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化的先進性與缺陷性

漢文化的先進性與缺陷性
漢文化的先進性與缺陷性
漢文化的先進性與缺陷性

李亮屏

如果清末甲骨文沒有被發現,漢文化的源頭始終在虛無縹緲的三皇五帝傳說中讓中華文明處於尷尬處境。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安陽殷墟甲骨文的全面深入挖掘出土整理研究,以漢字表達為核心的漢文化系統才為中華文明的歷史源頭接上了脈線,同時也展現了漢文化在目前可知的三千年歷史長流中的先進性與缺陷性。

先進性表現在哪裡?首先在文字系統的穩定發展過程中象形會意的表達規律支配著漢族思維訓持定勢的方向沒有被破壞,反而促進了漢族人口思維空間拓展的迅速成熟化。一個簡單穩定的文字符號系統始終塑造著漢族人口的心理思維與客觀物象之間的相互溝通關係並不斷裂變思想世界改造客觀世界。

其次漢字系統的科學性極大方便了漢文化的社會化與大眾化,使漢文化從一開始就走上了開放性與延續性的未來之路,儘管甲骨文被埋地下三千年,但後世文字系統的開放性與延續性特點始終與甲骨文保持了一致性。

三是漢字系統衍生出的文字藝術表達性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文字中獨一無二獨步古今的文字藝術形態,只有漢字系統才能與美學藝術規律溝通關係,產生書法藝術種類,世界上其他文字除了狹小固定的表達思維意義無此藝術功能意義,說明漢字象形系統高度契合了人類心理與感情舒張的演變規律,漢字書法藝術從甲骨文上已充分體現了它的美學價值與精神蘊涵。

那漢文化的缺陷性在什麼地方?也恰恰在它的系統性與成熟性。

系統完備的漢文字系統從先天條件上就訓導了漢族人口的整體平面思維定勢,凡事先有圓滿潛在預期,忽視局部獨立思維空間的線性自主運動,故漢族文化思維無論何時何地總強調大局全局觀念第一,個體線性思維空間被隱藏其內屈居第二,出現整體思想長期覆蓋局部思考的思維慣勢,卻絕少出現局部擴張成面甚至覆蓋整體更新的現象,這一特點在歷代王朝更替的歷史現象中非常突出,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王朝的更替都是通過第三種或第三方條件藉機乘勢實現的,因此大一統的文化與社會思維定勢並非僅起源於秦漢時期,至少已在夏商周朝代已經形成。

二是文字系統的科學性在便利漢族人口走向凝聚共同體的過程中,也將漢族人口的思維依賴性強烈地固定在漢文系統中,許多漢族學生學習外語的枯燥與困擾因素也恰恰在漢文系統的環境依賴性將漢族人口的語言稟賦從前置社會條件中已基本固定,儘管出現少數成員語言多種並用的現象,那已經是整體平面思維定勢中溢出了一條線性思維運動空間的訓導結果,絕大多數漢族人口都會被牢牢固定在漢文系統的思維路徑定勢上穩居常態便利社會意識凝聚與文化發展同向而進。

三是完美的漢文符號藝術在薰陶漢族人口精神世界的同時,也容易在默移潛化中將人口的精神脈動方向象遇到血栓一樣被堵塞,時間一久,思維懈憊,樂於習慣,失去變動力量,安於守成,內傷頻出,外動不力,這是中國歷史上漢民族災難深重的根本深層文化思維原因,也是漢文化與漢民族極易出現危機的第一內因,所謂禍起簫牆。

因此,檢視歷史教訓,必須始終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交流互動,才有利於強化漢文化在內外交流伏水而變中不斷催生新的變革動力與前進生機。

2017.12.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