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廟號、諡號分別是什麼?

三腳貓國際空運電商


看歷史,有一個讓人經常搞混的難題:年號、諡號、廟號,為啥一個皇帝搞那麼多名堂?
比如,乾隆爺,真名叫弘曆,又叫清高宗,或者純皇帝;朱元璋,又叫洪武帝、明太祖、高皇帝。搞那麼複雜幹啥?

其實,這些很容易區分。年號,是皇帝自己取的,諡號和廟號,都要等皇帝去世之後,別人給他們定。

年號——皇帝的個性簽名

“年號”顧名思義,是皇帝在位時期區別年份用的。比如,你穿越到了古代,沒有人會告訴你現在是公元多少年,西元多少年,只會說,咱們是康熙十年、貞觀十五年、開元六年等等。

▲唐太宗

年號起自漢武帝,在武帝之前的皇帝,雖然也有即位改元的說法(元是開始的意思,改元就是從這位皇帝重新開始紀年),但那時候也只是前元、中元、後元的區別。比如,漢文帝就沒有年號,所以史書上只能是“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後二年”“後六年冬”的寫法。

到漢武帝時,開創了年號紀年法,一開始,武帝的年號取的也比較普通,如建元、元光、元朔、元封、太初等,基本都只是表示:我開始了,我又開始了,還是我誒……只是改個年號表示新的開始,就像現代人剪頭髮,從“頭”開始一樣,屬於紀念意義。領略到年號還可以稍微表達點意思後,武帝也創造了幾個,如元狩、元鼎、天漢、太始、徵和等,都包含了一定的想法,元狩表示我們要開始打仗了;元鼎據載是當時得到了一個寶鼎,鼎在古代意義重大,如“問鼎中原”,得到鼎就表示得到了上天認可,所以武帝改元元鼎;天漢就是我漢朝是天家;太始,基本是又開始了的意思;徵和則表示,不打了不打了……

▲漢武帝

基本上,年號就像咱們現在的個性簽名,改一下,代表自己現階段的想法和目標。

接下去的漢昭帝始元、元鳳、元平,漢宣帝本始、地節、元康,也都比較普通。漢元帝、漢成帝開始,年號就有所意指了,黃龍、竟寧、綏和,都有各自的寓意。西漢時期,帝王習慣於動不動改元重新開始一下,到東漢,曾幾一度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如漢光武帝劉秀的年號建武,漢明帝的年號永平,但從漢章帝開始,又開始頻繁換籤名。

▲漢昭帝

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繁多,於是也出現了一堆搞笑年號,如梁武帝的年號為“普通”,你以為這就完事了,不,後面還有“大通”“中大通”,差點沒創造出申通、圓通來。

北魏孝明帝元詡年號神龜,周靜帝宇文闡年號大象,大概,北周皇帝喜歡養動物……

這些,都不夠出名,到隋朝,最著名的無非是隋煬帝楊廣的年號——大業,承載了他多少雄心壯志啊。而到了唐朝,貞觀是最響亮的一個年號。“貞觀”一詞出自《易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思是,天地間所有事情的規律,在於“正”。唐太宗終其一生只以貞觀為準則,如果按明清的叫法,他也可以稱為貞觀帝。

唐高宗時,本來也挺安分的,自從武則天來了以後,三天兩頭攛掇著皇帝換籤名,於是,唐高宗竟然有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等十幾個年號。武則天繼上後,雖然只當了15年皇帝,也改了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神龍等14個年號,平均每年都要新年新氣象一下。

▲唐高宗:唐朝以胖為美該不會是從我開始的吧

武則天的年號都很直白地表露了她當時的心情,像天授,表示我的皇位是上天授予的,如意就不用解釋了,長壽、延載都是年到70古來稀的年紀,表達了我想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的願望。後面的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則是又一次表示我是上天證明的,我是老天認可的,因為,當時全國各地出土了各種祥瑞的東西騙她老太太高興……

▲武則天

一直到明朝,年號才消停了下來,每個皇帝取一個年號,一個就終身享用,比如朱元璋的洪武,朱棣的永樂,後面不配擁有姓名的宣德、正統、景泰、成化、萬曆、崇禎等等,都是一個年號代表一個皇帝在位,也因此,年號也變成了皇帝的代號,譬如,明成祖你也叫他永樂帝。清朝沿襲明朝的習慣,都是一定調終身不改,將年號化為了帝號。

那麼,在完全沒有年號概念之前,史書要怎麼記述紀年?請參考《春秋》一書: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也就是以春夏秋冬四季為記述方法。因此,東周的一個時代直接被命名為春秋,史書也被稱為《春秋》。現在流傳於世的《春秋》只是孔子述的魯國春秋,當時諸侯各國記載的歷史,其實也叫作“春秋”。

諡號——帝王:你有本事在我生前評價我嗎?

相比年號的隨意,諡號則是有完整的系統,是古人對帝王、諸侯、卿大夫們一生事蹟的蓋棺評價。所以,諡號分為美諡、平諡和惡諡。

美諡中,“文”字無疑是儒家最推崇的,“武”也肯定是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一個國家裡,基本都是“文武”開局,如周朝的周文王和周武王,楚國的楚武王、楚文王等(楚國是自楚武王開始也套用了這套諡號系統,並不是楚武王開國)。“莊”“宣”“康”“桓”“景”,也各有各值得點讚的範圍。

▲周武王

諡號都是本國臣子對領導的評價,所以,春秋時期的齊襄公,在國際範圍內,先滅了鄰居紀國,又因為感情糾紛粗手蠻力地殺死了鄰居魯國的魯桓公,在國內,政令前後不一,搞得最後被殺死的下場,時評可以說很糟糕了,但齊國給他的諡號依然是美諡“襄”字。因為,他對齊國有自己的貢獻。

▲齊襄公

那麼,惡諡有哪些,什麼樣的君主會得到惡諡?

典型的惡諡有:厲、煬、靈、荒、戾、醜。翻翻歷史上被這麼稱呼的人,如晉厲公、衛靈公、漢靈帝、隋煬帝,都是罵名累累。

楚國的楚共王,在晉楚爭霸的鄢陵之戰中打了敗仗,臨死前再三要求臣子們給自己上諡號為“靈”,圍在一旁的臣子們只好勉強答應了,到楚共王死了以後,打算把他就叫“楚靈王”了,其他臣子跑出來反對:“我們老大這麼自謙,你就真的好意思給他‘靈’?老大明顯是‘恭’字才符合啊。”

恭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呢?

尊賢貴義曰恭。尊事賢人,寵貴義士;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尊賢敬讓曰恭。敬有德,讓有功;既過能改曰恭。言自知;執事堅固曰恭。守正不移;愛民長弟曰恭。順長接弟;執禮御賓曰恭。迎待賓也;芘親之闕曰恭。修德以蓋之;尊賢讓善曰恭。不專己善,推於人。

最後,楚恭(共)王,就變成了他的死後稱呼。幸好如此,否則,他兒子王子圍死後就諡不了“靈”,可能要換個更差的了。

▲楚共王親征

先秦時期,儘管有些“為尊者諱”的手法,但對確實比較過分的君王,還是會給出惡評,這個做法北宋開始就不讓幹了,皇帝畢竟是天子,是全天下人的爹媽,哪有為人臣子來批評爹媽的?所以,北宋規定,皇帝死了只許給美諡或平諡。

平諡又是哪些?

基本上,懷念的,惋惜的,就屬於平諡,像懷、悼、哀、閔、思、殤等。楚懷王、晉悼公、魯哀公、唐哀帝、漢殤帝,就在這之列。也就是說,宋朝開始,即使這個皇帝比較混蛋,你也只能給他上平諡,不能在評價上罵他一頓,讓他自此揹著“惡諡”的蓋棺定論出現在後世面前。

臣子的諡號中,本來也是有美有惡,不過,在春秋這個諸侯大權旁落到卿大夫手中的時代,定諡號的就是各個大族本身,沒人會給自己家主上一個惡諡,所以,你能見到的,大部分都是宣、文、武、獻、昭等字眼。而後來的時代,能被朝廷大臣們開會議論上諡號的臣子,基本都是很有貢獻、極有面子的人,實在是作惡多端被皇帝厭棄的,都一擼到底踢走了,沒必要給諡號,所以,惡諡極少出現。

不過,這裡面也還是有那麼幾個人,惹得天子忍不住給他們惡諡,比如何曾,曾被大家議論要上“醜”字為諡號,被晉武帝司馬炎否了;三國時期的吳質,是輔佐曹丕上位的人,死後卻被諡為“醜”,不過,經過吳質兒子多方努力叫屈,終於被改成了“威”。到了唐朝,唐肅宗時期的大太監李輔國被實打實地諡為“醜”,唐宣宗時的宰相白敏中,也被諡為了“醜”。搞笑的是,李輔國被追贈為太傅,白敏中被追贈為太尉。兩個被皇帝給予了超級哀榮的人,最後諡號卻是這樣,真是矛盾。

▲李輔國

話說回來,有了這套諡號法則後,皇后們死了以後,也要冠以夫君的諡號稱呼,比如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史稱元后,漢平帝的皇后,史稱孝平皇后。這會兒對皇后的諡號尚且只是依著丈夫的來,到了東漢,皇后在丈夫諡號的後面,也可以有自己單獨的諡號。比如,漢光武帝的皇后陰麗華,被諡號為烈,稱為光烈皇后;漢明帝的皇后馬氏,諡號為德,稱為“明德皇后”,漢章帝的皇后竇氏同樣諡號為“德”,稱“章德皇后”。後面的和熹皇后、安思皇后、順烈皇后、靈思皇后、獻穆皇后等也都一樣,只要看見皇后諡號,你就可以知道她們是誰的老婆(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可憐的例外,漢桓帝的皇后梁女瑩,諡號為懿獻皇后,和夫君毫無關係。雖然漢桓帝打擊梁氏外戚,對梁女瑩也沒啥感情,但並沒有廢后,諡號裡卻剝奪了梁女瑩冠以夫諡的權力,悲慘!)。

▲王政君

皇后這套諡號系統一直延續到清朝,還是拿大豬蹄子乾隆舉例。乾隆後面累加的諡號很長,但他原始的諡號是“純”字,也就是“純皇帝”,如果按漢朝的稱法,不叫年號乾隆,叫諡號,那麼他就是“清純帝”(就像明朝萬曆皇帝,諡號為顯,加起來就是“明顯帝”)。而他的兩個有諡號的皇后,一個諡為賢、一個為儀,也就是孝賢純皇后、孝儀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

諡號說夠了,下面再說說廟號。

廟號:皇帝的榮譽,誰給我上我保護誰

廟號和諡號都是對皇帝死後的稱呼,那麼,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簡單說,諡號是每個皇帝都有的,而廟號則不一定。

廟是帝王死了以後所建立的一個祭祀場地,到了三代或幾代以後,這個廟就要被拆除,合併到祖先的太廟裡面。而一個王朝久了,太廟裡總會有點擠,祭祀起來也麻煩,於是,子孫就給祖宗裡有德行、貢獻大的君王上一個廟號,以示德行值得單獨拎出來點贊。

所以,漢朝的時候,一開始只有漢高帝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詢,劉邦諡號為高,廟號為太祖,《史記》裡經常搞混了他的廟號和諡號,於是,漢高祖也成了劉邦的稱呼之一。實則,廟號和諡號連讀的話,他應該是漢太祖高皇帝,劉恆是漢太宗文皇帝,劉徹是漢世宗武皇帝,漢中宗宣皇帝。

▲漢文帝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凡是廟號,必然有“祖宗”兩個字。因為,就是子孫為祖宗搞的。這也是區分廟號諡號的一個方法。

在年號沒有固定的時代,廟號和諡號是稱呼皇帝的方法,漢朝基本是稱廟號,如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宣帝、漢元帝、漢哀帝等等,對,後面連接“帝”字的,前面的都是諡號。唐朝則開始稱廟號,如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唐肅宗等,後面連接“祖宗”二字的,就是廟號。

廟號裡,祖和宗怎麼區分?這就要涉及到周王朝的祭祀方法了。

周朝時,姬姓國家都認一個大祖先,就是周文王、周武王和古公亶父他們,他們就是祖。而無論是周文王還是周武王,他們又各自有自己繁衍的後代,開宗成為一個支系的祖先,於是,這又分成了大宗和小宗兩個概念。比如,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旦,在周王朝是周文王的兒子,屬於小宗,而在魯國、蔣國、刑國、茅國、祭國、凡國等這些他的兒子所創立的國家裡,卻是地地道道的大宗。他們每年祭祀的祖是周文王、周武王,大宗則是周公旦。

所以,說到這裡大夥兒大概也能理解,祖宗是怎麼區分的了。後代帝王廟號基本按這套規則走,第一個開國之君和開國之君的爹,基本都被追廟為祖,後面的則是各種宗,因為,從祖開枝散葉開始,後面各種帝王,相對來說都是大宗而已。

▲周公

當然,這其中也有特別有貢獻的帝王,會打破這種規則,比如清朝的皇帝,前面努爾哈赤是太祖,再追封了前面幾個顯祖、景祖、肇祖什麼的,後面的皇太極就是太宗。而順治帝廟號又是世祖,因為,他入關了呀。後面的康熙是聖祖爺,再後面的雍正、乾隆、嘉慶,就都是宗了。

北魏的鮮卑皇帝雖然也沿襲漢人的廟號法,但他們相對亂來一點,開國的道武帝拓跋珪是太祖,往上追了幾代始祖、高祖和太祖後,後面明元帝是太宗,接著太武帝拓跋燾又是世祖了。世祖之後,拓跋晃和拓跋濬一個恭宗、一個高宗,以為進入了正常期,結果,拓跋弘開始又是顯祖,孝文帝拓跋宏則又是高祖。拓跋宏之後,宣武帝廟號世宗,孝明帝廟號肅宗,嘿,到了文穆帝,又變成肅祖了……總之,他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太祖、高祖都出幾個了也不臉紅。

▲拓跋濬

總之,有廟號對帝王來說是件體現價值的事,廟號裡,祖比宗要牛一點,因為該朝代後來的歷代帝王提起規章制度,開口都會說:我們太祖曾經說過什麼……太祖立的規矩,是不能改變的!


濁酒話煙語


年號是古代皇帝用來紀年的名號,比如唐太宗貞觀十年;廟號是古代皇帝死後進入太廟後的名號,比如李世民廟號太宗;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功績評定的一種稱號,比如李世民諡號唐文帝;尊號是皇帝在位期間,由臣下給予的尊稱,比如李世民尊號天可汗;國號是國家稱號,中國古代國號就是一個朝代名稱,比如唐。

1、年號

年號是古代皇帝用來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此後每個朝代的新君即位,就要改變年號,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帝在位的54年,共用11個年號。唐高宗在位33年,共用了14個年號。明朝自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2、廟號

廟號是古代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都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稱世祖,玄燁稱聖祖;還有稱高祖的,如唐朝李淵稱高祖,太祖給了他父親了;還搞混了的,如漢高祖劉邦,其廟號為太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3、諡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諡號有帝王之諡,由禮官議定;有臣屬之諡,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諡,是門徒弟子或是鄉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諡號。帝王將相之諡在西周時已經出現。秦朝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到清末。私人諡號可能始於東漢,或許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後,諡號還沿用了一段時間。諡號也有褒貶之分。一般人的諡號多用兩字。

4、尊號

尊號就是臣子們給皇帝或后妃們加的尊稱,這個稱號人人可叫,比如唐玄宗的尊號是明皇,大臣、老百姓都可以這麼叫,外國使節還可以這麼叫,生前、死後都可以叫。但從宋朝以後皇帝就不再上尊號了,皇帝要稱為“聖上”或“陛下”,只有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才有尊號,這主要是為了區分皇帝生母與先皇皇后才使用的,比如慈禧和慈安就是這種情況。

5、國號

國號是國家稱號,中國古代國號就是一個朝代名稱,比如唐、宋、元、明、清。


野史也是史


1. 年號

這個恐怕是最容易的懂的了,公元前140年,漢武帝首創年號“建元”,從此以後皇帝們經常用各種理由來回換年號,直到明清時期才消停下來。我們熟悉的康熙,雍正,乾隆,都是他們的年號,由於明清時期基本都是一帝一年號,所有我們稱呼他們的時候經常用年號,比如乾隆皇帝,雍正皇帝

● 第一個年號是漢武帝的“建元”,最後一個是溥儀的“宣統”

● 年號最多的是武則天女士,自己直接用了17個年號(女人善變)。老公李治用了14個(這麼能換年號估計是武則天教的),加上自己攝政時的2個,至少一共32個年號和她有直接間接的關係(不是我不會算數,至少要減去唐高宗第一個年號“永徽”,因為武則天當時在出家)

● 使用最久的是康熙,用了61年,比現在很多人的壽命都長,康熙皇帝本人也是在位最長的皇帝

● 使用時間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顏承麟的“盛昌”,僅用了一天,金朝就滅亡了

● 字數最多的是,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天授禮法延祚”和他孫子夏惠宗的“天賜禮盛國慶”

● 反覆使用的是“建興”,歷史上被各種政權用了11次

2. 尊號

尊號也叫徽號,它的客戶端在帝后妃當中。根據史記記載,皇帝這個稱呼就是尊號(抬槓的人去看秦始皇本紀和高祖本紀),在早期,帝后妃前面再加尊號基本是在死了以後,但是到了唐代,皇帝們已經覺得“皇帝”兩個字已經無法表達自己的偉大,趁著活著就得往上加字,比如武則天的尊號就是“則天大聖皇帝”

慈禧照片中,她頭頂上的一串小子就是她的尊號,“大清國當今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

我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尊號,只是用法和以前不太一樣,比如“聰明美麗善良疼我的媽媽”請給點零用錢,“帥氣強壯顧家最愛我的老公”請給我買個包


3. 諡號

諡號的使用人群就很普遍了,只要你地位崇高,死了都被別人上諡號,來評價他一生的功過是非。也有例外的,魏明帝曹睿死前就給自己提起準備好了諡號。早期的字數少,清代皇帝字數最多達到22個字,主要用來評價他們一生的功過是非。比如漢武帝的“武”就是他的諡號。乾隆皇帝的諡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

那麼用今天的話講,比如你的老爸,酗酒、賭博、嫖娼、吸毒、逃稅、家暴、販賣人口,在他出門被車撞死以後,你可以給他一個諡號“混蛋人渣”,這就是諡號的用法了

4. 廟號

他的使用人群就只有君主了。君主死了以後,他們的靈牌要被放到自己國家的太廟中被供奉,在早期不是所有君主都有廟號,只有那些對國家有大功的君主才有廟號,隋朝以後就普遍都有了。“太祖”、“世祖”、“太宗”、“高宗”等等,這些帶祖或宗的詞語就是他們的廟號了,當然廟號有好有壞,它比諡號更能反映一個君主生前的功過是非。“太、仁、聖、孝、睿”這些字都是不錯的君主,“高、玄、憲、成、宣”就要稍微差一點了,“熹、懿、文、寧、思、”就要差的太多了。一般來說有建立國家基業的要稱“❉祖”,那些維持國家以及導致國家衰落滅亡的“❉宗”


比如說,王健林死後的牌位可以寫王氏財閥集團“太祖”,王思聰的牌位可以寫王氏財閥集團“某宗”


大毒蘋果的歷史實用


題主正好問反了,順序應該是諡號、廟號、年號。

諡號一般是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前行為而給予的一種稱號。雖然目的是用於褒貶其人,但實際用起來卻多為褒美之詞。而且賜諡的情況也有多種,或在將要下葬的時候,活人在將死的時候。如齊桓公、晉文公就是一個桓字或一個文字。有的則用兩個字,趙孝成王、楚考烈王、孝武帝、孝文帝。同時,也有用三個字的諡號,如春秋時的貞惠文子。到了後世,除皇帝外,諡號一般就用兩個字。如諸葛亮諡號“忠武”,歐陽修諡號“文忠”,岳飛是諡號“武穆”。另外,有的時候諡號還不是朝廷賜予的,而是其親友加給的,這叫私諡。如像晉代陶淵明死後,顏延年加給他一個“靖節徵士”。其實,私諡不過是古代將相與文人之間互相逢迎、吹捧的手段。


令人意外的是,也有一個沒有諡號的霸道皇帝——秦始皇。史載始皇帝曰,“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謐。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雖然秦始皇廢除了自春秋就流行的諡法,但是到西漢諡號又恢復了。此外,西漢皇帝不僅有諡號還有廟號。所謂廟號,是指皇帝死後,在祖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自西漢開始,歷代王朝的第一個皇帝都被稱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嗣位之君則稱太宗、世宗。如西漢劉邦是開國皇帝,廟號是太祖高皇帝,簡稱漢高祖;漢文帝的全號是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的全號是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有高祖、太祖、高中、中宗、玄宗等,北宋有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從唐代開始,皇帝又有了尊號,但這是生前奉上的。如唐玄宗於公元739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此外,也有死後上尊號的,如唐高宗死後,於公元754年被上尊號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同時,死後追尊者也算是上諡號。所以,一個皇帝在生前死後可以上幾次尊號,結果諡號是越來越長,像老太太的裹腳布!典型就是宋朝諸帝,其諡號大多有18字之多。其中,宋神宗的諡號為神宗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心皇帝,達20個字。如此,讓人叫起來就極其不便。所以,唐代以前對駕崩的皇帝簡稱諡號而不稱廟號,唐以後因諡號加長而不便稱呼,又改稱廟號。到了明清,又開始使用年號稱呼。

年號是指古代帝王紀年的名號。漢武帝公元前140年即位,這年稱為建元元年,中國之有年號便從這年開始。此後,每逢新君繼位,總要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時,同一個皇帝可多次改元。如漢武帝曾改元為元光、元朔,元壽、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再如唐朝武則天稱帝不滿20年間就用過17個年號。但是,明清兩代新君即位改元后便不再改元,一代皇帝只有一個年號。因此,此後也使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明太祖朱元璋稱洪武皇帝,明成祖稱永樂皇帝,明世宗稱嘉靖皇帝,明神宗稱萬曆皇帝,明毅宗(思宗)稱崇禎皇帝,清聖祖稱康熙皇帝,清高宗稱乾隆皇帝等。


大福讀史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元狩,並追稱“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

剛剛的話都比較生硬,為了通俗化一點,我總結了一下:

1、廟號和年號,都是隻有皇帝可以用的;諡號是地位高的人都可有的。

2、年號是可以很多個的,但廟號只能有一個。

3、諡號一般是“X”祖或“X”宗;年號一般是兩個字;諡號就可以很多了。

4、年號是皇帝活著的時候用的,廟號是皇帝死了以後人家給他定的,諡號是有地位的人死後人家給他定的。

舉個栗子,朱厚熜是嘉靖皇帝,也是明世宗。“嘉靖”是他的年號,“世宗”是他的廟號。他的諡號是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絲路說有準確回答,請看:

這個問題中只提到年號、廟號、諡號,其實還有一個,那就是徽號!

諡號、廟號、年號、徽號皆為皇帝所用,現分別詳細介紹如下:

諡號:是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的褒貶善惡的一種稱號。諡號是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按性質分三類:

第一,表揚性的。

經天緯地曰文,威強睿德曰武,聖聞周達曰昭,行義悅民日元,溫柔好樂曰康,布義行剛曰景,柔質慈民曰惠,聖善聞周曰宣,安民宣政曰成,照臨四方曰明,聰明睿智曰獻,佈德執義曰穆。

第二,批判性的。

亂而不損曰靈,殺戮無辜的曰後,好內遠禮曰煬。

第三,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懷,在國遭憂曰愍。

廟號:廟號是指皇帝去世後,在太廟立室供奉時起的名號,專用於皇帝。例:高祖、太宗等。

年號:年號是紀年的名稱,亦是皇帝用的。這種紀年方法,始於漢武帝。

尊號、徽號:“尊”為尊敬,“徽”為美好。尊號和徽號都是對尊者加上的號,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號起於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號。

例: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再加上徽號為“慈禧”。

【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更多歷史趣聞請關注“絲路說”】


絲路說


一,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皇帝死後,在太廟供奉的名號。一般稱祖,如宋太祖趙匡胤、後繼者稱宗,如宋太宗趙光義。也有個別朝代都稱組,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組朱棣。在隋朝以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只有德行卓越的封建皇帝才能入太廟奉祀。從唐代開始,慢慢發展為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二,諡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平事蹟而給予的一種稱號。諡號並不僅僅適用於封建皇帝,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都可以被授予諡號,評定其生平事蹟,有褒貶之意。



三,年號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之後每換一任皇帝都必須改年號,也叫作“改元”。除此以外,在遇到軍國大事或者祥瑞災異情況時,也常常“改元”。明朝以後,逐漸採用一世一元制,一代封建皇帝只使用一個年號,所以有時也用年號來代指封建皇帝,如洪武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等。


輕輕侃車


我為你回答一下諡號是什麼,年號跟廟號你可以參考其他人的回答。

我們經常看一些歷史類文章可能會感覺到有一些奇怪,嬴政被稱為“秦始皇”,他的兒子胡亥被稱為“秦二世”,劉邦被稱作“漢高祖”,而他後面的皇帝都被稱作“漢某帝”,那麼,這些稱號到底代表了什麼?

我們先看漢以前(包括漢朝),那個時候的國君的稱號被稱為“諡號”,這個稱號是國君駕崩之後大臣和後繼之君給他上的,有嚴格的規定,必須從規定的50多個字裡選,分為表揚型,批評型和同情型。表揚型較多,如漢文帝的“文”代表的是經天緯地,漢武帝的“武”代表的是克定禍亂;批評型也有,比如商紂王的“紂”指的是濫殺無辜,這是周朝君臣給他上的諡號。最後一個同情型,例如“漢殤帝”,幾歲就死了,未成年夭折被稱為“殤”。

漢朝使用了諡號制度,因此,漢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漢某帝”,當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漢高祖”就屬於劉邦的廟號,再比如“漢光武帝”的“光武”二字,也屬於諡號。

在唐以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廟號,除了開國之君,所以為了方便,除了劉邦稱呼他的廟號“漢高祖”之外,其餘皇帝都稱呼諡號。

值得注意的是,從商周一直到清,每一個皇帝基本都有自己的諡號,雖然有的時候不用這個諡號來稱呼他,比如隋煬帝的“煬”就是一個批評型諡號,崇禎皇帝也有,清朝給他的諡號是“烈”,表示對他“君王死社稷”的敬佩。

再來看秦朝,因為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把它取消了,他自稱“始皇帝”,後面的就稱“二世”一直到“萬世”。


亭軒歷史故事


在中國古代,皇室是尊嚴的象徵,直呼其名是大不敬的,動不動要去殺頭,這跟現在稱呼領導時差不多,最好加上一個職務,以顯示人家的威嚴和權威。所以,大家對於皇帝的名字都比較“避諱”,一般都是禁止使用的,但也有些例外,比如我們熟知的西漢劉邦、明朝朱元璋,這兩位開國皇帝基本上是可以直呼其名的。

而其它的皇帝則大多是要稱呼他們的年號或者廟號。所謂年號,是指用以紀年的名號,歷朝歷代,凡是一個新帝王登基即位後,都要給自己建一個響亮的年號,以此來表達老子現在是天下第一的傲嬌,這也就是所謂的重新紀元。

比如,唐太宗的年號就是“貞觀”,唐玄宗的年號有好幾個,最著名的是“開元”,杜甫的“憶昔開元全盛日”就是說的這個年號。有的皇帝自始至終就一個年號,有的皇帝卻有一打年號,他們為了“順天道”常常加之各種理由,隨意改元建號,所以還是當皇上牛掰,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比如,漢武帝在位54年共有11個年號,武則天在位21年有18個年號。那麼,問題也就出現了,這麼多年號,眼花繚亂的,我們到底叫他哪一個呢?我們先人還是有辦法的,退而求新,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用年號稱呼皇帝了,而是多用廟號。廟號又是啥?即皇帝死後,人祠太廟,寫在牌位上的稱號。

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唐玄宗(李隆基)等。

而到了明清時期,大家可能也覺得那麼多年號挺煩的,所以慢慢開始簡化,規定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所以,在清朝,我們基本上都是都是用年號稱呼皇帝老兒的,大家最熟悉的幾個清廷宮鬥劇裡的皇帝,比如“康熙”,就是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而更著名的“乾隆”,則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

中國人太注重禮數和權威了,面對一個皇帝,我們都是顫顫巍巍的,生怕得罪了他,所以除了年號、廟號外,又發明了一種諡號。諡號又是啥?它就是帝王死後,依其生前事蹟所給予的稱號,帶有一定的評價和感情色彩。最早的時候,諡號與廟號大同小異的,比較簡單,但後來越來越麻煩,到雍正時,諡號長達二十餘字,中國字裡最堂而皇之的詞語都得給皇帝的帽子上印上。

還有一個諡號大家比較熟悉,那就是唐玄宗的“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我們都管他叫“唐明皇”。


大先生的故紙堆


對皇帝的三種稱呼,廟號和諡號是死後才有,年號是活著時候就有。

通俗的說,明太祖,唐太宗,宋高宗,xx祖,xx宗,。。。。這是廟號

漢武帝,魏文帝。。。xx帝,這是諡號

明嘉靖,萬曆,清康熙,雍正。。。這是年號

每個皇帝登基都會改年號,有的還經常改。明清的皇帝基本一個皇帝一生用一個,所以通常用年號稱呼他們。古代紀年不用公元多少年。比如嘉靖上一任明武宗年號是正德多少多少年,到了嘉靖繼位,就是嘉靖一年。

綜合舉個例子,比如劉徹,諡號漢武帝,廟號漢世宗,至於年號:太始,元封,後元,徵和,元狩,元光,天漢,建元。。。。。。。。

23333333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