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賺一百!農村老夫妻十二小時做上百斤豆腐,因味美半小時售光


在豫北道口鎮軍呂莊村有一對做了三十多年豆腐的老夫妻,他們做的豆腐因味道鮮美而上了縣裡大酒店的餐桌上,這道菜被稱為“道口豆腐”,在當地它的名氣僅次於“道口燒雞”。張貴良今年63歲,孩子們都在外地打工,家裡只剩下他們夫婦兩人,日常的工作就是做傳統豆腐。圖為每天下午四點鐘,張貴良把50斤磨好的黃豆放進大鍋內進行蒸煮。

與張貴良同齡的妻子站在凳子上不停地攪拌著豆粉。自打結婚起,她就和老張做豆腐,一晃三十年多年過去了,每天都在上著“夜班”,第二天愛人去賣豆腐時,她還負責黃豆用水泡上,等到下午再用粉碎機打成面。

剛稀釋磨好的豆渣漿,需要用開水按一定的比例稀釋,再把稀釋好的豆渣漿倒入的網布中空水,空出來的就是豆漿,豆渣會被人賣走餵豬。

豆漿放鍋內需要再進行3小時熬製,期間豆漿開了後就可以直接喝;3小時後關火,等溫度降下來後就可以挑出一張張的豆腐皮了。老張兩口子為使做出來的豆腐好吃,每鍋只挑出10張豆腐皮,這個工作由妻子負責。

接下來的工作需要把火加大,等豆腐再次煮開後把火關小,等待7個小時後豆腐就變成了豆腐腦。第二天凌晨兩點,老張開始用勺子把滷水放倒入鍋內輕輕攪拌,豆腐腦慢慢凝固,這就是大家常聽道的“滷水點豆腐”。

然後,張貴良把凝固的豆腐腦放進專用的木製容器內,再壓上在3塊50斤重的石頭,把水擠壓幹,這一過程需要兩個小時。

凌晨五點,豆腐做好了,歷時十二小時。夫妻倆很默契地把100斤豆腐抬到電動三輪上,張貴良穿上外套準備出發,妻子則把另外50斤黃豆泡水裡,以備下午再做豆腐用。

張貴良去賣豆腐的途中天還不亮,他需要騎行幾十分鐘到縣城一個大的小區前叫賣,三十年日復一日,無論春夏秋冬,天天如此。

縣城裡最大的小區住人較多,小區不讓外人進,張貴良把車子停在離大門近的地方,他的一聲吆喝引了不少老客戶,豆腐皮10元1張,豆腐2元1斤,在短短的半小時內銷售一空。張貴良說,他們兩口子年紀大了,每天只能做出上百斤豆腐,除去成本後能掙一百塊,一月三千元的收入他很知足,夠他們兩口日常開銷了,他平日裡最大的愛好就是吃著自己做的豆腐皮,再喝上一小杯酒,一天因忙而很充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