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藥,它最“紅”:甘平而潤,性滋而補,寒熱成迷的枸杞子

枸杞子,朱顏,甘美,是補益的佳品,養生藥裡最“紅”的一味,很受人們的青睞。從《詩經》“集於苞杞”,以及《神農本草經》將它列為上品,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近些年以來,中醫養生節目、科普文章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於以枸杞子補養。據說,保溫杯加枸杞子,已經成了很多中老年人的標配。然而,無論用枸杞子來養生,還是治病,都應該“知己知彼”,因需取用。

養生藥,它最“紅”:甘平而潤,性滋而補,寒熱成迷的枸杞子

朱顏玉潤的枸杞子

1、甘平而潤、性滋而補,平補肝腎、補陰而助陽

中藥的功效,或以氣為用,或以味為用,或以質為用,或兼而用之。枸杞子,就兼具了氣、味、質同用的特性。

枸杞子,味甘、性平、質潤,性滋而補,補陰而又助陽,“滋陰而不致陰衰,助陽而能使陽旺。……微助陽而無動性”,是滋補肝腎的良藥。因肝開竅於目,腎藏精、生髓、主骨,因此又有聰耳明目、填精固髓、堅骨強筋的功效。

2、枸杞子性“平”?“溫”還是“寒”?

用枸杞子養生的過程中,有不少人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人“上火”了,問枸杞子是不是溫性的啊?有的洩瀉了,就懷疑是不是枸杞子藥性寒涼呀?這個問題,不僅在大眾這存在,在中醫自己的認知裡也有爭議。

養生藥,它最“紅”:甘平而潤,性滋而補,寒熱成迷的枸杞子

一個說味苦、性寒,一個說味甘、性平。哪個說的對呢?都沒有錯。

因為,《神農本草經》中枸杞實指的是地骨皮,與枸杞子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枸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乾燥成熟果實,地骨皮為茄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乾燥根皮

地骨皮偏寒,有涼血退蒸,清肺降火的功效。

枸杞子性平,有平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

枸杞苗葉味苦甘而氣涼,根味甘淡氣寒,子味甘氣平。……子則甘平而潤,性滋而補,不能退熱,只能補腎潤肺,生精益氣。此乃平補之藥,所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枸杞子性“平”,但寒熱也略有偏。那麼,到底是偏寒還是偏熱呢?

有人說它偏寒。

子味甘平,其氣微寒,潤而滋補,兼能退熱,而專於補腎潤肺,生津益氣,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枸杞雖為益陰除熱之上藥,若病脾胃薄弱,時時洩瀉者勿入,須先治其脾胃,俟洩瀉已止,乃可用之。即用尚須同山藥、蓮肉、車前、茯苓相兼,則無潤腸之患矣。

——明·繆希雍《神農本草經疏·卷十二·木部上品》

有人說它偏溫。

枸杞子,味甘苦、氣微溫,無毒。甘肅者佳。入肝腎二經。……二藥(枸杞子、地骨皮)同是一本所出,而溫寒各異,治療亦殊者,何也?蓋枸杞秉陰陽之氣而生。親於地者,得陰之氣;親於天者,得陽之氣也。得陽氣者益陽,得陰氣者益陰,又何疑乎?惟是陽之中又益陰,而陰之中不益陽者,天能兼地,地不能包天,故枸杞子益陽而兼益陰,地骨益陰而不能益陽也。然而,二物均非君藥,可為褊裨之將。枸杞佐陽藥以興陽,地骨皮佐陰藥以平陰也。

——清·陳士鐸《本草新編》

從臨床應用來看,枸杞子應該是性平而略偏於溫的。這也是有些人長期喝枸杞子“上火”的原因所在。說它微寒,是因為脾胃薄弱的人,服用枸杞子容易導致洩瀉,而實際上是因為它質滋潤的緣故。

曾遇一人,還沒到40歲,枸杞水就不離口了。望聞問切,確實沒什麼大問題,只是頭頂的頭髮漸稀疏,有禿頂之虞。他說,他父親很早就禿頂了,他不想這樣,所以喝枸杞補腎。喝了一年,好像也沒什效果,就是總覺得口乾咽燥的,所以就水杯不離手,走哪兒帶哪兒。這種遺傳因素相關的脫髮,補腎效果並不理想,自己也確實是治不了。但是“口乾咽燥”,很明顯是長期喝枸杞水惹的禍。“氣有餘便是火”。停掉枸杞子即可。但是,人又說了:如果杯子裡不加點什麼,不習慣。除了枸杞子,還能用什麼中藥泡水?開了一味杭白菊入茶。大概過了兩三週,人又來了,說口燥咽乾的症狀沒了。就是來請教一下,杭白菊,藥店和茶葉店的哪個好。

養生藥,它最“紅”:甘平而潤,性滋而補,寒熱成迷的枸杞子

張文閣在“枸杞子致盜汗”一文中,記述了一個更為典型的例子:

餘曾遇一“消渴病”患者。診之,一派陰虛之象,擬投六味地黃丸加麥冬、沙參、石斛、枸杞子等一試。當寫到枸杞子時,患者果斷地說:“不能服枸杞子。”問其故,乃知她兩年前在某醫院治療此病時,方中有枸杞子。服之則盜汗,連服10餘劑,盜汗如洗,病情益甚。罷醫停藥後,盜汗自止。病人自述當時雖心中疑惑,但並未瞭然。後時逢冬季,其愛人常給她燉雞食之,出於求愈心切,開始2次放入枸杞子同燉,服後均盜汗。若燉時不加枸杞子,食之即不出現盜汗。從而曉知,盜汗乃枸杞子所致。餘聽此將信將疑,擬再行實驗觀察,經她同意後,試用2次,皆驗,停服枸杞子則不出現盜汗症狀,吾乃篤信。盜汗乃陰虛熱擾,心液不能斂藏所致,《黃帝內經》雲:“陽加於陰謂之汗。”此患者雖系陰虛,然平時並無盜汗,何以服食枸杞子即盜汗?當是食枸杞子之後出現陽盛熱擾,陰虛益甚之故。(《黃河醫話·枸杞子致盜汗》86頁)

張文閣分析說:枸杞子並非純補陰血之品,實有補陽之功,屬陰陽並補之品。再進一步分析,就在於藥性平而略溫了。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枸杞子的藥性大概也受採摘時間的影響,一般夏枸杞略偏溫,秋枸杞性平。

3、平補也有“宜”與“不宜”

枸杞子雖為平補之藥,但也有不宜者。

肝腎氣實者不宜:因其氣略溫,肝腎之氣充實不當補而補者,就容易上火。

比如,年輕力壯的人,為什麼要泡枸杞水喝呢?它不是茶。 就我們常人養生而言,女性“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男性“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保健,也是到一定的年齡後才可以用。另外,老人陽虛人尤宜。

體質有不宜者:因為枸杞子有助陽的效果,內熱體質者,尤其少年、壯年有陽氣旺盛者忌用;因其質滋潤,能利大小腸,故脾弱洩瀉者不宜,或必兼茯苓、白朮之類相佐。

4、枸杞常用養生方法

養生藥,它最“紅”:甘平而潤,性滋而補,寒熱成迷的枸杞子

(1)枸杞子菊花茶

枸杞子10g 杭白菊5g 開水泡,代茶飲,有養肝、清肝、明目之效。

(2)金髓煎(古傳經驗方

用枸杞,不拘多少,以酒浸之,固封兩月,取出擂爛,同浸酒入砂鍋內熬成膏,淨瓶密收。每早溫酒調服幾匙,夜臥再服。百日,身輕氣壯。積年不輟,可延年益壽。

(3)枸杞酒

古代傳統做法:枸杞酒能烏須黑髮,耐老輕身,用枸杞子二升,十月壬癸日,面東採之,以好酒二升,瓷瓶內浸三七日,乃添生地黃汁三升,攪勻蜜封,至立春前三十日,開瓶。每空心暖飲一杯,立春後髭髪發卻黑。勿食蕪菁蔥蒜。

變通做法:枸杞子250克,生地300克,陳年黃酒或白酒1400毫升 將枸杞(絹袋盛)、生地(鮮生地、幹生地皆可)共搗碎,置於乾淨瓶中,加入黃酒,密封浸泡21天,過濾去渣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各飲1次,每次10~20毫升。

功效:補益肝腎,烏須黑髮,明目。

(4)燉肉、煮粥亦可。

養生藥,它最“紅”:甘平而潤,性滋而補,寒熱成迷的枸杞子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曾作詩一首,盛讚枸杞子是延年益壽的上品靈藥。與大家共賞:

《枸杞井》

僧房藥樹依寒井,井中清泉藥有靈。

翠黛葉生籠石甕,殷紅子實照銅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養生藥,它最“紅”:甘平而潤,性滋而補,寒熱成迷的枸杞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