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和差異化競爭 無為構建電纜產業發展新格局


堅持創新和差異化競爭 無為構建電纜產業發展新格局


在享有“中國電纜之鄉”美譽的無為縣高溝鎮,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電纜企業。作為無為跨越發展的支柱力量,多年來,無為電線電纜產業著力破解結構亟待優化、市場開拓不足、研發能力不強、配套能力急需加強等問題,通過瞄準差異化競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電纜產業發展新格局。

轉型升級 在“特”字上下功夫

在安徽華菱電纜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內,這裡正在生產的是軌道交通用電纜。集團總經理劉守龍介紹,“將產品的主要應用定位在國家大力發展的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特種應用領域,是華菱通過大量市場調研得出的結果。”如今,華菱電纜集團作為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的核心供應商和國家級工程項目的供應商,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擁有特種電纜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華菱院士工作站等五大研發平臺。已經獲得國家專利78項,其中有發明專利4項;參與及主持了27項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的制定;獲省級成果及技術鑑定13項。

從一個年產值不到50萬元的小加熱電器廠家到如今安徽省特種電纜製造骨幹企業,華菱走了30年,企業能實現這樣的跨越其實不是個例。在高溝經濟開發區安徽華宇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的陳列區,一艘艘船體模型格外引人注目,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周友芝告訴記者,艦船用電纜是華宇主導產品之一,多年來,華宇先後取得8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項,省級科技成果14項、高新技術產品11項、省級新產品6項、安徽省重點新產品2項,安徽工業精品1項,承擔了1項省火炬計劃、1項省科技計劃項目、3項蕪湖市科技計劃項目,參加起草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4項、地方標準8項,5個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在這些驕人成績的背後,你很難想象,華宇也曾面臨著如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困境。“2005年以來,由於銅材價格幾乎翻了一番,電纜行業利潤急劇下降,同質化現象嚴重。”為了走出中低端產品嚴重過剩、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發展瓶頸,華宇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在“特”字上下功夫。“公司專門編制了十三五戰略規劃,要用十年的時間把海洋工程用電纜做大做強。”周友芝說,“目前,在無為地區來說,我們華宇是做船用電纜最強的。”

對準特種電纜高端產品,走科技創新之路。近年來,通過市場細分、提升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無為電線電纜行業呈現出質量提升、銷售提升、效益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目前,全縣電纜行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25%以上,產品覆蓋海洋工程、軌道交通、核電、航空航天、數字信號等多個領域。

乘東風之勢 謀發展錦繡篇章

為了讓企業發展無後顧之憂,2015年1月,位於無為縣城南的國家特種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成立,中心建有國際水平的各類實驗室,能開展裸電線、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及光纜、電磁線五大類電纜及電線電纜材料,共274種電纜產品、200項參數的檢測實驗,主要承擔各級政府行政管理部門下達的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開展社會各界的委託檢驗和監督抽查;為電線電纜行業提供電線電纜共性技術研究、成果轉化、技術開發、分析測試、培訓、信息、諮詢、評價等技術服務,是直接參與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社會的重要基地。中心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18年,中心提供檢驗檢測服務達2200餘批次,服務企業1100家。

企業發展離不開市場的開拓。2019年4月,G60科創走廊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第一次成員大會暨新材料產業高峰論壇在浙江東陽市橫店鎮舉行,吸引了來自G60科創走廊沿線九城市共81家成員企業的參加,其中,來自蕪湖的安徽太平洋電纜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副理事單位名列其中。公司總工程師蔣仁章介紹,加入G60科創走廊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初衷就是為了給企業開拓市場。“我們希望通過平臺的搭建,能夠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創新,讓太平洋的好產品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