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在家學英語四年,我的幾點收穫

導言

這幾年,我發現一個規律—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花錢是絕對大手筆,但是到了具體的陪伴,反而總是抽不出時間。我身邊朋友的孩子都上了小學,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尤其是英語學習都十分重視。但是卻都以自己英語水平太差為由,給孩子報大額學費的培訓班。

最近和幾個朋友探討關於孩子英語學習,所以想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陪孩子在家學英語四年,我的幾點收穫

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已經革新

雖然很多家長都很重視英語,但其實卻對英語學習存在很大的誤區。現在孩子學習英語已經和我們那個時代大不相同。如今的孩子走上工作崗位、日後深造所看的文獻再或者日後走出國門的交流溝通,這些都是孩子需要學習英語的原因。現在孩子只要走上更高的學習領域,比如工程、藝術、財務領域,都離不開英文文獻、資料。甚至現在很多考試都會有英文答卷要求。所以我們為了讓孩子走得更遠,學習英語也應該及早開始。

花錢報課不如花時間教孩子,一舉兩得

陪伴,是一個扎心的詞語。

l 有的父母說,我的英語水平差,教不了孩子;

l 有的家長表示,忙事業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未來;

l 還有的家庭面臨“我拿起工作無法陪孩子,放下工作無法養孩子。

陪孩子在家學英語四年,我的幾點收穫

其實我想說,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兒童學英語不需要花那麼多錢,也不需要那麼多時間。

與其花高額學費去補課,不如在家教孩子,一舉兩得。既可以陪孩子還能省下一筆學費。

這幾年,我堅持陪女兒學習英語,積累了一些經驗。分享一下我和孩子在家英語學習的幾個方法。

1.

在孩子學齡前,我針對女兒英語學習特別簡單,就主要是聽和說兩個方面。從女兒三歲左右開始,我就和他一起學習英語。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是選擇一些特別簡單的繪本進行共讀。因為我一直有陪孩子親子共讀的習慣,所以就是每天晚上花15到20分鐘時間給她

那個時候,我和朋友經營一家繪本館,所以條件很便利,在女兒六歲前我們一起讀了大量的中文,英文繪本。孩子小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常常閱讀的是洞洞書和觸摸書。一本《好餓的毛毛蟲》,因為有趣,可以翻來覆去看上好多遍。

可以說在五歲以前,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是不需要有沒有任何要求的。只要孩子覺得有趣就夠了。一開始,可以是純粹給他講故事,也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感受圖片。有時候是我讀,她看圖,有時候她也會模仿我。正是這些看似無用的親子共讀,為孩子上小學之後學習英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培養了她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總覺得,如果你希望孩子喜歡上什麼,愛上什麼,在孩子第一次接觸這個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讓他覺得快樂。正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老師教女兒剛開始寫描紅一樣,每天只能寫一頁,不可以多寫,讓圓圓一直覺得描紅是有趣的事情。

陪孩子在家學英語四年,我的幾點收穫

2.

從上小學開始,學校開設英語課程。我們也確立了新的目標。我們學校的教材是迪士尼英語,雖然內容豐富有趣,但是我總覺得與實際生活聯繫不大。在我考慮之後,我沒有報任何課程,而是決定陪她繼續家庭學習英語。

首先,是學習時間方面,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時間沒有之前那麼充足,所以還是隻佔每天20分鐘,親子學英語時間。

幾點小方法,真的勝過花錢報課

1. 我的笨辦法。

其實很簡單,就是反覆聽+有聲朗讀

首先,反覆聽磨耳朵。在我看來,英語學習不外乎聽說讀寫譯這五個個方面。翻譯就是比較專業的領域了。就

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來看,說、讀、寫都是輸出,只有聽力是輸入。這就如同我們熟悉的閱讀和寫作,大家都知道我們如果不讀書,寫作輸出的時候就無話可寫。所以聽力是學習英語的基礎。

其次,關於有聲朗讀。其實,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老師總讓我們讀好多遍課文,等學完一課之後,忽然發現在不知不覺中,課文已經會背了。這就是因為重複次數多,已經形成腦回路。其實學英語就是這樣的,當我們不斷不斷地讀和聽,它就會不經意間留在我們的腦中。

市面上又很多少兒英語的學習材料。我剛開始當時蒐集了很多資料,魔力耳朵,key words,還有牛津樹等。其實,我想說,選什麼材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堅持。

陪孩子在家學英語四年,我的幾點收穫

每個週末,我會和孩子一起看視頻,討論課本里面的內容,和她一起拼讀不認識的單詞。最後我們一起大聲朗讀。有時候我們會選擇遊戲法,就是我讀第一句,她讀第二句。或者我說前半句她接後半句。

其實這個過程也是親子陪伴。

週一到週五放學之後,我就會邊做飯邊放音頻,對於一小段內容重複播放,讓孩子再跟著配套的錄音去讀。

飯後,我會把她讀的音頻錄到手機上。一起聽聽她讀的怎麼樣,對於讀的好的地方,我會專門挑出來,給與她大大的鼓勵。有時候我會打趣她:“哇塞,你這一句肯定是聽了很多遍吧,我都差點以為是原聲了。”

總結一下,我的學習笨辦法其實就是平時重複聽磨耳朵,加朗讀,週末一起學習新的內容,這樣循環。每天晚上只要短短的十幾分鍾,真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我們家長,與其做個高高在上的檢查工作者,不如俯下身子和孩子一起學習。在陪伴的路上,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總能給你意外的驚喜。


2.我的理論

有的家長問我自己英語不好怎麼辦呢?我認為最好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放低自己的心態。陪孩子多聽,找到合適的材料,每天放原音給孩子,選擇一兩頁,反覆聽,至少聽五次。多刺激孩子的耳朵。孩子不樂意的時候,就去泛聽。刷牙洗臉的時候,放一段之前聽過的。

還有,很多孩子學了英語,家長就會著急,怎麼孩子什麼都不會說。我認為只有足夠的輸入才有輸出。這個階段就像是燒開水,燒到100度絕對需要很長的過程,孩子學習一段時間之後,還沒達到一百度,但也絕對不會是0度。

陪孩子在家學英語四年,我的幾點收穫

3.我們的小成就

目前為止,女兒在網上的全英文外教課,屬於全英文的環境,我發現我完全不需要我在旁邊,基本的對話她都可以正常的溝通。

年初,我們去泰國旅遊,孩子可以主動用英語給大家買蛋糕。主動和外國人打招呼,很值得欣喜。當孩子對說英語有興趣,就會有一定的表現欲。我覺得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

陪孩子在家學英語四年,我的幾點收穫

方法固然很重要,計劃開端都是好的。但是怎麼執行,怎麼堅持,最終效果如何,這些全看我們是否能堅持。孩子學習英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一天兩天能看見成效的。

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當孩子記不住,不會讀,這時候更加需要我們的鼓勵。當我們放下期待,日積月累,總會看見花開。

我是愛讀書的莫莫,一個愛讀書,愛寫作的小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