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善與惡集於一身

曾於裡

注:本文有輕微劇透

10月22日下午,電影《少年的你》片方突然宣佈定檔10月25日全國公映。這一定檔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預售票房勢如破竹。此時距離影片原定的6月27日上映日期已經過去了近4個月。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少年的你》海報

兩年前,曾國祥的導演處女作《七月與安生》一鳴驚人;兩年後由原班團隊再度打造的《少年的你》,是流量巨擘易烊千璽的銀幕首秀,萬眾矚目。固然當時的撤檔令人感到遺憾,此次的突然定檔也讓它擁有了極高的爆發力,映前7小時37分,預售總票房已破億元,市場前景可觀。

殘酷青春與現實基因

《少年的你》是一部殘酷青春題材的電影,涉及了敏感的校園欺凌議題,因此整個定檔過程一波三折。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少年的你》劇照

我們總習慣於謳歌青春,提及青春,聯想到的都是美好、清純、明麗、白衣飄飄等形容詞。但青春不總是如此。米蘭·昆德拉就曾說,“青春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它是由穿著高筒靴和化妝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個舞臺,他們在舞臺上做作地說著他們記熟的話,說他們狂熱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話。”寫過不少殘酷青春小說的中國作家金仁順也如是談到她對青春的理解,“我看不出青春有多少美妙之處,相反,青春期就像莽林一樣,埋伏著陷阱和危機,充滿了暴力和死亡。一步行差踏錯,一生滿盤皆輸。”

青春的確如同莽林,它是少年與成人的過渡地帶,是孩童化與社會化的交叉口,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順利穿過莽林走向大道,也有一部分人會迷失其中或墜入泥淖。這是青春殘酷的一面。殘酷青春電影,主要是以寫實的手法,表現處於青春階段少男少女們的吶喊、彷徨、迷惘、痛苦、無措、慌亂,甚至也包括暴力、犯罪和死亡。

“殘酷青春”是華語青春電影一個非常重要的脈絡。從臺灣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1983),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到中國大陸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賈樟柯的《站臺》(2000),王小帥的《扁擔·姑娘》(1998)、《十七歲的單車》(2001)、《青紅》(2005)……這些大導演不約而同

關注青少年的生存狀態,以他們的殘酷成長反映轉折時代的陣痛,將社會、國家、時代緊密融入青春故事的講述。

當然,隨著時代變化與社會進步,講述青春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2013年趙薇執導的《致青春》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青春依舊殘酷,但青春拋開了社會、時代、歷史等重大議題的負荷,將關注點聚焦於青春內部的齟齬與裂變,凸顯了青春的主體性。之後的《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秘果》等,都是這一路數。

短時間內大量同質化的作品扎推,這一類殘酷青春電影也漸漸顯露其它的問題。除了套路化、狗血化(比如大多有墮胎、車禍情節)外,它的殘酷更近乎“為賦新詞強說愁”。殘酷與社會、時代無關,也因為離奇無法投射到普通觀眾身上,不具有現實意義和普世意義。如今,這種架空、狗血的青春故事已不受市場歡迎。

另外一種既突出青春主體性,同時也注入現實基因的殘酷青春敘事,成為新的創作趨向。它們雖沒有楊德昌、侯孝賢的電影有那麼強烈的歷史感,卻也以相對輕盈的方式紮根現實的土壤。比如去年上映的曹保平的《狗十三》《悲傷逆流成河》,今年3月上映的《過春天》,殘酷青春與現實困境相互交纏、難解難分。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悲傷逆流成河》劇照,易遙對欺凌者與圍觀者的控訴。

直指校園欺凌的《少年的你》,也在這一序列中。

“你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

《少年的你》改編自玖月晞的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陳念(周冬雨 飾)性格內向,是學校裡的優等生,努力複習、考上好大學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頭,卻因校園欺凌而陷入漩渦。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周冬雨飾演陳念

小北(易烊千璽 飾)是個小混混,輟學後便開始混跡街頭,日子渾渾噩噩,對生活失去信心。在一場霸凌中,陳念被迫與小北親嘴,從而相識。因為種種機緣,小北成了陳唸的保護者。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易烊千璽飾演小北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陳念與小北第一次見面的場景, 被迫親吻

只是小北保護陳唸的方式,除了默默守候外,也只能選擇“以暴制暴”。這並沒有根絕校園欺凌。在一次他人對陳念失控的欺凌後,意外的悲劇發生,兩個少年的命運由此發生改變。

校園欺凌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的顯性問題,其指涉的是,“在校學生之間發生的強勢一方對弱勢一方進行侮辱性身心攻擊,並通過重複實施或傳播,使受欺凌學生受到身心傷害的事件”。侮辱性的身心攻擊包括肢體欺凌、言語欺凌、關係欺凌(小團體的孤立和排擠)、網絡欺凌、性欺凌等。

在輿論中,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常常是混淆在一起的概念,實際上它們的指涉並不同,校園暴力是犯罪行為,校園欺凌往往只是失範行為,因此它更普遍,更隱蔽,更難以被發現,危害人群也更廣泛。有數據顯示,西方發達國家校園欺凌的發生率一般均在80%以上,而國內學者的調查數據顯示,國內校園欺凌發生率為33.36%。下文為了論述方便,一併將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統稱為校園欺凌。

青春電影一直不曾缺席這一主題的講述,比如巖井俊二的《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曾獲得戛納金棕櫚獎的《大象》,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科倫拜校園事件》,松隆子主演的《告白》,韓國電影《韓公主》等等。相較之下,大陸電影這一題材比較罕見。

《少年的你》的首要意義是,它較之於之前關注校園欺凌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更進一步,更全面、更深入也更尖銳地聚焦了校園欺凌。雖然正片中少了不少預告片中曾出現的涉嫌欺凌的片段,但單單就正片而言,尺度已經有極大的突破。肢體上的毆打,語言上的侮辱,行為上的排擠,網絡上的語言暴力等,均有很直接的呈現。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少年的你》更直接地呈現了校園欺凌

少年們的惡從何而來?或者這麼問,少年是如何成為欺凌者的?

一個孩子的個性發展,是家庭、學校、社會等一系列外在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家庭與學校對孩子個性有最直接影響。電影中的欺凌者魏萊(周也 飾)來自一個富裕家庭,長得漂亮,成績好,很受學生歡迎。但諸多細節也透露出,她的家庭對她要求極高,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所以她的復讀讓她父親一年都不跟她講話。正因為她在家庭中是被壓抑者/被欺凌者,在父母面前過於弱勢,所以到了學校,她便成了欺凌者,在欺凌他人的快感中消弭家中高壓、缺愛的不安全感。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漂亮的魏萊,是一個冷漠的欺凌者

這是欺凌者的一個普遍特徵。有研究數據指出,50%的施暴者來自有虐待行為的家庭。他們本身來自於一個充斥著冷漠、欺凌甚至暴力的家庭,從小就缺失了親情建構的安全感,這讓他們焦慮、恐慌,同時也可能對他人冷漠、敵視。

如果說家庭是防範校園欺凌的第一道關口,那麼學校是第二道,也是最重要的關口,因為學校是校園欺凌的發生地。《少年的你》對成績壓倒一切的教育體制提出隱晦的批評。電影大量橋段呈現出了高考前整個學校壓抑與雞血並存的狀態,人人都是高考機器上的一個螺絲,好像只要不影響高考,其他都可以暫時放在一邊。在高度功利化的教育體制下,成績是最重要的,對學生相關的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可能也沒有落到實處。校園一旦失守,校園欺凌便會蔓延開來。

那麼社會呢?那些口口聲聲說“你為什麼不告訴老師”“你為什麼不報警”的人,可能也恰恰忽略了,整個社會構建的反對校園欺凌的防護網依舊存在太多漏洞,有時告訴老師或報警了,並沒有發揮真正的效用。像電影中的老師和警察都以“高考要到了”而輕鬆放過了那些欺凌者,這加劇了她們對陳唸的欺凌。

《少年的你》在這一點的控訴上,有著極大的突破。在魏萊被害後,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帶到審訊室的陳念,與女警員言語對峙,她問懷孕的女警員,“你敢讓你孩子出生在這樣的世界嗎”(大意),讓女警員啞口無言。

據導演曾國祥說,他拍《少年的你》的起因是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女生被許多人按在地上,被扒光衣服、拳打腳踢,而站在一旁的人,卻無動於衷。他不僅想知道為什麼少年成為欺凌者,他也想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會是無動於衷的旁觀者。

因此,電影也以極大的篇幅關注了校園欺凌旁觀者這一群體——他們究竟在欺凌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他們有的協助,有的附和,更多人只是事不關己的圍觀。包括陳念也曾是一個圍觀者,在同學胡小蝶因被欺凌而跳樓自殺前,她問陳念,“她們一直欺負我,你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胡小蝶,因不堪欺凌而跳樓自殺

陳念沉默,胡小蝶自殺,而陳念也成了下一個被欺凌的對象。在她被欺凌後,對她有好感的男同學讓她忍一忍,馬上就高考了,他勸陳念“她(胡小蝶)是太懦弱,你不要被她們(欺凌者)所影響”。圍觀者的冷漠或許是出於自保,只是在無形中,他們也成了幫兇。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海報上“總有一個人是少年的你”看上去抒情,其實它可能是在問:在校園欺凌中,你扮演怎樣的角色?

“我和你不會,但他們是少年”

曾國祥是非常細膩的導演,《少年的你》將小北與陳念這兩個置身於“陰溝中”的少年,相互庇護、相互溫暖、相互拯救的愛情,拍得扣人心絃、催人淚下。周冬雨爆發了超越《七月與安生》的演技,易烊千璽與角色高度貼合,兩個人的許多對手戲都令人心疼。因為太少見了,這樣的愛與守護太少見了——如此純粹,如此強烈又如此無私。他們的“攻守同盟”幾乎都要騙過警察了,就像女警員說的,小北不至於為了陳念而背上殺人、強姦的罪名。

但鄭易(尹昉 飾)答道,“我和你不會,但他們是少年”。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警察鄭易

是的,他們是少年。少年的核心特徵,其實是散文家周楓描述的,“只有可貴的一腔蠻勇”。“沒有經驗,不明白後果,青春期的勇氣是無知賜予的禮物。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很容易‘愛你愛得要死’——沒有經過價值衡量的話,一句抄襲的俗套修辭,輕巧得無需對此話負責他才隨意出口。對‘死’不求甚解,他沒認識到人生語法上的錯用。青春敢於付出代價,在於它沒有付出過代價,無知加盲目,化合之物與勇氣非常相似……所謂乾淨的青春,指的是因毫無經驗而呈現的敞亮——它還沒有形成立體結構,所以沒有必然的自身陰影。”

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你被小北與陳唸的愛所感動,你被少年的美麗所感動,你也得正視,少年可以有多麼美麗,少年也可以有多麼邪惡。這句話很煞風景,但它赤裸地真實。

像白紙一樣純潔的少年,可能會有著超出大人想象的純粹與善良,也可能會有著超出大人認知的殘忍(聯想到剛剛發生的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童)。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在道德觀真正建立起來之前,孩子們可能被絕對的自我中心意識帶偏,也可能受到一個錯誤的道德權威代表人物影響,換句話說,此時的孩子是“無知”的。

正因為“無知”,所以少年會有一腔蠻勇,為愛無所顧忌,肆意揮灑;也正因為“無知”,所以少年沒有經驗,不明白後果,他們的作惡也不計代價,就像小說中寫道的,“他們不像成年人偽善,所以他們看不起誰,討厭誰,就光明正大表現出來,光明正大地欺壓他,嘲笑他,孤立他,打擊他”。

因此,當我們歌頌少年的美麗時,我們歌頌的很可能是因“無知”而呈現出的敞亮;當我們訝異於少年的殘忍與血腥時,少年或許還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因為他們這張白紙恰好最先被塗抹了暴力的顏色——他們邪惡得不自知。

電影中的少年,也由此讓觀眾覺得“矛盾”。高考前夕放孔明燈許願的那一張張美好的臉,在另外一個場合,他們是校園欺凌的冷漠圍觀者;在陳念這裡,小北是默默躲在身後的守護者,但在街頭上,他又可能成為信奉暴力的小混混……我們明明白白地為小北與陳唸的愛所打動,我們又切切實實地為那些欺凌者的惡所震驚。極善與極惡可能存乎一身,因為是少年的你啊。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這是保護陳唸的小北,一個至真至純的守護者

《少年的你》,善与恶集于一身

這是信奉街頭暴力的小北。這兩個小北,是同一個小北。

《少年的你》的意義,不僅僅是喚起公眾對於校園欺凌的認知——它不僅僅是一部社會問題電影,或許也在於它對“少年”的一次重新認識。小北與陳唸的相互守護也許會引來許多抒情,但且慢抒情,少年的你,可能有一張明媚的臉,也可能有一張邪惡的臉。看清我們的少年,認識他們的“無知”,讓愛與善先於惡抵達他們,才能引導他們走到正途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