一個能動還行,如果剩一個了,而且不能自理了,真的不好過。如果有錢在家裡找一保姆可能比在養老院強些。我勸那些認為自己身體很好又有錢用不著兒女管的把眼光放遠些,人是會老的,是會生病的,不知惡運什麼時候就會光顧,還是離不開兒女,沒有兒女的沒指望,有兒女的就必須指望兒女,再說,兒女是自己的骨肉,是外人不能比的,俗話說血濃於水。不要到不能動了才想起兒女,到時候後悔莫及!


小水滴213269177


我父親在床上躺了四年,母親躺了兩年。我們姊妹幾個輪流伺候。每天端屎端尿的,洗屎布尿布。真的不容易,我深深感覺到,人老了,沒有親兒女伺候,絕對受罪,什麼保姆養老院,不是親人,那屎尿活那能伺候好你。漂亮話誰也會說,幹實事就難上難。誰也不知道自己最後得啥病,怎樣死去。所以養兒女就是防老。可別聽那些混蛋胡說八道。到頭來受罪還是自己。說到這,我提醒一下我們老年人,可別只圖自己享受,自私自利,要任勞任怨,千萬搞好和兒媳婦,女婿的關係,打下感情基礎。一定要想到,那一天躺在床上不能動彈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任人擺佈的時候。


水寨山人


鼓吹“養兒不防老的人”大多都比較年輕,或比較健康,至少還不夠老或暫無大病。我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忙,也不怎麼喜歡孩子,經常對我和弟弟妹妹說的一句話就是:“等你們長大了都離我遠一點兒,我們不用兒女養老,我們去養老院”。時光荏苒,轉眼之間幾十年過去了!父母已近八旬,這個時候他們早已改變了原來去養老院的想法,充分享受著子女提供的一切資源。父親患肺癌的一年多時間,兒女精心陪護,日夜看守,直至去世;母親患阿爾茨海默病完全沒有記憶,稍不注意就得報警尋人。我的看法,養兒防老是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成方,最實用最可靠,我們這代人要對自己老人盡孝,為孩子做出榜樣。換言之,假如您老態龍鍾,仰臥病榻,口渴的難受,這時候水杯就離你一尺遠的地方你都拿不到,你不靠孩子靠誰呢?


黃海之鷹1


我父親八十五歲離世,生前也說這樣的話。

老人家養了五男二女。五個兒子在農村真是壓力山大。曾有鄉鄰笑言,這家最少二個光棍。

三十年過去,弟兄五人都有房有家。老四還是全村第一個買轎車的。父母吃了大苦,兄弟姐妹都感恩。

父親六十歲胃出血,再沒幹農活。他是土改幹部,還有點補助。兄弟們這家出一點那家出一點,衣食無虞,也算晚年享了點福。

現在農村攀比嚴重。兒子也不容易,買房,教育,人情,彩禮,三病二痛…那樣不要錢,自顧不暇,怎麼孝順老人!

兒子不容易。老人們就有危機感。這種心理就是自嘲自虐式的減壓,當不了真的。

讓千千萬萬的農民增加收入,減輕負擔。穩定物價,是當務之急。


何育華


這種現象的出現,大部分是出於無奈呀。

1. 兒女無力給父母養老。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孩子的教育,讓年青一代疲於奔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照顧老人,兩個孩子四位老人,即使有心也無力。父母不願看到兒女這樣的辛苦,不願意麻煩孩子,成了父母選擇自我養老的說辭。

2. 兒女不想為父母養老。自我自私懶惰的兒女,習慣了父母的照顧,習慣了外面多彩的世界,看不到急急待贍養的父母。常回家看看已經是奢望,怎麼還敢指望讓兒女給養老?

3. 兒女啃老式為父母養老。啃老,千方百計佔盡父母之資,讓父母害怕,怕自己連吃飯看病的錢都被兒女琢磨走,只好宣稱自己不用兒女給養老。

4. 養老機構的日益完善,也讓老年人增強了到養老院養老的信念。有同齡人,有醫生護士,在養老院也挺好,雖說少了點子孫親情,但至少還是個老年保障。

5. 經濟條件保證了老人自主養老。父母自我意識的覺醒,經濟的支撐,都讓老年人有了選擇養老方式的底氣。養老要有自己的模樣,自己自主後半生,不靠兒女。

養老,一個社會大問題,考驗著人性,親情,和社會體系。


缺席的審判長


事實如此啊我們不想拖死孩子,我們二三十歲生孩子,我們七八十的時候孩子四五十歲,都是忙碌的時候,那時候又不像之前公家單位有事請假,現在單位請假都麻煩況且到孩子那時候,我們不要再給孩子添麻煩的想法有什麼不對麼?我們現在工作,置辦房產,再攢點錢養老,老了還有退休金,經濟上我們不需要資助,感情上我們會開車會電腦會上網,可以視頻可以語音,生活能自理,上下有電梯,能走路走路,將來走不了了坐輪椅支柺杖,只要頭腦清醒幹嘛天天要孩子跑來跑去,人家也有事業也有生活啊,想不明白越是沒啥的人家越喜歡折騰孩子,彷彿家裡家財萬貫有皇位能繼承一樣,動不動讓孩子請假陪同,真不知道怎麼想的,讓我們能自己解決的絕不勞煩孩子,將心比心孩子打拼都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