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檔案背後的故事丨段德昌:共和國“一號烈士”

紅色檔案背後的故事丨段德昌:共和國“一號烈士”

【紅色檔案】

1952年8月3日,毛澤東主席為段德昌烈士家屬簽發的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檔案原件存段德昌烈士家屬手上,此照片由南縣檔案館提供)。

【檔案故事】

“段德昌同志在革命鬥爭中光榮犧牲,豐功偉績永垂不朽,其家屬當受社會上之尊崇……”

照片上的這張“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編號為“第零零零壹號”,簽發人為“毛澤東”。這是1952年8月3日,毛澤東主席為段德昌烈士家屬簽發的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紙張雖已泛黃,但字裡行間,依然能感受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歲月。

10月上旬,記者來到位於洞庭湖腹地的南縣德昌公園,走進段德昌生平業績陳列館。站在段段史料、張張圖片前,這名共和國“一號烈士”讓人動容的一生,一一呈現在眼前。

立志救國

段德昌,字裕厚,號魂,1904年8月出生於湖南南洲廳九都山九屋場(即現在的南縣南洲鎮火箭村)。

“他從小就嫉惡如仇,敢作敢為。”段德昌生平業績陳列館講解員劉娟介紹,無論是在南縣讀書時,還是在長沙學習期間,段德昌受毛澤東、彭璜、何長工等人的影響,開始閱讀進步書籍,接受進步思想,立志救國。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回到南縣的段德昌和進步青年發起組織“青滬慘案南縣雪恥會”,經常到縣城沿河碼頭和交通要道,查禁洋貨,嚴懲奸商。

“段德昌冒雨拒賄查洋貨的事,當時傳為美談。”當地退休作家彭佑明告訴記者:有一天在西河街,段德昌帶糾察隊員到小火輪上檢查。船老闆拿出一包“哈德門”煙遞上來,又從懷裡掏出一筒銀元。段德昌一把擋了回去,操起鐵釺朝油布下的麻袋猛地一插,只見裡面滾出嘩嘩的白糖。那時中國大都熬製紅糖,白糖多來自日本。最後,這批貨物終被糾察隊員沒收。

這年8月,經曾習孔介紹,段德昌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9月,段德昌考入黃埔軍校深造,被譽為“文武全才”。後來,又進入中央政治講習班繼續學習。

嚮往光明

1926年10月,北伐軍攻克武昌後,段德昌與一營營長彭德懷率部到當陽玉泉山截擊吳佩孚殘部。一天晚上,在玉泉山上的關帝廟裡宿營時,兩人鋪稻草就宿、徹夜長談。

彭德懷後來在《自述》中寫道:段問我對關雲長有何感想?我說關是統治階級利用的工具,沒有意思。段問我要怎樣才有意思?我說為工人農民服務才有意思。段問國民革命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回答是打倒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汙吏、土豪劣紳,實行二五減租。我認為應當耕者有其田,而不應當停留在二五減租上。段說,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也不應當停留在耕者有其田,而應當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公有制,由按勞分配發展為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制。共產黨的任務,就是要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共產黨員就是要為這樣的理想社會而奮鬥終生。

劉娟介紹,這次促膝夜談,使彭德懷猶如在茫茫之夜看到黎明的曙光。後來,彭德懷加入中國共產黨,段德昌是他的介紹人和引路人。

1927年,段德昌參加了南昌起義。在起義部隊南下受挫後,他轉到鄂西、鄂中一帶秘密領導農民運動,開闢洪湖根據地。1928年春,中央派賀龍、周逸群到達湘鄂西,與段德昌一起建立了以洪湖根據地為中心的湘鄂西根據地。

段德昌曾說:“我是洞庭湖水養大的,湖鄉人的胸懷像洞庭湖和洪湖一樣寬闊。湖鄉人起來團結鬧革命,憎恨黑暗,嚮往光明,鬥爭性強啊,我們有洪湖人民的支持,一定能打出一個紅彤彤的新世界。”

竭盡忠誠

“有賀不倒,無段不勝。”這是當時湘鄂西一帶流傳的民諺。

這句民諺說的是,賀龍是紅二軍團的一面旗幟,只要他在軍中,無論遭受什麼樣的打擊,面臨何種險境,部隊都能越挫越勇。而段德昌是湘鄂西根據地最主要的戰將和戰役組織者,洪湖蘇區所有的勝仗幾乎都有他的功勞。

劉娟介紹,在鬥爭實踐中,段德昌和戰友們總結出了“敵來我飛,敵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的16字戰術口訣,後來受到毛澤東的稱讚。

1929年10月,段德昌在聶家嶺擊潰了比游擊隊多10倍兵力的國民黨正規軍,創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首次在洪湖戰勝敵正規軍的輝煌戰例。

1931年1月至5月,國民黨先後調集5個旅的兵力,向洪湖蘇區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圍剿”,蘇區大部分地區被敵佔領。段德昌率領新組建的新六軍、赤色警衛總隊靈活地與敵周旋,粉碎了敵人的“圍剿”,恢復了洪湖蘇區,新六軍發展成為擁有兩個主力團2000多人槍的鐵軍。

1932年上半年,段德昌率領紅九師,連續取得了龍王集、文家墩、新溝嘴等戰鬥的勝利,共殲敵1萬多人,繳槍1萬餘支,保衛和擴大了蘇區。

從此,段德昌“常勝將軍”的美名在洪湖廣為流傳。

令人惋惜的是,1933年5月,由於蘇區內部“肅反”擴大化,段德昌被錯殺。臨刑前,段德昌掛念的還是革命:“共產黨人砍腦殼也要講真話,我相信中國革命一定會勝利,紅軍要打回洪湖去,不要忘記了洪湖人民……”為了捍衛真理,為了中國革命事業,段德昌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1945年,黨的七大會議正式為段德昌恢復名譽。1952年,毛澤東主席為段德昌烈士家屬簽發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如今,段德昌被列為共和國曆史上的36位軍事家之一,並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走出展館,只見陽光下的段德昌銅像青春勃發、風雲在胸。“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這首源自歌劇《洪湖赤衛隊》的插曲,在記者耳邊聲聲迴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