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制,衡量標準繁雜,超佔“腦內存”,史話清朝貨幣——“銀兩”

清代銀兩形制,成色的繁雜

清代是中國銀錠鑄造和發展的鼎盛時期,由於地域不同,鑄造工藝流程不同,各地銀錠的器型各異、形式多樣、名稱繁多,封建地域色彩濃厚,流通狀況極為複雜。清政府對制錢的鑄造有統一規定,但對銀兩的鑄造卻沒有標準,以致在全國各個地區,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銀兩流通市場的混亂局面。清代各省都設有鑄造銀兩的官營爐座,而且也允許私營爐座鑄造銀錠,因為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這就造成全國範圍內銀兩的重量、成色各不相同。

形制,衡量標準繁雜,超佔“腦內存”,史話清朝貨幣——“銀兩”

一,形制

清朝銀錠品種繁多,主要有元寶、中錠、小錠、碎銀等幾種流通形式。因澆鑄時範中殘留有氣體的原因,銀錠底部大都留有不規則的氣體空洞,俗稱"蜂窩"。蜂窩的深淺和色澤是當時人們鑑定真假和成色的依據之一。因白銀容易氧化,所以銀錠表面常被一層黑色和灰白色的氧化銀所覆蓋。

1.元寶

元寶又稱"寶銀"、"馬蹄銀",形狀類似馬蹄,一般每錠重五十兩左右。清代早期元寶,具有弧首朿腰的特徵,呈現錠面內凹、拱身。兩端上翹、周邊微突的現象。至乾隆中晚期,銀錠的形制因流通區域的不同而開始各異。北方承襲元寶錠的形狀,南方演變成方形的銀錠。元寶銀多用於大額支付。元寶一般重量在1800克左右。

2.中錠

中錠稱為"小元寶",每錠重約十兩。主要是以四川地區的圓形銀錠和湖南、廣東、廣西的砝碼銀錠為代表。四川銀錠,錠面凹陷,中心有一凸起圓點,一般無絲紋底部蜂窩明顯。砝碼銀錠是清朝時產生的一種新銀錠形制.

3.小錠

小錠,又稱"錁子"、"小錁",形似饅頭,重一兩至四兩。如《紅樓夢》第四二回描述:"說著,便抽開系子,掏出兩個筆錠如意的錁子來與他瞧。"

4.碎銀

碎銀,即散碎銀,又稱"滴珠"、"福珠"、"粒銀"等,重量不等,大多重一兩以下。沒有規則的形狀,錠面微凹並有絲紋。

形制,衡量標準繁雜,超佔“腦內存”,史話清朝貨幣——“銀兩”

二,成色和重量

清代的銀兩有實銀和虛銀之分。實銀即實物,凡市面上所流通的銀兩,無論其名稱、形式、大小、重量以及成色如何,只要是實銀,即稱"實銀兩"。虛銀是僅作為記賬單位和清算標準,實際支付時則需折算成實銀。作為實銀的價值符號,當時人們只規定虛銀的名稱重量和成色,並按照當地的習慣規定其行用方法,可以說是中央、地方政府或商民所公認的一種通行標準銀。

成色,指銀錠中所含純銀的比例,通常以每一千份中所佔的份數來表示

成色詞最早見於《大明律・倉庫》:"凡收受諸色課程,變賣物貨,起解金銀,須要足色。如成色不及分數,提調官吏、人匠,各答四十。"

按照成色劃分,清代銀兩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為純銀,成色為100%二為足銀,也稱"十足銀"、"十寶銀",實際成色為99%;三為紋銀,成色接近94%;四為標準銀。在眾多的元寶銀中以江西的"方寶"成色最足。"今之國課而言所用總稱元寶紋銀,然各省各式…其銀色十足十成者,江西方寶為最"。

紋銀是官方法定的銀兩標準成色,源於康熙年間,屬虛銀中最早的一種、成色約為九三五點三七四,即每一千兩紋銀含有九三五點三七四兩純銀。凡各地實際鑄造銀兩的成色比足銀、紋銀高的,在各地間銀兩互相換算時總是以紋銀為基礎,實際收付換算中要增加一定比數,這就是交易中的術語叫"申水",一般習慣上是每百炳紋銀鬚申水六兩等於足銀。除紋銀外,清代使用較多的虛銀還有上海的九八規元、漢口的洋例銀、天津的行化銀等。

在商品交易中,白銀是以重量來計算其價值,屬稱量貨幣,貨幣單位是兩",重量標準是"平",即以平碼名稱表示的計算單位,商家收入和支出銀兩時,都設置天平,用標準砝碼,以示公平準確,兩不相虧,因而稱為"平碼"。因銀兩成色、重量的不同,平碼分為庫平(官方)、漕平(漕運)、關平(海關)市平(各地市場通用)等標準。鄭觀應在《盛世危言・鑄銀》中寫道:(紋銀)用之於市肆,則耗損頻多,有加耗,有貼費,有減水,有折色;有庫平、湘平之異,漕平、規平之殊。"這種情況使得實際交易十分複雜,也使流通形成潛阻,造成流通不足的狀況。

形制,衡量標準繁雜,超佔“腦內存”,史話清朝貨幣——“銀兩”

庫平是清政府徵收租稅、出納銀兩所用的衡量標準。訂立於康熙年間,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度支部擬訂統一度量制度,規定以庫平為權衡標準,庫平兩相當於37.301克的十足紋銀。

漕平是徵收漕銀的衡量標準。歷代的漕糧,到清時改以白銀徵收。此衡量標準後為民間所採用,但各地標準不ー。

關平,又稱"關銀"、"海關兩",清朝中後期海關所使用的一種記賬貨幣單位。初時,清代海關征收進出口稅銀時無統一的標準,各地實際流通的銀兩成色、重量和名稱極不一致,折算困難。為方便中外商人交易,遂以對外貿易習慣使用的司馬平"(廣平),取其一兩作為關平的標準單位。關平一兩的虛設重量為583.3英釐,或37.7495克。

據民國初年不完全統計,各地的寶銀名稱、成色和重量達100多種。即使同是標準銀兩,各地的兌換率也不一致。如海關銀和庫平銀是全國通用的標準銀兩但各地兌換率極不統一。通過以上描述不難看出,清朝的銀兩制度是一種很落後的貨幣稱量制度,除不方便攜帶之外,還往往容易損耗,各種銀兩的成色和重量不統一導致難以一致通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