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音響,那將軍給幾萬大軍訓話能聽見嗎?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看過古裝電視劇的朋友應該見過這個畫面:大軍出發在即,將軍站在隊伍最前面打氣或訓話,場面特別隆重,下面的幾萬甚至幾十萬士兵專心聆聽,時不時全軍一起喊口號。那麼問題來了,古代又沒有話筒、音響,他們真的能聽見將軍說的話?還別說,他們真能。

古代沒有音響,那將軍給幾萬大軍訓話能聽見嗎?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首先,古代的將領們都有自己的親兵或督戰團,就站在將領的身邊,其實他們還有一個工作,當將軍的“秘書”。任務是把將軍說的話,各自傳達給後面的士兵,將軍說一句,他們就跟著重複一句。

畢竟那麼大的規模,誰的嗓子也不可能穿透整個場地,再者,將軍們也不會那麼不顧影響地扯著喉嚨喊,實在不體面,身邊的親信們就成了傳話官。

古代沒有音響,那將軍給幾萬大軍訓話能聽見嗎?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其次,大將軍其實並沒有說太多話,一般以口號和鼓勵大家的話為主。我們都知道,刀劍無眼,上了戰場誰也不敢說能平安回來,所以出發前的大會是非常緊張的,所有士兵都全神貫注。

前面的人只要開始喊口號了,他們馬上就會跟上,就算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也沒關係。至於電視劇裡面那種全軍同一秒喊出同樣的口號,基本是不可能的。

古代沒有音響,那將軍給幾萬大軍訓話能聽見嗎?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而且大家都知道,這種大會是為了戰前激勵大家的自信心,那時候為了得個好兆頭,將領還會拋銅錢看正反,如果是正面,就代表他們必勝。其實有幾個人看得見銅錢的正反面呢?

無論是哪一面,都會告訴大家是“正面”,所有士兵就開始歡呼,增加自己的氣勢。將軍就會在上面喊:“天佑我軍,我軍必勝!”這種口號,目的是為大家打氣。

古代沒有音響,那將軍給幾萬大軍訓話能聽見嗎?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最後,用“旗語”和“鼓聲”。開大會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全場是非常安靜的,還可以靠人傳話,但打起仗來,場面非常混亂,哪裡聽得清命令,這時候旗和鼓發揮了優勢。

古代沒有音響,那將軍給幾萬大軍訓話能聽見嗎?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在中國古代,我們有帥旗、將旗、認軍旗等,按照各方所屬分不同顏色,出征的士兵按照自己所屬的隊伍跟旗走,旗語還要配合擊鼓的聲音,旗舉則擊鼓進軍,旗掩則息鼓待令,旗揮則鳴金退軍,所以古代打仗才不會一窩蜂亂竄。聽鼓聲、看旗語,士兵們就能快速反應過來該幹什麼。

當年的士兵,都專門被訓練過聽鼓聲,《吳子》記載:“一鼓整頓兵器,二鼓練習列陣,三鼓吃飯,四鼓檢查,五鼓列陣。”可見根本不需要大將軍發話,聽鼓聲就能安排好大家該乾的事情。

古代沒有音響,那將軍給幾萬大軍訓話能聽見嗎?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這就是為什麼古代沒有音響的時候,幾萬士兵還能聽見將軍說話的原因了。直到科技發達的今天,旗語都還被各國運用,比如艦艇之間,白天用旗語通訊,晚上用燈光通訊。通常兩國軍艦在海上相遇了,還會用鳴笛聲打招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