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長三角南翼立體式大交通體系,杭州這樣做

打造長三角南翼立體式大交通體系,杭州這樣做

杭州

杭州是長三角副中心城市,新一線城市,人口已達到1000萬以上,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公共設施日臻完善。為了更大的豐富城市資源,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各方面的需求,杭州大力改善和發展公共交通事業,打造長三角南翼立體式大交通體系。具體這樣做:

保持水上運輸通道完好,疏通修葺了浙東(杭州至寧波)大運河和京杭大運河杭州段,使古老的兩大運河發揮觀光和運輸雙重效能,浙東運河經過多年的維護,一直保持水上運輸通道的暢通,每年從杭州有400萬噸左右的貨物通過浙東運河運水運至寧波港,通過寧波港遠洋貨輪運往世界各地,水運成本最低。

完善陸地交通網絡,高速公路網密度不斷增加,特別是杭甬智慧高速公路的興建,標誌著杭州的陸地交通進入了新的智慧時代,杭甬智慧高速公路是全國首條高科技高速公路,預計2022年亞運會前開通,屆時,可能實現自動駕駛、提高車速或設置區段不限速等。未來,錢塘江過江通道將達到19條,大大方便城市交通。

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軌道交通長度也在迅速增長,2022年杭州亞運會前,杭州將形成“10條軌道普線+1條軌道快線+2條市域線”共計13條線路,總長度達516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骨幹網絡,實現十城區全覆蓋。

打造長三角南翼立體式大交通體系,杭州這樣做

杭州地鐵

推進民用航空建設,蕭山機場三期包括T4航站樓在內的擴建工程早已開始,屆時,可大幅增加客流和貨郵吞吐量,未來,蕭山機場規模位於華東地區第一,進入全球機場排名前50強。

加速鐵路和高鐵建設:杭州已經成為長三角南翼的高鐵樞紐城市,杭州東站為國內為數不多特大型高鐵站,還有杭州南站,杭州西站也已開工建設,未來,還要興建兩座高鐵站,江東站和蕭山機場站。屆時,5站支撐起大杭州高鐵交通網,極大地方便民眾乘車出行。

從目前情況看,杭州的立體交通體系已經基本形成,“硬件”投資基本在建設中,在運行模式上,鐵路、水運、航空等方面不是單獨的,可多種運輸方式想結合,宜水則水,宜鐵則鐵、宜空則空。

“空鐵聯運”:如在人(旅客)的運輸方面,可實現空鐵聯運,可極大方便民眾出行,在飛機建造高鐵站或地鐵站,使乘客下了飛機可以乘坐高鐵或地鐵,坐上高鐵或地鐵也直達機場,無需換乘。未來,蕭山機場高鐵站的規劃建設情況格外引人關注。據瞭解,這一定位為空鐵聯運高鐵站,功能主要是承擔通過性列車,不具備始發功能,規模上不會太大。據瞭解,蕭山機場高鐵站為地下車站,該站也將成為華東地區首座地下火車站。

打造長三角南翼立體式大交通體系,杭州這樣做

杭州蕭山機場

根據蕭山機場三期工程建設規劃,蕭山機場將新建的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整個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分地上部分兩層,地下部分四層,建成後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萬人次的出行需求。

“鐵水聯運”:鐵水聯運主要是相對於貨物來說的,比如外地貨物通過鐵路運到杭州後,也可以走水運到寧波港裝上海輪,發往世界各地。進口貨物也可以從寧波港裝船,通過浙東運河再進入京杭大運河運往長江等河網,通達全國大部分地區。

總的來說,硬件投入到位,運營方式是可經組合的,主要是考慮成本,強化核算!

打造長三角南翼立體式大交通體系,杭州這樣做

杭州南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