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治滇六年,心滇之心 ,事滇之事,至元十六年,卒於滇,葬焉 。…而近滇人思慕於王者,無不憑眺欷戱,徘徊墓下弗忍去。——袁嘉穀《重修咸陽王賽典赤贍思丁墓記》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盤龍君來到了松華壩。眼看著盤龍江水徐徐流下,幾隻白鷺沿岸休憩,清風吹過,山中樹林傳來陣陣濤聲,好一幅歲月靜好的模樣。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突然,周圍的景色開始變換,松華壩沒有了剛才的青磚黛瓦,龍川橋也變得狹窄起來。一位老人出現在了盤龍君的面前,一場世紀對話由此展開……

“你是誰?”
“我是賽典赤·贍思丁”


 賽典赤:我出生於1211年,跟隨著成吉思汗的大隊進入中原,元世祖忽必烈繼位之後,鑑於當時的雲南統治很不穩定,所以決定在雲南建行省。
盤龍君:我知道!您當時被任命為了平章政事,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賽典赤:是的,我受命之後,發現雲南的山川眾多,河道險急,於是就派人尋遍各地,將山川、城郭、驛舍、險要繪成了地圖。
盤龍君:您真是具有前瞻性啊!這些資料普查工作,為之後雲南的治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吧?


賽典赤:是的,我赴任之後,可以合理地根據雲南的實際情況作出決策,而且我還發現了當時雲南有蒙古宗王、都元帥等朝廷官員和大理段氏等地方勢力並存,事權不統一,所以我規定,政令一律需要出於行省,而且我把行省設在了中慶路的善闡,也就是今天你們所說的昆明。
盤龍君:原來昆明現在能成為全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最初是因為您的英明決策啊!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賽典赤

賽典赤:當年我來到昆明的時候,還有一事是我的心頭大患,滇池雖闊,唯有海口為一狹口,入幢螂川,盤龍江來水之時造成滇池水瀉不及時,滇池水位高漲,氾濫成災,甚至漫過城牆進入城內,危害府城。
盤龍君:要解決水患,放到現在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您是怎麼做到的呢?


賽典赤:治理工程分上、中、下三段進行,上段選擇鳳嶺、蓮峰二山之間最狹窄處修築了松華壩,在壩上設置“以時啟閉”的閘門,用以蓄水和灌溉農田。
盤龍君:原來我現在所在的松華壩是這麼來的啊!那中段和下段的治理呢?


賽典赤:中段分盤龍江的水入金汁河,並修寶象、馬料、海源、銀汁等分支河流合為大河,均用閘座蓄洩;下段疏浚海口,清理河道,用三年時間鑿開了海口、石龍壩,清理疏浚了由螳螂川經普渡河進入金沙江的河道,大大降低了滇池的水位,“得壤地萬餘頃,皆為良田”。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松華壩金汁河美景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盤龍君:讓我來跟您說說現在的事情吧!700年後人們依然敬重您。您在昆明的兩處墓址都經常會有人來祭拜。


賽典赤:為什麼有兩處呢?
盤龍君:一處是真身墓,在松花壩馬耳山馬家庵,那裡種了很多丁香和松柏,走,我帶您去看看,那可是個風景宜人的地方呢!現在已經是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了!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賽典赤:還真是我喜歡的清幽風格,而且還在我主持修建的松華壩旁邊,那另外一處呢?
盤龍君:因為當時交通落後,松華壩離城又較為遙遠,人們前來祭祀十分不便。因此,康熙年間,總督範承勳、巡撫王繼文便在通京古道五里多修造了“咸陽王陵”紀念冢,建祠堂廊廡,供人憑弔。


賽典赤:原來後世的人還一直記著我呢。
盤龍君:那當然,衣冠塚碑文鐫刻都是名家所書,正面是後來的雲南省軍閥首領唐繼堯所題、雲南省第一位狀元袁嘉穀楷書的“元咸陽王贍思丁墓”;右面是袁嘉穀撰稿並楷書的《重修咸陽王記》;左邊是《元史·列傳·賽典赤》節選。


賽典赤:其實我並不在意老百姓是否記得我,人們生活安康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了。時間差不多了,你也該回去了,今天謝謝你。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穿越700年的對話,雲南“首任省長”有話說

如今,松華壩依然巍峨屹立,但是在盤龍君心中,多了一絲說不清的意味,盤龍江如今的美麗,昆明城如今的繁華,都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