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袁小林從全球範圍來看 中國車市還處在春天

自2018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面臨著嚴峻挑戰。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4%和10.3%。

綜合此前數據,我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5個月同比下降。

新能源市場亦未能獨善其身,受到補貼退坡的影響,2019年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僅8萬輛,同比下降34.2%;2019年1~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87.2萬輛,同比增長20.8%,累計增長率加速滑坡。

在此情形下,促成了“車市寒冬”的說法,也造成了市場的恐慌。不過,在日前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辦的2019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論壇上,不少業內人士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袁小林從全球範圍來看 中國車市還處在春天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袁小林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袁小林指出,從全球範圍來看,可能中國車市還處在春天。即便在中國,也會出現有的公司在春天、有的公司在冬天的情況。“這是非常相對的,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認清方向、腳踏實地,至於你提供的東西消費者會不會買單,主要跟價值有關,這才是企業的本質,最根本的東西。”

在騰訊副總裁鍾翔平看來,當下汽車產業經歷的,很多產業過去都經歷過,比如說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也正在經歷紅利退去的時代,新的紅利正在出現。會有一些企業覺得寒冬越來越凜冽了,而一些找到新的定位的企業,會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春天。所以我覺得成功的要素先是選好定位,再圍繞服務打造,我相信春天非常快地就會到來。”

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袁小林從全球範圍來看 中國車市還處在春天


採埃孚亞太區運營高級副總裁、採埃孚中國區總裁汪潤怡

作為汽車零部件企業的代表,採埃孚亞太區運營高級副總裁、採埃孚中國區總裁汪潤怡認為,針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必須要有非常策略性的變化,要有緊迫感,要趕速度。市場同時也會給到企業很多機遇,可以尋找合適的夥伴共同前行。最後,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做所有事,必須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汽車市場整體大環境低迷引起熱議之外,目前,替代能源、環境可持續、交通治理也已成為汽車行業需要直面的三大挑戰,來自新技術、監管以及競爭環境的挑戰前所未有。加上跨界而來的新興勢力正攜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新技術與新模式強勢入局,在技術變革的大潮中,汽車產業如何尋找新的增量,從而應對新興消費者的迫切需求,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袁小林從全球範圍來看 中國車市還處在春天


騰訊副總裁鍾翔平

對此,鍾翔平重點提出了“以人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變革,他表示,在思考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新技術問題時,應該以服務人的出行需求為中心。面對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改革,汽車行業必須在數字化時代將“以人為本”落實得更徹底,更好地洞察、解讀人性。

袁小林強調認為,未來出行將是一個巨大的生態,需要實現跨行業的突破,而非單打獨鬥。而這樣的生態容易導致同質化,因此差異化將是車企面臨的最大挑戰。

關於新能源和清潔汽車的未來,現代汽車集團產品戰略副總裁Heung-Soo Kim則指出,隨著排放標準越來越嚴,內燃機將被逐漸淘汰,這會推動車輛電氣化的發展。但全面實現電氣化也面臨障礙和挑戰:一方面,電動汽車仍存在盈利問題;另一方面,充電站的短缺會限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