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2019年10月14日,最新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公佈獲獎名單,三位經濟學家共同摘得桂冠。他們分別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巴納吉、杜芙諾,以及來自哈佛大學的邁克爾·克默。

消息一出,有一本書立即上了熱搜,那是巴納吉和杜芙諾於2011年出版的《貧窮的本質》。該書討論的是全世界都關心的貧困問題,曾被《金融時報》評為當年最佳商業圖書。

論資歷,三人在越老越吃香的經濟學界談不上重量級。巴納吉與克默都是六十歲不到,杜芙諾作為巴納吉的妻子,今年才47歲。她和丈夫也有幸成為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歷史上第一對同時獲獎的夫婦。

三人獲獎在學術界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覺得,這屆諾貝爾經濟獎的含金量不高,好像沒有什麼激動人心的研究問世。巴納吉夫婦擅長的領域是田野考察,他們並不屬於那種整天坐在書齋裡,只跟數學公式和統計數據打交道的經濟學家。兩人常年深入各個發展中國家,對當地人進行採訪和調查,其中的成果之一,就是這本《貧窮的本質》。

貧窮是全世界關注的話題,為什麼有些人一輩子掙脫不了貧窮,有些人卻取得了成功?《貧窮的本質》給出了怎樣的答案呢?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1/5 貧窮的本質

在《貧窮的本質》一開頭,作者就討論了一個富有爭議的話題:我們該不該對貧窮國家進行援助。

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富國有責任援助窮國。哪怕僅僅是出於道義,發達國家也應致力於改善落後國家的經濟狀況。畢竟,實現人類共同繁榮,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也是國際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過,這一觀點正遭受越拉越多的質疑,有學者指出,援助非但無法改變窮國的命運,還可能適得其反,成為一個善意的詛咒。每年國際社會給窮國撥去的大量援助款,不是進入貪官汙吏的口袋,就是被浪費掉,總之根本沒有得到有效利用。更有甚者,一旦養成了對援助的依賴,窮人就會寄希望於天上掉餡餅,反而會變得越來越懶惰。

乍一聽,這種說法好像很有道理,現實中也不乏類似的例子,但這是否能成為我們停止援助窮人的理由呢?為此,《貧窮的本質》的作者給我們舉了某非洲國家的例子。

當地有個農民世代務農,他的生活非常貧窮。後來,慈善組織給他提供了免費的化肥。農民將化肥投入生產,獲得了比過去多20幾倍的收成。從此以後,這位農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看起來,國際援助的確改善了他的處境。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但也有人對這個故事給出了相反的解讀。既然化肥那麼有用,農民在當初為何不用自己有限的資金去買一點點,然後用這些化肥來提高田地的收成,再用收成所得的進項購買更多化肥呢?如此循環往復,農田的收成就會越來越高,農民遲早有一天會脫貧致富。從這個意義上說,給予農民大量援助就不是最優的解決方案,因為這等於遏制了他們持續奮鬥的努力。

他們說的有沒有道理?很多人會贊同,因為它似乎很符合發家致富的原理。你用最初的投入,換來一點點回報,然後用這筆回報繼續投入,換來更多的回報,久而久之,你的邊際收益將呈遞增態勢,從而實現一個讓財富不斷增長的良性循環,即系統動力學裡所謂的“增強迴路”。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很遺憾,這個假設雖然在邏輯上很誘人,但在現實中,尤其在廣大貧困地區並不成立。原因就在於,要形成所謂財富增長的“增強迴路”,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的,脫離了這些條件,實現財富增長無異於痴人說夢。這恰恰是很多沉溺於理論推演,卻忽視現實的人常犯的毛病。

2/5 我們對窮人的偏見

脫離現實空談理論的另一個結果,是我們對窮人生活的無知。

還是以國際援助為例。一方認為,給予窮人適當的補助能夠激發他們的勞動潛能,因為貧窮會使人“知恥而後勇”。而反對者則堅持,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一次性把補貼花光,下次再申請新的補貼,對窮人可能是最划算的,既然有免費的午餐,何必還要奮鬥呢?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兩個結論分別基於兩個相反的假設,一派把窮人看成是富有上進心的人,另一派則把他們視為懶惰且善於投機取巧的人。可惜在複雜的現實世界,這些假設都沒有太強的說服力。

在《貧窮的本質》一書裡,作者舉了大量生動的例子,以反駁我們對窮人的固有偏見。

比方說,我們很多人都認為,窮人吃不飽,經常在捱餓。但事實上,作者對18個國家的窮人狀況進行了調查,發現食品消費只佔農村極度貧困人口總消費的36%—79%,占城市貧困人口總消費的53%—74%。在80年代的印度,最貧困人群的食物開銷佔日常總開銷的比例,竟然和富人相差無幾。很顯然,窮人並沒有把錢都花在填飽肚子上。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那麼,窮人的錢都花在哪兒了呢?其實和我們大家一樣,很多都花在了一些看上去“沒用”的地方。比如,哪怕窮人稍微有了點錢,他們就可能為自己買一臺電視機,或者買一些特別的食物,例如高糖高熱量的零食。想想我們為什麼要看電視,為什麼要吃零食?無非是為了緩解壓力,要麼就是給生活添加一點點樂趣。人和人之間並沒有本質區別。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除了日常的娛樂消費,作者還發現,很多農村地區的貧困家庭會把不少錢花在慶典上。尤其是宗教和婚禮,哪怕最貧窮的家庭,也會拿出相當一部分積蓄籌辦一場宗教儀式或者女兒的婚禮。你可能覺得,既然他們那麼貧窮,幹嘛還要如此鋪張浪費呢?實際上,正如城裡人想通過盛大的婚禮彰顯身份地位一樣,貧窮的農民也需要這些富有儀式感的活動提高他們的尊嚴與生活樂趣。窮人和富人,在這種內在訴求上是一致的。

還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認為,窮人都喜歡免費的東西。但只要你讀了上面內容的就知道,窮人的追求也是豐富多彩的。作者還舉了個例子,為了讓熱帶地區的貧民免遭瘧疾的侵襲,慈善機構給他們發放了很多免費的蚊帳。但結果呢?當地人把這些蚊帳當做婚紗使用,玩得不亦樂乎!他們並非不知道蚊帳的作用,只想把它用在他們認為更有價值的地方。

不過,對窮人最嚴重的偏見恐怕是,他們消極懶散,聽天由命,缺乏創業精神。所以發家致富與他們無緣,真的是這樣嗎?

3/5 創業維艱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裡,創業精神總是與馬雲、喬布斯這些商界精英聯繫在一起。其實,創業根本不是什麼高大上的事情。無論多麼普通,多麼貧窮的人,都會有創業的衝動。在我們身邊,就有千千萬萬平凡的創業者。而在貧困地區,創業可能是一個人改善窮苦境地的唯一途徑。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但是在這些地方創業並不容易,眾所周知,創業是需要一筆啟動資金的。而很多窮人甚至連給自己買三輪車的錢也湊不出來,還談什麼發家致富呢?

有鑑於此,印度政府曾鼓勵一些私人機構向窮人提供小額貸款,以幫助他們實現致富夢想。一時間,眾多小額貸款機構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作者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貧窮無法扼殺人們的創業精神,在偏遠的鄉村地區,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尋找各種賺錢的機會,他們並不缺乏商人的勤勉和對機會的嗅覺。那麼,是否給他們一定的啟動資金,這些人就能夠創業成功了呢?

結果依然讓人大失所望,很多人不願意接受小額貸款,即使接受了,他們有能力做的,也僅限於開一家雜貨店或者擺個地攤什麼的,這些生意通常賺不了多少錢,卻需要非常辛苦的付出。即便你把生意做成了,收入也不會顯著提高,充其量只能一輩子在你的小生意裡面打轉。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貧困地區有很多類似的創業故事,你不能說窮人懶散,他們和你我一樣起早貪黑,每天為夢想而努力。然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卻無法實現財富的增長,終其一生受制於狹窄的格局中,是他們不夠努力嗎?是他們不夠聰明嗎?都不是。

為此,書中還舉了個成功的例子,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浙江省紹興市,有一個名叫徐愛華的女孩。她的父母都是農民,家裡很窮,她所在的村子曾送她去當地的服裝設計學院培訓一年。培訓結束後,徐愛華賦閒在家,但她是個很有商業頭腦的人,她決定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教授給別人。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就這樣,徐愛華招收了大約100名學生,依靠收學徒賺來的學費,她買了一臺二手縫紉機。最終,她將最優秀的八位學生留下,開了一家服裝店。起初他們都在徐愛華的家裡工作,但漸漸地,生意越來越大。到1991年的時候,徐愛華已經擁有60臺自動縫紉機和一家大型的服裝加工廠。創業八年來,徐愛華實現了每年70%的增長率。

國際訂單接踵而至,不少世界級的時裝品牌都找到了徐愛華,委託她的企業為他們生產衣服。就這樣,徐愛華的生意風生水起,她在成功的道路上高歌猛進,成為了浙江省工商界的一位風雲人物。

徐愛華的故事非常勵志,在改革開放初期,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作為中國人,我們對此並不陌生。問題來了,同樣是出身貧寒,為什麼徐愛華成功了,而那些印度的農民卻沒有呢?

4/5 成功的條件

很顯然,我們不能將原因簡單地歸結為創業者的素質。其實在任何地方,都不乏徐愛華這樣的商業天才,但決定他們成功的因素遠遠不止這一項。

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要產生財富持續增長的“增強迴路”,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的,我們從徐愛華身上看看有哪些條件。

在徐愛華創業初期,她曾經招收了100位學徒,並通過長期的實踐與培訓,篩選出最符合要求的八位,成為她服裝廠的早期員工。事實上,光是培訓這100個人,就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在今天看來,培養100位普通技工一點也不稀奇,但我們不妨設想一下,那是在怎樣的前提下?倘若這100個人都是文盲呢?倘若他們對現代技術沒有過任何接觸呢?也許你仍舊可以教會他們如何做衣服,但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卻要多得多。

為什麼呢?如果這些學徒普遍接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能夠讀書寫字和簡單的計算,你就可以給他們授課,在黑板上寫板書,併發放統一的教材,讓學徒們在空閒時閱讀,如此一來,傳授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相反,如果你教的人連字也不識,你只能手把手示範給他們看,給他們畫圖樣,做動作,直到所有人學會為止。

在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中,工人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產的效率,因為這裡需要大量的說明書與流程圖,某些高級流水線甚至還需要英文。這也是中國製造崛起的原因。中國的基礎教育為我們提供了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大軍,也為徐愛華的服裝事業提供了大量優質的勞動力。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而隨著事業的發展,徐愛華可以藉助的東西就更多了。比如,當工廠越來越大時,她就需要專門的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營銷人員。當成衣的產量達到上百萬件時,她還得有專人負責完善供應鏈的建設。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加入,而徐愛華所處的紹興市,由於地處中國經濟最繁華的長三角地區,則為她提供了大量類似的人才。

最後,光有高素質的勞動隊伍,沒有完善的交通網絡與通訊設施,徐愛華的產品就無法快速運抵一線大城市,她也很難從那裡招攬高端人才。而所有這些,加上徐愛華的企業家精神,共同構成了她接下國際大單的基礎。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也只有在這時候,徐愛華的事業才算開啟了真正的“增強迴路”,隨著企業生產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優質資源向徐愛華的工廠集聚,這些資源包括高素質的人才,先進的設備,大量的金融資本和相應的配套設施。而資源的優化又進一步促進了企業競爭力的優化,最終形成了一個持續增長的過程。

由此可見,要實現財富增長,光憑一兩個點的努力是無法實現的。關鍵就在於,得在一兩個點的基礎上得形成集聚效應與增長槓桿,否則發展就無從談起。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開頭那個非洲農民的故事,想讓他脫貧致富,不是單靠多給一點化肥就能夠解決的,更不能寄希望於這位農民的精打細算或者企業家精神,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5/5 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

我們今天談論了關於貧窮的話題。現實一再告訴我們,貧窮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或者國際社會提供的援助不夠多。而是一個人所處的環境,能否將他的潛能徹底發揮出來。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為什麼貧困地區的人即使創業,甚至有無數人創業,卻仍然擺脫不了貧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這些地區的市場是高度分散的,這種分散限制了市場規模與相應的分工,使得窮人很難組織起有效的生產,當你的分工處於低水平階段時,你幾乎不可能擁有專業化的技能,很容易就被人給替代掉。

其次,市場分散無法帶來資源的共享。在徐愛華的故事中,她的企業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的優秀勞動力。當高素質的勞動力在一起時,能夠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生產的技能。這就是知識的溢出效應,它可以帶動生產能力的整體提升,用今天流行的一句話說就是,和厲害的人在一起,你想不厲害都難。但是在貧困地區,由於人們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創業者很難享受到類似的溢出效應。

如果說溢出效應帶來了生產技能的提升,那麼聚集效應則決定了市場的潛力和容納程度。市場規模,不僅是由消費者和生產者的人數所決定的,更是由他們的連接關係所決定的。當生產要素流向使用效率較高的地方,並且不斷加速這個過程,集聚效應就形成了。集聚效應有利於產生大企業,也有助於催生更加精細化的專業分工,從而為更多平凡人提供就業和創業的機會。

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貧窮?

在一個分散化的市場中,即便有大量的參與者,由於沒有溢出效應與集聚效應,也就難以培育出發達的產業鏈。這也是為什麼,同為人口大國的中國和印度,中國能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而印度卻沒有獲得相似的地位。

總之,貧窮不僅是窮人的問題,也不僅是富人的問題,它可能是你我的共同問題。想要讓更多的人走出貧窮的泥沼,抽象的理論,廉價的同情或者有限的援助,都只是杯水車薪,它本質上需要從政府到市場的共同作用,讓更多的窮人參與到這個繁榮體系的建設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