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有哪些老字號小飯館?

細觀慢品


滄州老字號小飯店不多了,要說開了有些年的小飯店還是有幾個的。

1.吳記拉麵,在解放路運河橋附近,開了有些年了,拉麵份量足,肉多實惠,而且多少年了,數他漲價少,現在換成少東家站櫃檯了,雖然他整天手機不離手,看似漫不經心,但是也沒見出過錯,老食客們還是捧場。

2.天山飯店,在富強市場(原來叫富勤市場)東邊的小馬路上,老闆脾氣各色,要點菜沒有,請老闆調兌幾個菜,保準讓您吃的滿意。按說這樣怪異的老闆,飯店早該黃了,可90年代偏有一家喻戶曉的社會大哥捧他,所以20-30年了居然還是開著,老闆也不貪掙得多,夠吃就行,所以,飯店也就開到今天,不過聽說老闆也不再那麼牛了。

3.清真寺的吳記牛肉湯,年輕時在銀行幹外勤,每天早上去清真寺附近的總行送票,胡亂吃些早點,偶然發現了這一滄州老字號美食,那時牛肉湯5元一碗,死麵餅隨便吃,感覺挺實惠,還有個趣事跟大夥講講:單位有一二哥,身高1.67米,體重110斤,短小精悍。一日無事,相約去吃吳記,講好誰吃的餅少誰結賬。我是個1.75米的壯小夥,那時體重130斤,心想憑份量我也能吃敗你!

誰知當我吃到第三張餅時,已感覺腸充肚滿,吃不動了,偷眼看二哥,見他氣定神閒,已撕開第五張餅了。於是趕緊甘拜下風。回來後,一天沒怎麼吃東西,二哥卻一點事沒有,第二天一早,二哥晃盪晃盪又來了“走啊,牛肉湯去啊?”

一晃20年了,吳記牛肉湯早已搬到華北附近了,聽說50一碗了,最近沒怎麼去過了。

4.南環地道橋姐妹小吃

說完了上面的牛肉湯,大夥都饞了吧,不過50一碗的早點恐怕有點貴。,別急,姐妹小吃是一樣的味道,也是滄州老字號的小飯店了,牛雜湯10元一碗,還可選擇加牛肉丸子,進店你聽,8+2.9+1.10+2都是說的—8元的牛雜+2元的丸子,9元的牛雜+1元的丸子。關鍵是現在2019年了,還是這個價,實惠。只是餅要錢,1元一角餅,再也找不到當年吃餅不要錢的豪氣了。

5.如天廚飯店,老字號漢民飯店,我小時候就有,在育紅路把腳,飯菜是當時的滄州頂級水平,現在搬到勘探公司對過了,老闆多種經營,現在叫天廚大飯店,餐飲住宿都有了。

其他如阿萍小酒館,阿樂小酒館,川人火鍋,萬姐火鍋,都是有年頭的滄州小飯店了。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霹靂站長,我會專出一期滄州老字號小飯店的內容。



霹靂站長


1.興濟羊腸子與市內掛著“興濟羊腸子”店鋪不同,正宗興濟羊腸子就在興濟鎮,市區並沒有分店,且在興濟也沒有掛牌子,食客全憑口口相傳才能找的到。

2.正泰茶莊 這是一家上百年的老店,原址位於文廟西側,現舊址尚存

3.向陽餃子館 原店已解散,現在以此招牌經營的店面位於和平醫院對過,但是不是原來的味道,只有食客才知道了,現在去吃一般除了飽腹之外,就是一種情懷了。

4.

永生涮羊肉 幾十年老店至今沒有一絲改變,被眾食客視為“最沒進取心”的店面,幾十年來什麼都沒有變化,食客照樣擠破門檻,去晚了就只能等......






水果美食工坊


1陳記羊腸子。

2 官帽餛飩

3吳記老店全牛湯

4兄弟刀削麵

5吳記拉麵

6大傻羊肉泡饃

7劉記煎餅

8石記拉麵館

9環宇驢肉火燒

10代記餡餅

11劉老頭元宵

12傻二燒雞

13王記酥糖

14申家雞煲


愛尚淨和


老字號是歷經歷史沉澱和市場檢驗留存下來的,每一家老字號都有其生存至今的一招鮮。滄州有哪些真正的老字號?

1.興濟羊腸子與市內掛著“興濟羊腸子”店鋪不同,正宗興濟羊腸子就在興濟鎮,市區並沒有分店,且在興濟也沒有掛牌子,食客全憑口口相傳才能找的到。手藝傳承人姓楊,最早在興濟影院出攤,5角一碗,湯隨意添加。後來慢慢漲至1元、2元、5元、10元…,其羊腸湯以湯清、腸鮮、肉嫩、不膩著稱,一般需要提前預訂。

2.正泰茶莊 這是一家上百年的老店,原址位於文廟西側,現舊址尚存。

3.向陽餃子館 原店已解散,現在以此招牌經營的店面位於和平醫院對過,但是不是原來的味道,只有食客才知道了,現在去吃一般除了飽腹之外,就是一種情懷了。

4.天一坊 是一家漢民傳統老店,原址已經不在,現在又恢復了字號,位於黃河路錦繡天地。

5.永生涮羊肉 幾十年老店至今沒有一絲改變,被眾食客視為“最沒進取心”的店面,幾十年來什麼都沒有變化,食客照樣擠破門檻,去晚了就只能等......

7.聚恩齋牛肉 以牛羊肉熟食營生,對肉品要求極高,味道上乘,是著名的清真美食品牌。

8.金湯瓶糕點 在穆斯林物件中以禮拜帽和湯瓶為代表,取名金湯瓶意喻好的清真食品。糕點特點是食材講究,口感極佳,且沒有任何食品添加劑,是封齋禮拜群眾的糕點首選。

9.福順鴻王記酥糖 王記酥糖以其良好的口碑和品質經久不衰,酥糖入口即化,甜而不膩,非常適合老人食用。

10.京東肉餅因其從牛肉選用到麵粉選擇,再到獨特配方都獨俱特色,受到滄州回族群眾的普遍歡迎,名氣越來越大,成為款待親朋、家人聚餐的上佳選擇。

11.傻二燒雞 因配方獨特、用料考究、口味獨特,品牌創立30餘年來,廣受市民的喜愛,是家庭聚餐和走親訪友的佳品。

12.馬記牛肉湯 以其味美、量足、價廉成名。 滄州老字號的美食可以說與眾不同,這使得無數食客流連在滄州的每一個角落,感受這裡的風土人情,感受這裡的老城老味。

滄州有哪些超過200年曆史的古建築?

1.滄州市清真北大寺 位於市區東南迴民聚居的新華區解放路,是市區7座古寺之一。據有關資料記載,該寺始建於明朝建文末年(1402年),歷時18載,於1420年正式落成。主建人是原北大寺主教阿訇吳學孟的十六世掌教祖先吳氏。因吳家當時的一位 親戚在宮廷任“東絲”,宮廷曾撥地0頃做資金,加上滄州回族居民慷慨相助而成。全寺佔地面積共12畝。其中:大殿有九九八十一間,面積有120O多平方米,南講堂13間,水房子7大間,對廳3間。其建築面積和規模是華北最大的一座清真寺。 北大寺建築面積為3200平方米,其中禮拜大殿佔地面積為1350平方米。寺大門坐東面北。院內垂槐越簷,綠枝環布。禮拜大殿莊嚴宏偉, 由前中後三殿和古棚連綿組成一個整體。每層殿為一個頂,頂上有“五脊六獸”,雕刻精細,栩栩如生。後窯池有三亭,中間高,兩邊低,為駝峰 式,又似筆架,屬文式木製結構,別具一格。許多伊斯蘭教國家的朋友都曾慕名前來參觀、禮拜。 滄州清真北大寺 清真北大寺在全國回族中享有盛名,主要原因是歷史悠久,建築面積大,氣勢雄偉壯觀。該寺大殿由前、中、後三殿和捲棚組成,縱橫看去如筆架,三殿連綿起伏,也似筆架,其挑脊平而不卷,因此稱為文式。其次,北大寺的歷任阿訇多是有“爾林”的人。大寺招收“海里幾”不分省界,不分教禮,校規嚴格,滄州本地念經的人也多。北大寺聲譽在外,不少的人不遠千里來此求學,陝、甘、華北、內蒙古一帶的阿訇多是在滄州北大寺學成掛幛。寺有教民約7000戶,30000人,均為回族。 尊行伊黑瓦尼教禮。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級領導非常重視落實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為滿足廣大穆斯林宗教活動的要求,恢復宗教活動場所,國務院宗教局和市政府先後3次撥款15萬元進行維修。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經過14個月的緊張施工,已修復了大殿,重建了阿訇室、北講堂、水房子共60O多平方米,新建了寺門樓、鍋爐房等。寺內所有梁、楔、柱、椽子都油飾一新,屋頂、牆壁塗了創始人、教育家。該寺的附屬團體有泊頭市回族武術班。

2.泊頭清真寺 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即公元1405年。泊頭清真寺位於泊頭市區清真街南端,北距滄州市40公里,京滬高速公路出”南皮”口西行5公里。始建於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佔地面積11200平方米,房屋近200間,建築面積2919.78平方米。 中文名 泊頭清真寺 類型 寺廟 地區 泊頭 始建時間 1404年 歷史沿革 初建 始建於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 修繕重建 明嘉靖(1521年-1567年)、萬曆年間(1572年-1620年)重修,特別是在崇禎年間進行了擴建,清嘉慶、咸豐、光緒及民國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繕。據傳,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為修繕金鑾殿,從南方伐來大批大料經運河北上,船經泊頭馮家口時,李自成已率農民起義軍攻下北京城。當時,泊頭在朝的回族官員御史石三畏、禮部沿書餘繼登,用這批木料修繕了清真寺。 規模建制 泊頭清真寺佔地面積11200平方米,房屋近200間,建築面積2919.78平方米。

3.登瀛橋,又名杜林橋。 位於滄州滄縣杜林鎮中心,為橫跨滹沱河故道的三孔敞肩拱形石橋。建於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耗白銀2萬兩。清光緒二十年,滹沱河水大發,衝陷西畔大小二孔。光緒三十三年(1907)鄉人王蔭桐用了六年時間重修完工。登瀛橋,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體由三大拱兩小拱組成,兩小拱懸臥於三大拱連接處的拱肩上,兩個流線型的大橋墩支撐著橋身。橋長66米,橋面寬7.8米,每孔跨徑11.3米。中拱上頂兩側各有一龍頭石雕,探出橋體,張牙瞠目,若呼之欲出;左右兩大拱之上,各有一石雕獅子頭,暴目裂眥,神態兇猛;兩小拱的拱頂各有一搖頭探尾的神水獸;橋面石欄、石柱上是目不遐接的浮雕畫面和姿態各異的石猴、石獅等動物,精雕細鏤,栩栩如生。據長蘆鹽運使阮尚賓《新建登瀛橋記》和王蔭桐《重修登瀛橋記》載,杜林原名登瀛鎮,跨滹沱河兩岸,順河行北可抵京、津,由此往來之商賈行旅,摩肩接踵,自古雖有舟渡,但客貨往來十分不便。明萬曆年間善人劉尚有目擊行旅舟渡之艱,建議修建石橋,以行旅利鹽運。鹽運使阮尚賓、瀛州太守劉毓寬慨然捐助,在地方紳商和好善樂施人們捐資和幫助下,於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耗白銀2萬兩建成此橋,從此登瀛路履若坦途。清光緒年間,滹沱河水氾濫,衝陷橋兩端大小兩孔,不能通行。好義者多次想修復,無奈耗資巨大,工程艱鉅,畏難而止。14年以後,鄉人王蔭桐矢志重修登瀛橋,並不辭勞苦,多方籌措修橋款,歷經6年修復完工,但王蔭桐也因此債臺高築,隨僧道募捐化緣以還橋債。


蔥油餅不帶蔥


傻二燒雞 劉老頭元宵~~~上十字街找去!新開路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