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公爵是一種身份、待遇和榮耀,它是清朝異姓功臣所能得到的最高地位。清朝時,宗室、異姓功臣、外藩的爵位有極大不同。宗室、外藩可以封王,異姓功臣卻沒有王爵。

唯一的破例是乾隆年間的福康安,以外姓封郡王。從級別而言,公爵屬於超品。清朝有九品官職,超品意味著級別待遇均高於正一品官員。


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如一品官員退休後,每年退休俸祿是180兩白銀。而公爵退休後,每年可享受800兩白銀的退休金。雙方之間,幾乎樣樣不同。

這種差距,自然有許多人想要得到公爵身份。可是在清朝爵位制度中,想要成為公爵,需要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才有機會獲得。


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清朝異姓功臣爵位制度起源於努爾哈赤時期,中間糅雜了八旗制度、明朝武將稱謂制度,甚至有隋朝五等爵位制度,十分混雜,分封標準也時有變更。

直到乾隆年間,清朝異姓功臣爵位制度才逐漸完善,正式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的區分。在輕車都尉以上的爵位,又有一、二、三等的區別,具體可以看下面這張圖。


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雲騎尉是清朝功臣爵位的基本計算單位。跟過去朝代不同,清朝分封爵位時,並非直接升降,而是由一套完整的計算方式。軍功是提拔標準。如果一個一等伯爵憑軍功獲得一個雲騎尉,就是一等伯爵兼雲騎尉。

如果一等伯爵獲得兩個雲騎尉,就是三等公爵。這種依靠軍功依次遞加的封爵方式,有利於激勵官員奮勇向前,多立戰功。這種提拔制度根基極深,即便皇帝也不可輕易打破。


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福康安自幼受乾隆喜愛,年幼時曾被帶入皇宮親自撫養。按照清朝慣例,一般只有皇子才會被帶到皇宮撫養,即便是皇孫也極少被帶入皇宮。

當年乾隆被康熙帶入皇宮親自撫養後,宮裡傳出康熙是看中乾隆這個皇孫,才打算立雍正當皇帝的說法。而福康安連皇族都不是,可見乾隆對他的關係,關係極為特殊。


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可是,乾隆再寵愛福康安,也不能直接將他提拔到公爵的位置。福康安也立有戰功,他參加過平定大小金川戰役,出兵廓爾喀。這兩場戰役都被乾隆立為“十全武功”中,可見戰役規模。

而且,福康安大多擔任主要統帥,級別夠大,軍功夠多。乾隆六十年,雲貴地區爆發叛亂。福康安正月領兵,十二月便抓住叛亂首領。這些軍功,都是乾隆加封福康安公爵的理由。


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有提拔必然有降爵。清朝功臣爵位雖然是世襲,卻跟鐵帽子王那樣的世襲罔替不同,功臣爵位傳承時會依次降低。可畢竟是世襲職位,按照《大清會典》記載,如果官員承襲父祖封爵,後來又以軍功得到爵位的話,可以合併一爵承襲。

對於那些父祖有功勳的官員而言,想要得到公爵身份,無疑更有利。清朝公爵中,八旗官員佔多數,也跟這個因素有關。因為八旗官員不少祖輩都是開國功臣,有功勳可以繼承。


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福康安能夠被封為公爵,同樣離不開父親傅恆是一等忠勇公爵位的身份。當然,能夠被分封為公爵的,並非只有八旗官員,也有漢人大臣。

比如雍正時期的嶽鍾琪,嘉慶年間的孫士毅,都曾以軍功加封公爵。因為異姓功臣爵位制度,本身就是為了滿族和蒙古族以外的功臣設立,不可能排除漢人大臣。


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不過,在清朝“首崇滿洲”的政策下,對漢人大臣封爵,確實有影響。曾國藩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他在清朝風雨飄搖,半壁江山淪為人手時組練軍隊,力挽狂瀾,最後只是被封為侯爵。

而且,在分封功臣時,雖然制度的影響極大,但皇帝意見同樣重要。皇帝如果不同意,再大的功勳也無法得到相應爵位。在和平年代,能夠立下功勳的機會,本來就比較少。皇帝派哪個大臣去,實際很重要。


清朝“公爵”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公爵?


福康安能這麼快升爵,也是因為乾隆皇帝經常把重要任務交給他處理。必要時,皇帝也可打破制度。福康安本來沒有機會封王,乾隆還是為他加封郡王。

總結而言,清朝的時候,想要獲得公爵身份,除了功勞足夠,還要保證得到皇帝信任,當然如果父祖有爵位,也是一個很好的加分項。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