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廟號為何只有兩位為“神”,這個“神”代表著什麼?

冉之酉色


這個問題一看就是一個有趣的八卦問題。既然只有兩位皇帝的廟號是“神”,想來也不是什麼好寓意。



古代皇帝的稱號特別多,先來捋一捋!

廟號始於商朝,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祭祀供奉時所用的名號。在漢代只有少數有大功德的皇帝才會有廟號,隋唐之後每個皇帝才都有廟號。廟號一般為太祖、太宗、高宗、仁宗等等。廟號是皇帝本人死後,後人根據其一生之功過給予的一個評價,甚至是蓋棺定論的評價。一般開國皇帝就是太祖,如宋太祖,僅次於太祖就是太宗,如唐太宗,如果是個寬厚仁慈的皇帝,可以稱作仁宗等等。


諡號也是由後人評定的,每個皇帝都有,起初諡號的字數很少,如漢文帝劉恆諡號“文”。也有不好的諡號,如隋煬帝諡號“煬”,這是唐高祖李淵追諡的。後來皇帝諡號的字數越加越多,後代子孫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形容詞都加上,有些已經不夠客觀公正了,比如中國歷史上最長的諡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是: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一般新君繼位都會更改年號,或者遇到重大事件,皇帝一開心也會改年號,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可以衛冕改年號達人的稱號了。明清兩代,皇帝就不改年號了,自始至終都只用一個年號,比如康熙、乾隆。



這麼多稱號實在太難分得清了,為了簡單方便記述,現在我們一般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

回到題目中來,古代皇帝兩位廟號帶“神”的,一個是宋神宗趙頊,一個是明神宗朱翊鈞。他們兩個有個共同的特點,在位時都實施了變法。

宋神宗即位時北宋已經是內憂外患,國庫空虛,他積極主張變法,與王安石一拍即合,開啟“熙寧變法”。由於變法極大的觸犯了享有特權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因此反對派的強烈抵制給宋神宗帶來很大壓力,幾次搖擺不定,最後以失敗告終,自己也憂鬱而終。他一系列變法的措施在他死後也都被廢除。


宋神宗死後,反對派大臣們在為他選廟號的時候,選了這個“神”字,在古文中“民無能名曰神”,意思是老百姓沒法來給稱號的人,叫做神,後一句是“不名為善”,指沒有一個可稱為善的。所以“神”字明褒實貶,實際上是諷刺宋神宗,變法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還把國家搞得一塌糊塗,在位期間主動對西夏發動的戰爭也是傷亡慘重,毫無功績可言,沒有一件事可以稱為善的。宋神宗雖然變法失敗了,但他確實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皇帝,”神“的評價有些過分。


另一位明神宗朱翊鈞,就是萬曆皇帝,的確是一位昏庸皇帝,是大臣張居正一力主張變法,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他自己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二十多年不上朝,黨爭嚴重,朝政腐敗,他死後24年,明朝就滅亡了。所以“神”這個評價委實不冤。

——THE END——


史海撲通


兩個廟號稱神的皇帝分別是宋神宗趙頊和明神宗朱翊鈞,明神宗比較有名。那個那個堅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所謂“廟號”皇帝去世以後,後人祭拜他用的名號,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



我覺得宋神宗和明神宗,兩個人經歷有些相似,宋神宗趙頊開始有滿腔的熱血,一身的抱負,他主持王安石變法,他歷經圖治,努力把國家治理好,但是此人後來卻一蹶不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韌性,沒有毅力,後來乾脆破罐破摔了,他死後人們黑他取了“神宗”這一廟號,看似是抬舉他,其實就是貶低他“神一般的人物”


明神宗朱翊鈞,更是逗趣,他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幼年繼承皇位,在位整整48年也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他在位48年裡,卻有28年的時間不上朝,不工作,不上班,甩手大掌櫃,提起這位皇帝,他甚至比宋神宗更神,他上任的早期,也就是成年以後,他也勵精圖治,努力要把大明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條,欣欣向榮,他還重用自己的老師,張居正實行變法,但是變法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得到推行。

1582年張居正在家中病逝,萬曆皇帝卻帶著人抄著老師的家,看來他對這位老師也是恨之入骨,萬曆皇帝最讓人稱奇的就是,他連續28年不上朝,可以說在明朝是最懶的一位皇帝,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該怎麼玩怎麼玩,也沒有人架空他,更沒有人反對他,簡直就是太神了,所以他去世後,也被大臣們起了一個“神宗”的廟號,來挖苦他。



總結:這兩位神宗在位的時候都資質平平,沒有什麼功績,雖然前期都勵精圖治,有滿腹的報復,經歷過幾次失敗和挫折之後,乾脆破罐破摔,他們都是無法承受挫折和壓力的人,不過他們確實也配得上自己的廟號“神宗”。


佳寧姐姐說歷史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

廟號代表著後繼子孫對自己祖先的美譽,君王死後會在太廟中供奉。而“神”這個字,在廟號幾乎只有宋神宗,和明神宗呢。畢竟中國古代人對於“神”是有信仰的,人們相信神的力量,一般神這個字很少出現在人的字號之中,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用“神宗”這個廟號呢?

在政和三年徽宗為神宗加諡號的時候就會被改成其他字了。其實不光是政和年間,神宗剛去世,守成派大臣重張朝綱的那時候,他們也沒想過要用廟號貶低神宗,畢竟皇帝是國家的大體,更何況是已經去世的皇帝。他們公然玩這種以權謀私的遊戲肯定是會受到輿論批評的。


(宋神宗圖 )

然而這個“神” 又代表著什麼呢?

以下是宋神宗去世幾個月後出爐的“大行皇帝廟諡議”中,禮官闡述使用神宗作為廟號的原因——“粵廟號之建久矣。其間聖賢之君作。而應天下之治者多矣。然未有以神為號者。抑神也者。妙萬物以為言、而難其稱歟。抑天之所啟、以配大行之廟乎。書載益稱堯德。曰乃聖乃神。乃武乃文。蓋聖神所以立道。文武所以立事也”(大意是:古代那麼多好皇帝,沒有一個用神字作為廟號。至於原因,可能是《周易》上說“神能夠以自己的力量使得世間萬物發生變化,以此體現自己的意志。”說明神這個字很難用來形容一般的皇帝。也可能是老天爺專門空著這個字,等著大行皇帝來用吧。在《尚書大禹謨》裡,益也說到“帝堯既稱得上是聖人又有如神明,既有武功又有文德。”所以聖人之德和神明之力是用以讚揚君主能傳播正道,而文治和武功則是用來讚揚君主能很好地處理國家大事的)

由此可見當初以“神宗”作為廟號並非是一般人傳的那樣是因為“趙頊皇帝死後,守成派大臣以廟號來貶低他”其實神宗這個稱號從四書五經之一的尚書裡就可以找得到,並且是對古代聖明帝王之一的堯的稱呼。

神宗原本的諡號“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也並不差,但是大臣們卻還認為讚美的不夠。要改。最後改成了“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這長達20個字的諡號。所以如果“神宗”這個廟號真的那麼差,他們早就想到更改了,而不是繼續沿用。

“神宗”這個廟號是宋神宗去世後司馬光等一批反對新法的大臣得勢後為趙頊皇帝所上的,而反對司馬光等守成派大臣的變法派大臣,會沿用守成派大臣所上的廟號,也說明神宗這個稱號也是當時變法派大臣讚美趙頊皇帝有有堯一般的聖德,而哲宗的聖德也比得上舜,和所謂的“民無能名曰神”根本扯不上關係。當然這純粹只是一種公式化的讚美,並不代表他們自己的褒貶態度。

此外說個歷史冷知識——擁有長達二十個字的諡號的宋神宗,衛冕了“中國歷史上諡號最長的皇帝”這頂桂冠長達四百二十五年,是這頂桂冠的最長衛冕者,直到嘉靖十七年明世宗為明太祖更改諡號以後才超過宋神宗。


霧影水


神字名褒實貶,傷神,亂神的神,類似於胡搞亂搞,看對應的皇帝就知道了,司馬光可不會安什麼好心,作為最頑固的保守派,一生跟變法派作對,對人不對事,不管事情好壞……


GenghisFeng


中國歷史上曾帶有“神”廟號的皇帝一共有5位,分別是北宋神宗趙頊、大理神宗段智祥、西夏神宗李遵頊、明惠宗朱允炆(1402年,朱棣攻佔北京後,朱允炆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聽從黃彥清的意見,為發喪,追諡孝愍皇帝,廟號神宗,但這廟號不為朱棣所承認,因此歷代皆不認)、明神宗朱翊鈞。



首先我們看看《逸周書.諡法解》對於“神”的解釋:“民無能名曰神;壹民無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無方曰神;聖不可知曰神;陰陽不測曰神;治民無為曰神;應變遠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萬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 顯仁藏用曰神;則天廣運曰神”,其實說白了“神”在諡號上的解釋就是無法評價,說他好其實他並不好,說他壞其實他也不壞,就是處於模稜兩可的境地,不好評價。

縱觀獲得“神”廟號的皇帝似乎也的確是印證了這種說法,那就是處於好壞之間,有功於社稷,但同時也有害於社稷,所以不明確到底給他什麼廟號好,也就只能給他“神”的廟號。



首先北宋神宗趙頊。他的評價在史書中就是兩極分化的,《宋史》說他“其即位也,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遊覽,勵圖治,將大有為”,就是他懷抱富國強兵的思想,勵精圖治,一心想將大宋治理成一個盛世,是個有為之君。但《宋論》卻說他“夷考宋政之亂,自神宗始。神宗之以興怨於天下,貽譏於後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煩爾”,就是作者王夫之認為宋朝朝堂政治的混亂就是從神宗開始的,因神宗的搖擺不定,導致宋朝新舊兩黨的黨爭越來越嚴重,因此此後的宋朝是腐敗橫行,民怨沸騰,黨爭不斷,直至滅國。



可以說宋神宗成就了北宋,但同時也毀了北宋。當時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得以在北宋順利的實施“熙寧變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為北宋延續了50餘年的國運。但是之後因宋神宗的意志不堅定,在新黨、舊黨的搖擺不定,導致宋朝的黨爭越來越嚴重,再加上他的改革既想增加財政收入,又不願損害上層既得利益者,最終負擔只有轉嫁到下層人民身上,因此百姓的怨恨越來越重,如此也就為日後的北宋滅亡埋下了伏筆。



其次是大理神宗段智祥。他算是大理國難得的明君,《南詔野史》稱:“舉賢育才,時和年豐,稱治國焉”,他在位35年,政治清明,廣納賢才,使得大理國有了一番新的氣象。按理說這樣的明君不會配上“神”的廟號,但是卻的確是用了,究其原因在於段智祥這人雖聖明,但同他的父親、兄長一樣,篤信佛教,為此在位期間也是大修佛寺,大理本是小國寡民,這等規模的修建行為對大理已經算是傷筋動骨的了,此後在大理正處於多事之秋,蒙古對其虎視眈眈的時候,段智祥又是不管國家安危直接退位做了和尚。如此作為,自然是讓段智祥變成了一個不好但又不壞的皇帝。



再是西夏神宗李遵頊。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狀元皇帝,1203年,廷試進士第一名,得狀元。1211年8月12日廢襄宗自立,改元光定。能中狀元就說明李遵頊的能力並不差,史書贊其“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按理說這樣人當皇帝肯定不會差,但事實上當時的西夏是被他弄來是亂七八糟的,因他在任期間採取依附蒙古,而對抗金朝的國策,因此導致西夏時常被蒙古徵調士兵去協助攻金,又因此經常被金國進攻,所以此時的西夏是戰爭四起,弄的是民怨四起,經濟被嚴重破壞,國力開始直線下降。



但是不得不承認李遵頊依附蒙古,對抗金朝的國策並不是沒有成國的,首先西夏若不是選擇依附於蒙古,以西夏的國力不出半月就會被蒙古擊潰,再是在對抗金朝期間,西夏的版圖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鞏州、慶原、延安、保安州、慶陽府、邠州等原屬於金國的領土都被西夏所佔。所以在理論上來說李遵頊對於西夏是有功也有過的皇帝,你說他沒功,他卻是替西夏開疆擴土了,你說他有功,他卻造成西夏國力的極速衰退。如此,用“神宗”剛好,既然不好定廟號,那就索性用“神”。



之後是明惠宗朱允炆。朱允炆曾經得到的廟號就是“神宗”,究其原因在於他未能保住自己的國家,靖難之役他錯誤的指揮,導致朱棣得以成功入主北京,最終國破家亡,這就是他錯的地方。但是又不能不說朱允炆是個壞皇帝,他一登基就廢除了朱元璋遺留下來的暴政,釋放了朱元璋時期被誣陷的官員,同時大力推行減稅政策,減少了江南的過度的土地稅,尤其是減少了富庶的蘇州和松江這兩個府的土地重稅。這等作為如果朱允炆不丟掉國家,他絕對會是一個流芳百世的仁君典範,但可惜的是因他自己的一系列錯誤決策導致他丟掉了國家,因此有功於社稷,但卻也有害於社稷。



最後是明神宗朱翊鈞。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奮發圖強,在張居正的幫助下開創了“萬曆中興”,得以讓明朝繼續延續近百年的時間。中間十年由勤變懶,隨著張居正的去世,明朝開始走向衰落。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但又不願意放權,始終手握權力,最終明朝危機徹底爆發,此時對內朝堂黨派林立,門戶之爭日盛一日,互相傾軋,朝政日趨腐敗,對外遼東慘敗,後金開始崛起,成為了明朝最大的威脅,並最終被金所滅。正所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如此神宗他雖說有功於社稷,帶領明朝走向中興,但卻也有害於社稷,明朝自神宗開始走向了徹底的衰落。



終上所述,歷代廟號帶有“神”的皇帝,都是那些不好評價的皇帝,好的廟號給他不合適,壞的廟號給他也不合適,如此在兩難的情況下,用“神”這樣不好又不壞的廟號是再合適不過的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