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家庭的5則黃金法則,值得所有家庭學習

提到猶太人,大家腦海中首先冒出“有錢”、“聰明”等字眼,而其實他們還有一特點,那就是“教育”。

他們的教育是世界上公認的成功,從小就注重家庭教育,所以才會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出色的科學家。

在家庭教育上,他們有6條黃金法則,或許對我們有幫助。

猶太家庭的5則黃金法則,值得所有家庭學習

1、重視閱讀,尤其是經典文學

猶太人的人均閱讀量是6本,居世界最高,這跟從小要求他們看書離不開。

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會在聖經上滴蜂蜜,然後讓他們舔,告訴他們書是甜蜜的,希望他們愛上看書。

在孩子很小時候,就開始背誦《聖經》和《塔木德》。

他們愛惜書的程度令人驚訝,一本書若是壞了就一直修補,直到修補不了。

任何書籍他們都不會丟掉,即使是攻擊他們的書一樣保存下來。

所以,讓孩子愛上看書首先就要他們尊重書籍,再為他們選購好書,他們的書店到處可見,而且地位很高。

由此可見,他們的智慧有一半來自於閱讀。

猶太家庭的5則黃金法則,值得所有家庭學習

2、注重財商教育

猶太人非常會賺錢是真的,他們會利用一分一秒的時間賺錢,真正把時間就是金錢認識的很徹底。

有個故事相信你聽過:

猶太人賣豆子賣不出去時,就加水讓它長成豆芽,豆芽賣不出去就等它長大當豆苗賣,豆苗賣不出去時,就當做盆景養起來。

所以他們會努力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也不難奇怪他們被問路時也會收取費用。

因為從小他們就被灌輸“財商”教育,自己為別人服務了就可以收取費用,時間就是金錢。

他們8歲左右,就要通過做家務來賺錢,因此他們的賺錢慾望是從小就深入骨子裡了。

看看他們的財商教育表:

  • 3歲:父母開始教孩子辨認硬幣和紙幣
  • 4歲:孩子要學會簡單的計算
  • 5歲:讓孩子知道錢幣可以購買的東西、錢是怎樣來的
  • 7歲:看懂價格標籤,培養“錢能換物”的觀念
  • 8歲:教他們去打工賺錢,把錢儲存在銀行裡
  • 9歲:孩子要能制定一週的支出計劃,購物時知道要比較價格
  • 10歲:懂得每週省下一點錢,以備大筆開支之需
  • 12歲:看穿廣告包裝的假象,設定並執行2周以上的開銷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的術語

所以,他們有錢一點也不奇怪。

猶太家庭的5則黃金法則,值得所有家庭學習

3、每天都要思考

猶太格言:智者切面包時,估算十次方才動刀;倘若換成愚者,即使切了十下也不會估算一下。

所以,他們認為聰明的人都是會思考的,愚笨的人懶得思考。

猶太孩子下課時常被父母問,“你又提問題了嗎?”

猶太孩子在課堂上經常拋出一連串的問題給老師,例如為什麼是這樣的,為什麼不是那樣的?老師我可以這樣解題嗎?我覺得還能這麼做。

他們敢於質疑權威,就為了得到最正確的答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猶太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都很有耐心地回答,這與我們中國家庭的不同,中國父母常常會說“你哪來這麼多問題”、“跟你說了你也不懂”、“問你爸爸去”等等。

所以,這就是差距。

猶太家庭的5則黃金法則,值得所有家庭學習

4、鼓勵孩子獨立

猶太人相信,要想讓孩子成為富豪,就要早些讓他學會獨立。他們很推崇個人的獨立精神。

如果孩子不獨立,伸手向家裡要這個要那個,就不會進取,不會思考怎樣讓自己度過難關,這樣的孩子很難成功。

所以,你會在以色列的餐廳經常看到,一歲的孩子自己獨自吃牛排。

父母認為他們自己能獨立完成,而孩子也被父母信任,所以他們從小獨立性就很強。

猶太家庭的5則黃金法則,值得所有家庭學習

5、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

在他們幼兒時期,不會過早讓他們接受知識,而是讓他們玩,釋放天性,挖掘他們的興趣。

在他們看來,興趣是一種能力,能極大地激發孩子的熱情。

畢加索小時候在課堂上不好好上課,喜歡畫畫,還故意給老師畫,後來老師教家長到學校溝通。

父親並沒有訓斥他,而是認真地問他真的喜歡畫畫嗎?得到畢加索肯定地回答後,就將他送去了專業的繪畫學校,在那裡畢加索的專注程度遠遠超過普通學生,才成為了後來舉世聞名的畫家。

所以,找到孩子的興趣,他就成功一半了。

猶太家庭的5則黃金法則,值得所有家庭學習

可以說,這5則黃金法則已經貫徹到了猶太人的每一個家庭,而且世代流傳。

就像有的家族為什麼能長盛不衰,因為家風,世代驚醒後人,猶太人也一樣。

他們在家庭教育方面,一直傳承著良好的教育理念,所以人才輩出,就拿諾貝爾獎來說,人口600萬,就已經出了12位諾貝爾獎。

一個人優秀的民族不是沒道理的。

這5個教育黃金法則,同樣也適用於任何一個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