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神權政體


以色列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神權政體



以色列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神權政體


拾落穗的律法:為什麼地主不被允許將所有收成都收走呢?


以色列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神權政體


要了解這是怎樣一個社會,最好的經文之一是《申命記》15章。在這裡,我們讀到兩節經文,乍一看它們之間好像存在某種張力。11節說,“既然在地上必有窮人存在,所以我吩咐你說:‘你總要向你地上的困苦和貧窮的兄弟大伸援助之手。’”

在這之前,我們讀到:

“在你中間必沒有窮人,因為在耶和華你的神賜給你作產業的地上,耶和華必大大賜福給你。只要你留心聽從耶和華你的神的話,謹守遵行我今日吩咐你的一切誡命。(申15:4—5)”

儘管看上去好像矛盾,但實際上並不是。圍繞4節和5節的內容是一套被稱為shemitta的律法,它來自於希伯來文“釋放”一詞。在這一章起始,我們讀到:

“每七年的最後一年,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方式是這樣:債主都要把借給鄰舍的一切豁免了,不可向鄰舍和兄弟追討,因為耶和華的豁免年已經宣告了。(申15:1—2)”

這裡命令要讓任何負債的以色列人,在每個第七年的時候都應該得到債務豁免。這項律法不僅要求債主不再索債,而且還讓債主歸還所有為抵債而收取的抵押物。抵押物一般是一塊土地,債主用這塊土地的收成來抵債。2這條豁免律法是一項強有力而且很具體的公共政策,其目的就是挪去造成貧困的主要因素,即長期的、沉重的債務。

接下來在7—11節中,聖經使用了很多希伯來文的強調句式,在英語中只能用許多副詞來表達,比如說“大大地”(第4節),“完全地”(第5節),“隨意地”(第8節)和“慷慨地”(第10節),大聲疾呼人們給予並且幫助窮人,直到他們不再缺乏。

但是,在耶和華你的神賜給你的地上,無論哪一座城裡,在你中間如果有一個窮人,又是你的兄弟,你對這窮苦的兄弟不可硬著心腸,也不可袖手不理。你一定要向他伸手,照著他缺乏的借給他,補足他的缺乏。(申15:7—8)

窮人獲得的不只是一種象徵性的“施捨”。相反,我們要借錢給他、幫助他,讓他完全脫離貧困。向窮人施行的慷慨之舉,只能在這人不再缺乏以及可以自食其力時才能停止。現在我們才理解這段經文為什麼會說“在你們中間沒有窮人”了。上帝對窮人關切極深,因此他賜下許多律法給以色列,如果得到施行,就可以完全消除一切永久性的貧困階層。


以色列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神權政體



除了豁免律法之外,以色列還有“拾落穗”(gleaning)律法。地主不能將他們田間所有的穀物收成拾取淨盡。他們必須留一些讓窮人自己去拾取(利19:9—10;23:22)。換言之,他們必須自願地限制他們的盈利行為。但是,拾落穗一般不被稱為慈善之舉。它讓窮人可以不倚靠別人的憐憫而自食其力。但是在另一方面,《申命記》23:24—25也保護地主不因有人過度拾取麥穗而受虧損。聖經沒有任何階級偏見,絕非把富人視為惡人,而看窮人總是有美德的。

如果我們把積極慷慨的要求和這裡對謀利和財產使用的限制結合起來,就不難理解上帝為什麼會說“你們中間不會有窮人”了。這並不等於說不再有人繼續陷入貧困。但是,如果全以色列社會全心遵守上帝的律法,他們中間就不會有持續性的、長期的貧困現象。

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以色列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神權政體。

今天已經沒有這樣的政體了。我們一直主張的觀點是,舊約中的一切誡命都仍有某種效力,但在應用上要特別謹慎。例如拾落穗的律法。我沒有聽說過誰相信聖經要求基督徒把舊約的拾落穗法用在美國社會中。但拾落穗法向我們顯明瞭上帝對我們的社會關係所存的旨意是怎樣的呢?

為什麼地主不被允許將所有收成都收走呢?上帝不希望他們從土地裡榨取全部利潤,然後以為藉著捐獻,自己就盡到了促進整個社區福祉的責任。拾落穗法讓窮人可以自食其力——不是藉著接受施捨,而是藉著他們在土地上的勞作。


以色列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神權政體



今天的商業僱主可以怎樣遵守同樣的原則呢?他們不應該藉著向消費者制定最高價格並支付工人最低工資,從生意中榨取最大化的利潤。相反,他們應該願意支付高工資並制定低價格。這實際上是在與僱工、消費者以及他們周圍的社區分享企業的利潤。這樣做總能建立起一種更有活力、更強大的社區。一個政府應該怎樣遵循拾落穗的原則呢?政府可以優先實施那些鼓勵努力工作和自力更生,而不是讓人產生依賴性的方案。

另外一個例子是保羅如何把《出埃及記》16:18應用在《哥林多後書》8章。在曠野,上帝用嗎哪供應以色列人的物質需要,人們要早上起來收取嗎哪。雖然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有能力拾取嗎哪,但所有的嗎哪都是公平分佈的,人們可以按需取用,使得無人收取太多,也無人收取太少(出16:16—18)。

任何私自囤積的嗎哪都要腐壞,變成腐臭、充滿蛆蟲的東西(出16:19—21)。

在《哥林多後書》8:13—15,保羅將此解釋為我們在使用上帝所賜物質供應時應當遵守的一條原則。他將我們的金錢比作嗎哪。保羅教導說,我們擁有的金錢是上帝的恩賜,正如嗎哪是上帝給曠野中以色列人的恩賜一樣。


以色列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神權政體


內容選編自:《慷慨的正義》

《慷慨的正義》是美國的提摩太·凱勒所著的書籍,由上海三聯於2015年5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