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草王坝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大山深处。半个世纪前,全村900多号人就靠一口老井打水喝。井水浑浊,难以入口。村里的女孩纷纷往外嫁,男娃成了光棍。

村里的老支书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以血肉之躯劈山修渠,就为了让大家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他们历时36年,终于在悬崖上开凿出一条近十公里长的水渠。从山下看,水渠就像悬在天上,所以又被称为“天渠”“大发渠”。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在悬崖绝壁上修筑的“天渠”

他要从“天上”引水

草王坝村过去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贫穷的根子就是缺水。由于缺水,这里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粗硬难咽的苞谷沙饭是当地人常年的主食。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要想吃大米饭,大年三十才有米汤喝。

1958年,23岁的黄大发被领导看中,成为草王坝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村里一个女人死了丈夫,女人要离开草王坝远嫁外乡。作为大队长,他其实是挽留过那位亡夫的女人的,希望她留在草王坝。可人家说:“你是大队长,我嫁到你们草王坝后,连口干净水都没有喝过。我还算年轻,我这一辈子富日子没想过,但我想喝口干净水还是要的,所以你就别劝我了。”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黄大发无言以对。那天,他看着远去的女人离开草王坝、走出大山的那一刻,心头十分忧伤和悲切,心想:啥时候能让草王坝的女人留住,让村上的人喝上干净水呢?

草王坝的前面是太阳山,后面是太阴山,太阴山再往后就有条水量丰沛的螺丝河。螺丝河的地势高出我们草王坝许多,等于在他们头顶的天上……黄大发就是要从“天上”想办法,把螺丝河的水引到草王坝。

1959年,面对大山,黄大发立下誓言。为了让村民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就要开山凿渠,把螺丝河的水引到草王坝,这样才能种稻子。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黄大发带领村民修渠

用竹竿丈量水渠的走向

开山修渠对于村民来说困难可想而知。比如测量螺丝河到草王坝的水源与流泾之间的落差,也就是说,20多里的石渠,蜿蜒曲折,穿峰过岩,如何保证水能在 20 多里的渠道里越走越畅,一直流到草王坝。这里面的学问太多、太深。黄大发他们哪儿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嘛!当时他和村里的年轻人就靠几根竹竿,在山上山下来回地比画着,凭眼睛测量,一竿一竿地往前行……

徐开伦是黄大发开山修渠的得力干将之一,他们又是亲戚。在距水源地几十米的地方,他和黄大发看见一个山洞后,异常兴奋地往里钻。后来徐开伦告诉我,当时他们修渠,开工前半年就是吃住在此洞内。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央视对此事的报道

点了炸药没动静,他一个人去查看

打隧道的战斗开始后,黄大发其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大山腹部对穿一条“沟沟”,对不准的话,将是何等荒谬与失败啊!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黄大发

黄大发组织了左右两支队伍,在山体的两个不同位置,向对立的同一个方向一起开始凿山打洞……

尽管当时公社也穷得叮当响,但草王坝修水渠的精神实在可贵,就给批了限量使用的炸药以及8000元现金支持。

黄大发披衣卷裤,来回在山体的两端又奔跑又嚷嚷。瞧他那神情,实在有些滑稽,但谁也不敢笑出声,因为山洞里的一声爆炸响起,地动山摇。这是好的情况,坏的情况是炸药点了没动静!没动静是最可怕的——这个时候,你不知是继续等待,还是去试探着看看是否真的是哑弹。是哑弹,你得赶紧重新点燃;不是哑弹,你怎敢去探试和瞅一眼呢!

“别动!都给我在原地等着!”每逢此时,黄大发会把他人远远地挡在身后,随手用厚棉衣将自己的头颅严严地裹了个结实,便独自朝山洞里走……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水渠所在地势都非常陡峭

“不能去呀!危险——大发!”“拉住他!快拉住他呀!”这当口,老人喊,女人哭,男人们冲上前……但他们都被黄大发呵斥住:“谁敢过来一步!”

村民们屏住呼吸,按住胸口,目不转睛地瞅着黄大发的身影走进漆黑的山洞,直至消失。没有一点儿声音。山上的鸟儿,草丛里的野鸡,都小心翼翼地伏在原地静候山洞内的每一丝声音……

“轰隆——”山洞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股冲鼻的硝烟随即喷出……

“大发!”“黄大发!”“支书——”“黄支书——”爆炸声未落,村民们此起彼伏的喊声将爆炸余声掩得严严实实。

黄大发终于出声了:“我又没有死,你们哭嚷个啥嘛!”他像一根刚入灶门又被弹出来的木树段,全身冒着烟尘,只有两只眼睛闪动着出现在村民们面前。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悬崖绝壁下的石渠

他累倒了,村民把他抬出山洞他不让

黄大发又一次活了过来。山洞再一次向纵深凿进了十几米。黄大发更紧张与关心的是:两头儿打洞,会不会各打各的,最后擦肩而过,失之千里?这当口,黄大发真的急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这边瞅几眼,觉得不对劲儿,再往那边看一眼,更觉不对劲儿。到底哪儿不对劲儿,黄大发自己也弄不明白毛病出在何处。最简单也是最管用的办法,是把耳朵贴在最前沿的石头上,静听对面的山里有没有凿岩的声音……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修好的水渠凝聚着黄大发伴生的精力

在山洞向纵深凿进的日子里,黄大发的压力愈发增加,到了数十天中天天夜不能眠的地步。他终于倒下了……村民们将其抬出洞穴。但他又大闹,说谁再抬他出洞,他就跳崖!他那犟脾气,干得出来!杨春发朝青年突击队员挥挥手,说:“任他性子吧。”

黄大发又进了洞,没日没夜地待在洞里。在洞里他伏在石壁上只做一件事:直起耳朵,贴在刚刚凿过的石头上听声音——听山那边的声音。山那边的声音没有。山那边的声音很小很小。山那边的声音突然变大了,变得可以清晰地听到“叮当——叮当——”的凿锤声……猛然间,黄大发像醒来的睡狮,一跃而起,跳得老高!

“通了!要通啦!”他冲出山洞,双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然后张开双臂,向大山的深谷高喊着,如醉汉一般,如疯子一般。“通啦!通啦!我们打通啦——”先是男人喊,后是女人喊,再后来是全体草王坝人喊。那声音真叫震耳欲聋,惊天动地!

山洞通了,但是他们辛苦半年打通了隧道却发现,螺丝河的水根本过不来!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黄大发和村民精力了无数次失败

很多村民放弃了,说,草王坝人吃不上白米饭,这就是命!我们认了!但是黄大发不认命,他说:“共产党让我们翻身做了主人,让我入了党,做了生产大队队长,我不能没有一点责任心、使命感。我心疼和不舍的是村里的女孩子一个个往外嫁,男娃们一个个都成了光棍!我不能再让这样的事继续下去,不能!”

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1995年,这条总长近10公里,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悬崖的“生命渠”终于通水了。清凌凌的河水第一次流进草王坝村,给村民带来了幸福的希望。黄大发带领村民奋斗了整整36年,终于实现了当初立下的誓言!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修渠引水,终于让村民种上了稻子

2017年4月25日,中宣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还曾获得“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贵州省“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文/改编自《高地——“时代楷模”报告文学精选》

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村民靠人工挖凿,耗时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