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大熊貓是不是熊?按照現在的分類,它屬於熊科大熊貓屬,當然可以算做一種熊。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一:大熊貓

歷史上,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曾自成大熊貓科,也有過和小熊貓一起被歸入浣熊科,或和小熊貓搭夥成熊貓科的黑歷史。大熊貓具有2n=42條等臂染色體,而絕大多數熊科物種具有2n=74近端著絲粒染色體,乍看懸殊很大;而且,早期人們曾認為大熊貓和熊科的G型核帶只有3條同源染色體,支持另列一科。不過進一步的高分辨率核型分析發現,大熊貓的核型是由一系列熊科原始核型中的染色體的中心粒融合而成的,故劃歸熊科,單列為大熊貓亞科。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二:熊科物種演化關係示意圖,漢化者盧平

網傳眼鏡熊和大熊貓親緣關係最近,此說不太確切,考察一下熊科系統發育樹即可知。大約2000萬年前,大熊貓的遠祖最早分化出來,不妨把這一演化分支標記為A,大熊貓是其中僅存碩果;其餘的分支為B。眼鏡熊是B分支第一個分化的,那麼它就是B1,剩下的為B2,以此類推。很顯然,最早分化的A,距離B分支的所有下級分支都是一樣遠。眼鏡熊具有2n=52條等臂染色體,似乎和大熊貓比較接近,但其染色體帶型卻與熊亞科相同。作為B1的眼鏡熊,當然還是和其它B分支更親。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三:眼鏡熊

眼鏡熊/Tremarctos ornatus屬於眼鏡熊亞科,是該亞科唯一的現生物種,僅分佈於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作為短面熊的後裔,其體型有點對不起那些威武雄壯的祖先,在熊科中僅算得中等偏下。再來看看眼鏡熊這副尊容,哪一點能配得上和千嬌百媚的大熊貓做親戚?不過眼鏡熊的黑色眼圈倒是和大熊貓暗合,此即“眼鏡熊”名諱的由來,可惜色彩搭配不佳,總體形象猥瑣不堪,遠不及大熊貓的盛世美顏。

除了大熊貓和眼鏡熊,熊科還剩下棕熊、北極熊、美洲黑熊、亞洲黑熊、馬來熊和懶熊等六個物種,統統被歸入熊亞科,這一點沒什麼疑問,但在屬級分類上存有爭議。有將馬來熊和懶熊單列為馬來熊屬和懶熊屬的,還有支持亞洲黑熊獨立成屬的,也有將這六種均歸熊屬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磚家只是個業餘愛好者,無法判斷哪種分類更合理,乾脆採用主流方法,單列馬來熊屬和懶熊屬,其餘歸熊屬。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四:懶熊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五:馬來熊

即便是都劃歸熊屬,也沒法掩蓋懶熊和馬來熊的獨特個性。有證據表明,懶熊/Melursus ursinus可能是熊科中第三個分化出來的,從它明顯區別於其他熊類的外型亦可見一斑。馬來熊/Helarctos malayanus

的外型比較收斂,整體上屬於短小精悍的風格,是熊科中最小的種類,平均體重尚不足一般成年男性。但成年之後的馬來熊比較危險,不要指望能徒手勝過它,光是鐮刀狀的爪子就夠人喝一壺的。一般認為,懶熊和馬來熊屬於姐妹群,和其它熊亞科成員關係較遠。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六:棕熊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七:北極熊

再來看剩下的幾位。毫無疑問,棕熊/Ursus arctos北極熊/U. maritimus是親緣關係最近的姐妹群,在對棕熊和北極熊的DNA進行比較時,結果發現二者的分歧和各自的種內分歧差不多,簡直就像一個物種。這是因為棕熊和北極熊分化時間較短,有觀點認為大概在80萬年前左右,雖然外觀差別很大,骨子裡仍是一家親。甚至還有一些研究表明,某些棕熊與北極熊的關係比與其他棕熊的關係更密切,這使得北極熊的獨立物種地位受到了撼動。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八:美洲黑熊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九:“白靈熊”,美洲黑熊的一個色型

美洲黑熊/U. americanus體型大於亞洲黑熊,位居熊科之第三名,次於北極熊和棕熊,體色多變,居於北美洲東北部的以黑色為主,西北部的則偏淺,多為棕色、淺棕、金色,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岸的美洲黑熊甚至有奶白色的色型,被稱為“白靈熊”。除少數個體外,美洲黑熊胸前通常沒有像亞洲黑熊一樣的月牙狀白毛。雖然都以“黑熊”為名,但基因分析的結果顯示,美洲黑熊與棕熊和北極熊更為接近,而與亞洲黑熊較遠。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十一:亞洲黑熊

亞洲黑熊/U. thibetanus是除大熊貓之外,最令國人熟知的熊。幾千年前的孟老夫子就惦記上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這裡的熊掌一般就取自於黑熊。雖然動畫片中的熊大熊二操東北口音,但實際上黑熊在我國分佈廣泛,南北皆有之,東北範圍內的個體反而佔少數。亞洲黑熊的肩部沒有隆起,這一點和棕熊區別明顯;其下頜白色,胸部有白色V紋,頸側生有長毛,比美洲黑熊少了幾分英武,多了一點滑稽。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十二:左側為棕熊和北極熊的雜交後代

除了大熊貓和眼鏡熊之外,似乎其它任意兩種熊都可以雜交產子。棕熊和北極熊自不必說,這倆無需人類亂點鴛鴦譜,在野外相遇即可成乾柴烈火之勢,彼此毫無繁殖障礙。在美國加拿大等國,人們已經多次目擊介於二者之間的“卡布奇諾熊”,就是它倆乾的好事兒。棕熊和美洲黑熊也有雜交產子的記錄,並且後代還曾和棕熊回交成功,大概是沒什麼生殖隔離的。

亞洲黑熊也很不安分,和除大熊貓之外的所有熊科物種都有過雜交後代。據說在佛羅里達的野外,一頭從馬戲團中跑出來的亞洲黑熊,在逃亡過程中和美洲黑熊生下了後代;在委內瑞拉的某個動物園中,雄性眼鏡熊和雌性亞洲黑熊因同處一室而墮入愛河,並繁殖了幾隻幼崽;2010年,亞洲動物基金會收容了一個從膽熊農場救出的亞洲黑熊和棕熊雜種;還有亞洲黑熊和馬來熊,被發現過自然雜交後代,日本動物園中曾誕生過懶熊和亞洲黑熊的雜種。

大熊貓和它的七個遠房兄弟

圖十三:熊家族,包括棕熊幾個亞種

此外,人們還觀察到過懶熊和馬來熊,以及懶熊和棕熊曾有雜交後代出生,其它種類的組合則未有記錄(也可能是我未掌握),估計像棕熊和馬來熊這樣體型懸殊的不太可能。這些雜交後代是否可育,我手頭沒有權威的信息,不敢妄下斷語。

大熊貓能否和其它熊類雜交?這個問題有點難,估計關於大熊貓的相關實驗不曾做過。想那大熊貓是何等身份,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國寶,能正常繁殖後代已屬不易,誰會用它去幹那些沒有多少科研價值又會遭受眾人唾罵的事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