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痣”色变?看看专家怎么说(三)

谈“痣”色变?看看专家怎么说(三)

痣出现异常就是变成黑色素瘤吗?

答:皮肤鳞状细胞癌是起源于角质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常由AK进展而来,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好发于头皮、面部、手背等光暴露部位,具有病因复杂、临床误诊率和恶性度高等特点。早期常表现为红色硬结,以后发展成疣状损害、浸润,常有溃疡、脓性分泌物、臭味。

鳞癌的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科医生根据视诊和病史做出的初步判断误诊率高,中国2002-2012年间报道的鳞癌确诊病例误诊率达29.81%。


黑素瘤能治好吗?

答:在亚洲人和有色人种中,约60%的黑色素瘤由黑色素痣恶变而来,因此正确鉴别良性黑色素痣与恶性黑色素瘤至关重要,然而在我国,人民对黑色素瘤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往往在就诊时就已进入晚期,出现肺、肝、脑等多处转移,属高危、极高危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5年生存率可低至仅10%。

相反,如果能够在疾病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患者则很有可能长期存活,5年生存率可达95%左右。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患者没有能够自查色素痣恶变的能力,而在中国医疗资源极为匮乏的现状下、相对于几乎人人都有的黑色素痣,现有的皮肤科医生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黑色素痣恶变的早期有效筛查需求。


哪些痣需要切除?

答:色素痣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病理检查。体积较大的(比如直径>2mm)、在容易摩擦部位的(比如手掌、足跖、粘膜、外阴、腹股沟等)、蓝痣、有恶变倾向的痣需要采用手术彻底切除,即预防性切除。

主要因为发生在足底、足趾以及手指、指甲下(如甲母痣)等部位的色素痣有一定几率发展为肢端黑色素瘤,该类型占中国黑色素瘤人群近半。

而发生在鼻腔、口腔、泌尿生殖道以及食管、小肠、直肠、肛管等消化道的黏膜黑色素瘤也是特有的一种黑色素瘤亚型,占中国黑色素瘤人群的近20%(欧美人群约占1%)。

先天性的胎痣要处理吗,巨痣会有生命危险吗?

答:先天性色素痣(CMN)很常见,新生儿发病率约1%,是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呈黑色或褐色,可伴或不伴毛发生长,是一种以良性为主的胎记。

但超过5%体表面积的先天性巨痣,国际报道巨痣恶变率约十万分之一,因此国际上推荐巨痣(有的学者称其为瘤前病变)应早期进行预防性切除并终身随访。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对中等大小或较小的CMN并不提倡常规进行预防性切除术,即便切除也不能100%去除恶变风险,因此,应正确认识CMN并保持乐观心态,遵医嘱谨慎进行长期随访。

总之,CMN的治疗应当综合病损面积、部位、恶变风险、患者及家庭的心理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

切痣会留疤吗,都要植皮吗?

答:较小的痣切除后进行美容缝合,一般疤痕不大明显,术后再配合抗疤痕处理则效果更佳。

中等大小的痣常常使用局部皮瓣转移进行修复,达到良好的形态和伤口修复。

面积较大则可分次切除,先切除部分病损,待周围正常皮肤适当延展再进行下次手术,一般可以间隔3-6月,期间还可以配合皮肤牵张器、外扩张器等促进皮肤的延展。

面积再大的痣若分次切除也难以切干净,或者实在无法关闭创面,则要进行植皮修复,或使用周围皮下埋置扩张器,通过 3-6月的缓慢注射扩张皮肤,再将扩出的皮肤用以覆盖痣切除后产生的创面,从而使修复后的皮肤质地、颜色与邻近皮肤基本一致。

分次切除会不会复发、病变?

答:一次性完整切除或分次切除术是国际上广泛用于治疗CMN的方法,需将皮损切除干净并达足够深度(甚至深达筋膜),CMN切除术后复发报道极少。

根据文献综述,对于中等大小以上面积的CMN,采用分次切除术或一次性切除后植皮、转移皮瓣等修复术均可降低黑素瘤的发生率,两种术式对CMN复发率没有影响。

分次切除术(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手术)可减少器官变形移位的风险,有利于患者外形和功能修复,最适合直径5-8cm(或相似比例的儿童CMN)的CMN治疗。


切痣后病理显示不典型增生,是不是就是恶变了,怎么办?

答:重度不典型增生色素痣(DN)的恶变率为万分之一,伴切缘阳性应行再次切除术以防复发和恶变。

但良性和中度DN即便是采取刮除活检后出现刮除不尽或切缘阳性,其复发率也极低,均约为3%,对良性的和轻中度DN切缘阳性的色素痣进行再次切除(扩大至切缘2-5mm)的必要性并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