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关注

我们哦!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走过那故道,才知岁月有多漫长。读过郙阁颂,有份真情在心底滚烫。趟过嘉陵江,才知两岸有多漂亮。你会爱上这地方,略阳就是我家乡。”2019年,央视音乐频道的一首歌唱火了山城略阳。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秋风正爽,秋叶最红的季节,有着2100多年建县历史的略阳,也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沧海桑田,1345千米的嘉陵江在出陕入川交界处,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造就出一片美丽又神奇的土地。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阳县城全景今夕对比

从一个嘉陵江畔的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从氐羌游牧民族迁居的“世外桃源”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从刀耕火种的农耕地到陕西第一炉钢水浇灌的工业强县,古老与新生、贫苦与甘饴交融共生之下,70年的积累与沉淀,让略阳成为千里嘉陵江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从“羊肠道”到“高速路”

70年基础改善,激活发展“一盘棋”

略阳正北,白水江镇域内的青泥岭峻拔叠翠。提到它,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诗仙李白《蜀道难》里描绘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奇丽惊险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嗟叹。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作为秦岭支脉,看似浪漫而豪迈的青泥岭下,却是一片千沟万壑。不论是古代嘉陵江上重要水陆码头和蜀道陕甘川交通中转的中继站,白水江镇都是必经之地。虽是“官道”,其实只是借江水之利和马帮之力互易茶马的一条羊肠道。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徒步远游的李白流连山水不问归期,但对于祖辈都生活在这里的当地人来说,恶劣的自然条件却是幸福生活的“拦路虎”。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1956年宝成铁路略阳至广元段通车情景

至1956年,伴随一声火车轰鸣,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通车横穿略阳南北,一举结束了蜀道千百年来“行路难”的历史。55年后,2011年12月横跨陕、甘、鄂三省的十(湖北十堰)天(甘肃天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略阳再添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动脉。火车通了、高速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白水江镇近万名群众至此走上通途。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如今的略阳交通一瞥

70年间,略阳全县公路总里程从1957年的39公里增加至2019年的1717.6公里,增长44倍;县城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2.74平方公里拓展至2019年的12平方公里,增长4.3倍;城镇人口从1949年0.42万人增加至2019年6.9万人,增长16.4倍。略阳也由此跻身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行列。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郭洁、郭净是白水江镇的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小时候随父母搭火车进城,高中后乘火车通勤上学,今年6月姐妹俩分别收到了中国矿业大学和延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郭洁说,是这条铁路把自己带到了更远的地方,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梦想。

除了路,影响姐妹俩的教育及民生事业也在全县逐步改善。70年间。全县公立学校从1949年的1所增加到2019年的83所,专任教师1461人较1949年翻了28倍。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向右滑动查看下一张

坚持基础先行、坚持民生事业优先。70年来,略阳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仅最近十年,全县已实施卫生建设项目189个,建设各类医疗机构21所,创建“星级”敬老院7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辍学,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从“制于山”到“有靠山”

70年奋进争先,打出产业“组合拳”

时空流转,县城向西20里,接官亭镇是过去略阳进出的门户。用时下流行的航拍空中俯瞰,一片新绿中亮马台村光伏农场格外显著,整齐划一的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点点星光,像波光里的艳影格外耀眼。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村民杨志刚是这个光伏农场的受益者之一,谈起家门口的变化,他说:“以前,我家种植油菜、黄豆等传统农作物,收益不高,销路也不好。现在,村里建了光伏农场,不仅每年有8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还能在太阳能光伏板下套种艾草,湖北一家公司承诺收购,销路不愁。”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阳自然风光一瞥

青山环绕、绿水养人,对杨志刚来说,如今“躺赢”的日子过去还是奢望。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略阳地上地下资源丰富,60年代就被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中国的乌拉尔”,陕西第一炉钢水、陕南唯一的火电厂等一批奠基全省工业的企业都诞生在这里,以钢铁、电力、建材化工及食品医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形成了略阳完善的工业经济体系。到2018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74亿元,是1957年的4327倍。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俯瞰略阳钢铁厂

一业兴、百业旺。70年间,略阳工业经济成绩亮眼,但略阳人并没有止步。2016年9月,略阳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在谋划十三五工作时,新班子提出既不放弃优势,也不盲目跟风,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上做靓文章。

亮马台村不远,煎茶岭村村民李青山正在悄悄“转身”。由于村子正处在略阳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域,过去李青山“沾光”做过采矿生意,但这两年他有了一个新身份,“惠福鼎”乌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过去靠山吃山,现在青山养人”,李青山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的养殖场共养殖略阳乌鸡1万余只,春节前后销售5000只,纯收入达15万元,不比过去差多少。

至去年底,全市11个地理标志产品中略阳独占4个,以乌鸡、杜仲、天麻、猪苓为核心支撑起的特色农业总产值达14.9亿元,是1949年的373倍。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阳三产结构今夕对比

大力发展旅游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亿元,网上交易额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3.92亿元,是1957年的1696倍。全县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57年的66.7∶11.1∶22.2调整为2018年的11.7:41.4:46.9,二产、三产已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穷山窝”到“幸福窝”,

70年润泽民生,啃下脱贫“硬骨头”

作为全市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到2016年初,略阳全县20.1万人中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仍然高达13255户42997人,占农村人口的30.7%。在同步够格迈向小康的进程中,贫困一度是制约当地群众发展的最大障碍。

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白马氐族聚居始建沮县,略阳建县历史可以追溯至2130年前。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初,略阳经济仍然一穷二白,农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现象十分普遍,解决温饱问题是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首要任务。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经过八七扶贫攻坚,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精准扶贫全面推进,全县干群尽锐出战,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补齐小康短板、改善民生福祉的最大机遇,和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截止2018年底,全县累计脱贫4.8万人,退出25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5个),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30.7%下降至2018年末10.98%。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阳党员干部扶贫入户场景

“望山跑死马”,横现河街道办事处跑马村是过去全县出名的深度贫困村,全村3个村民小组165户548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38人,贫困发生率达43%。在省市县党组织和各级包扶部门的支持下,跑马村按照“产业强村、环境靓村、文明兴村”总体规划,强基础、抓产业、富脑袋,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于2018年底率先甩掉了贫困帽子,成为全县最早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村之一。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航拍五龙洞镇金池院村食用菌大棚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持续改善镇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建成集中安置点39个,实施陕南移民搬迁5000余户,农民自来水普及率达99%,全县公路总里程超过1700公里,实现了镇镇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户户通电通讯。今年底,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略阳正向整县脱贫摘帽发起总攻。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阳县五龙洞镇金池院移民安置点

70载荣光、70年奋进。略阳已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目光向前,决胜在即,略阳正向着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监制:杨建平审核:阮涛

记者:任芳通讯员:王伟

编辑:李阳 魏丹 任悦 王玉恒技术:鲁克良

点下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