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營市位於山東省北部、渤海西南岸,介於北緯36°55′~38°10′,東經118°07 ′~119°10′之間。東、北兩面臨渤海,西與濱州市毗鄰,南與淄博市、濰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縱距123千米,東西最大橫距74千米,總面積8243平方千米,轄東營、河口、墾利3個區,廣饒、利津2個縣,常住人口215.46萬(2017年底數據)。

東營是一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後李文化時期,境內南部地區即有人類的足跡。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時期,都有人類在這裡生產生活、繁衍生息。

夏朝時期,境內南部屬古青州、北部屬古兗州。商朝時期,南部屬古營州、北部屬古兗州。另據史料記載,公元前522年,齊國大夫晏嬰曾在這裡對齊景公說:“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說的是,從傳說中的五帝時期到方國林立的商朝,東營市境當時已成陸部分及周邊區域先後屬於爽鳩氏、季萴氏、逢伯陵、薄姑氏的領地,西周初年起則成為齊太公姜尚的封地。

西周至戰國時期,東營境內已成陸部分均屬齊國。西漢時期,東營市境分屬千乘郡和齊郡。漢高祖六年(前201)在東營南部首置廣饒縣,屬齊郡。今東營市境南部分屬2郡5縣,即齊郡的廣饒縣、鉅定縣、利縣;千乘郡的千乘縣、琅槐縣。市境西北部當時已成陸地區分屬千乘郡的漯沃縣、蓼城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廣饒一度被列為侯國,旋恢復為縣。王莽新朝時期,改千乘郡為建信郡,今東營市境均屬之,南部為千乘縣、琅槐縣地,西北部為施武(蓼城縣改)、延亭縣(漯沃縣改,後復置漯沃縣)地。

東漢初期沿襲西漢郡縣格局。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千乘郡改為千乘國,次年仍改為千乘郡。漢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復置千乘國。漢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國為樂安國,今東營市境當時成陸區域均屬樂安國。南部置利、益、博昌3縣(廣饒、鉅定、琅槐3縣廢),西北部置蓼城縣(漯沃縣廢)。漢質帝本初元年(146),改樂安國為樂安郡。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置樂陵郡,割漯沃縣故地屬之。

三國時期,今東營市境分屬魏國青州樂安國博昌、利縣、蓼城縣和冀州樂陵國漯沃縣。西晉時,市境南部復置廣饒縣,屬齊國。西北部分屬冀州樂陵國漯沃縣和青州樂安國蓼城縣。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市境先後為後趙、前燕、後燕、前秦、北魏等國屬地,行政建置基本未變,分屬青州齊郡和樂安郡、冀州樂陵郡。

隋朝初期罷郡存州,實行州縣兩級行政,隋文帝開皇三年(583)移千乘縣於廣饒故城,屬青州。開皇十六年(596)廢漯沃縣置蒲臺縣,屬棣州,蒲臺縣所轄永利鎮位於今利津、墾利兩縣區的西南部。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復改州為郡。青州改為北海郡,棣州改為渤海郡,今東營市境分屬之。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唐朝復改郡縣制為州縣制,又在州縣之上設“道”,今東營市境南部屬河南道乘州千乘縣;西部屬河北道棣州渤海縣、蒲臺縣。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廢乘州,市境南部屬河南道青州千乘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改青州為北海郡,屬河南道。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北海郡仍改為青州。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改道為軍,青州屬平盧節度使領轄。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罷軍使,複稱州,市境南部為青州千乘縣;北部為棣州渤海縣。宋太宗淳化五年(994),於青州置鎮海軍。宋太宗至道三年(997),罷軍置路。今廣饒縣境屬京東東路青州千乘縣;利津縣地先屬河北路,後屬河北東路濱州渤海縣。南宋初期,宋金約定以黃河為界,市境均為南宋之地。高宗建炎二年(1128),南宋東京留守杜充為阻金兵,於開封掘開黃河大堤,形成大改道,黃河由泗水進入淮河,形成徐淮流路。東營市境均納入金朝版圖。此間,偽齊劉豫歷時7年開挖小清河,形成自濟南到渤海的運河,由此形成了後來黃河尾閭洪水南泛的邊界。至今小清河故道兩岸土壤結構大相徑庭,其南部為山前沖積平原,北部則為黃河沖積平原。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金朝統一北方後,仿宋制,實行路、州(府)、縣三級行政。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改千乘縣為樂安縣,屬山東東路益都府。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1)以永利鎮升置利津縣,屬山東東路濱州。元朝統一中國後,首設行省,今東營市境南部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府樂安縣,西部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濱州利津縣。明朝廢除行省,設置直隸區和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州、縣。市境南部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樂安縣,西北部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南府濱州利津縣。清朝實行省、府(直隸州)、縣(散州)三級行政,市境南部屬山東省青州府樂安縣;西北部屬山東省濟南府濱州利津縣和沾化縣(局部);中西部少許地區屬青州府博興縣、濟南府濱州蒲臺縣。雍正十二年(1734),利津縣、蒲臺縣、沾化縣改屬山東省武定府。

利津古八景

海門春浪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津曉渡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西閣晴暉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明樓月色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嶽宇秋風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黌舍鐘聲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古井甘泉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聖水靈池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1913年廢府實行省、道、縣三級。今東營市境南部屬山東省膠東道樂安縣;1914年,民國政府改定全國重複縣名,樂安縣更名為廣饒縣;1915年改屬淄青道;1927年廢道,直屬山東省。西北部初屬山東省岱北道利津縣、沾化縣;1915年改屬濟南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西部部分地區屬山東省博興縣、蒲臺縣,東南部少許村莊屬山東省壽光縣。1938年,東營地區大部淪陷於侵華日軍,境內政權割據分立,政區不統一。中共領導的清河區先後在小清河北部設立廣北縣、墾利縣、沾化縣等,同時在今東營市境周邊地區設立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四邊縣、廣(饒)博(興)蒲(臺)三邊縣、蒲(臺)利(津)濱(縣)三邊縣、沾(化)利(津)濱(縣)三邊縣等,分屬清東、清中、墾區等專署。1944年春,清河區與冀魯邊區合併後,以上各縣均屬渤海區。同年8月中旬利津縣全境解放,亦屬渤海區。1945年8月,渤海區決定撤銷益壽臨廣四邊縣和廣北縣建制,恢復廣饒縣。隨之,今東營市全境解放,廣饒、利津、墾利三縣均屬渤海區。

尹蔡古建的原貌,位於廣饒縣廣饒街道尹蔡村,始建於清末,曾與棲霞牟氏莊園、惠民魏氏莊園並稱山東三大莊園。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今東營市境南部屬渤海區清河專員公署,北部屬渤海區墾利專員公署。1950年5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渤海行政區,對原轄專區進行調整,今東營市全境隸屬惠民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同年10月,惠民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惠民區專員公署,其隸屬關係及轄區不變。1958年,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1961年,惠民地區與淄博市分設,今東營市全境隸屬惠民專區。

1961年4月16日,國家石油工業部華北石油勘探處32120鑽井隊在廣饒縣東營村(今東營市東營區文匯街道東營社區,該村名據說來自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指揮的一場跨海東征)打出一口參數井——華8井,獲得日產8.1噸的工業油流,揭開了東營地區石油會戰的序幕。1965年3月,為服務勝利油田開發建設,中共惠民地委、惠民專員公署分別在油田基地成立了中共東營工委、東營辦事處;1967年2月,東營工委、辦事處停止辦公;1970年3月恢復工作,直到東營市成立後的1983年11月,該機構正式撤銷。東營辦事處的成立,讓東營這個名字由村名變成了縣級派出機構的名稱,進一步擴大了其在山東省和全國石油系統的影響力,為後來東營市的命名打下了基礎。

1983年10月,東營市建立,初設東營、牛莊、河口3個區,廣饒、利津、墾利3個縣;共轄3個鎮、55個人民公社,1780個生產大隊。1984年撤社改鄉、撤隊改村。1987年6月,牛莊區與東營區合併為東營區。2016年6月,國務批准墾利撤縣設區,東營市形成目前的三區二縣格局。

(作者為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黃河口地域文化研究學者、資深媒體人)配圖來自網絡,由東營微城市編輯。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延伸閱讀:

利津古八景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利津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古濟水與黃河交替孕育的神奇息壤。四瀆之首的黃河兩度經利津入海。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今濮陽境內)決口,河行千乘(利津古地名)達800餘年,形成了以利津為頂點的古代黃河三角洲。公元893年黃河改道北流,大清河接替黃河在利津入海。清咸豐五年河決銅瓦廂,黃河改道東北穿運河,奪大清河道再次由利津入渤海。目前,利津是黃河入海的前哨。“以一壤之地納千里之洪波,狀如仰釜,最稱險要”便是對利津30公里狹窄河道的生動描述。

利津縣建縣800餘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既有遠古陸地,又有黃河新生淤地,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有以“鳳凰城、鐵門關、東津渡”為代表的歷史人文遺址,以黃河險工、黃河堤防、黃河故道等為代表的黃河雄奇風光,以紅地毯、蘆葦蕩、檉柳林為代表的黃河口最美溼地,以利津水煎包、黃河故道鮮魚湯為代表的地方美食,以黃河口剪紙、羅布麻茶、農家老粗布為代表的特色旅遊產品,年輕與古老相得益彰,生態與文化交相輝映。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利津舊時美景都被湮沒在歷史長河裡,而最常被利津人念起的景象之一便是“利津古八景”。

東津曉渡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利津老城東門謂“觀瀾門”,取其登高望遠,觀大河建瓴直下,波濤洶湧澎湃之意。出東門半里餘,即是聲名遠播的東津渡,因地在東關,當地人習慣為“東關渡口”。古時人們依河而居,有河有水的地方則水草豐盛,人丁興旺,時日已久,便也市井繁華,自成一方熱土。東津渡建於何年何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遠在金明昌初年,章宗完顏璟就矚目這方希望之地,破格將東津渡旁的永利鎮,升格為縣。既然升格,乾脆叫“永利縣”好了,時人為何獨獨鍾情於“津”字呢?東津渡名氣使然。

其後數百年,直至明清時期,東津渡仍可謂大清河下游最繁忙的渡口之一。昔日東門外,渡口旁,建有龍王廟、大王廟和戲樓,店鋪櫛比,商旅彙集,車馬競渡,熱鬧繁華,利津儼然一都會。順河“東達青萊,北連山海,煙景迷離。”為魯北地區漕運、鹽運的重要通道。“東津曉渡”被邑宰鄉賢一致推舉為利津八大景觀之首。從明成化年間利津教諭章忠的《東津曉渡》詩中,可以想見當年東津渡繁華迷人景象:津河環帶碧流長,舟子清晨渡口忙。縹緲雲邊人競渡,汪洋浪裡棹輕揚。尋常盪漾沉波月,來往棲遲向曉霜。幸際政平方繫纜,行人猶似喚漁郎。

清末“黃河奪清”後,渡口一度受到影響,但直到民國初期,東津渡仍岸高水深,水量充沛,可停靠數百石的大船。有“朝發洛口港,暮到利津城”之說。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東津渡成為清河軍區和冀魯邊軍區聯繫的通道。1947年7月,陳毅、張雲逸等率華東軍區機關就是在這裡渡過黃河,轉戰西去,故又有“英雄渡”的美譽。新中國成立後,這裡一直是渡口兼碼頭。但隨著黃河的不斷淤積,河床抬高,水量逐年減少,河運功能喪失。

上世紀末,利津黃河公路大橋在東津渡南側拔地而起,宛如長虹臥波,天塹變通途。今古渡兩側,白楊蔽日,垂柳依依,花團錦簇,綠草如氈。仰望大橋高塔入雲,鐵索穿空,看遠方煙波浩淼,如夢如幻,聽大河濤聲轟然有韻。佇立岸邊,思古追今,情趣盎然。現已成為居民休閒好去處,利津新景觀。

西閣晴暉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利津四門當中,出東門為水路,而其他三門均為旱路。而西門“朝京門”可以稱為利津縣的迎賓門,上級重要官員到利津巡視,本地官吏豪紳都要列隊到西門外迎接,而本縣紳士到州府公幹也由西門而出。西門外、大道旁、古樹下,每日都要上演喜迎惜別的情景劇。明萬曆年間利津知縣周大年修甕城,加固城池,其他翁城都為偏門,獨西門為正門,可一窺東西大街全貌。城牆之上建有4角樓,12敵樓,西城牆之上巍然屹立5座敵樓,可見其倚重。門外官道三條,迤邐而去,一條通蒲臺、一條通武定府、一條通達京津。而西門之上的兩座城樓,恰似雙子座,比肩而立,勢衝雲天。加之西牆之上角樓、敵樓、城垛、蔚為大觀。登樓遠眺,四方景緻盡收眼底。落日餘暉,夕陽返照,餘霞散綺,城樓鍍滿五彩霞光,巍巍城閣愈顯生動,令人盤桓,不捨離去。西閣晴暉,為八景之一,章忠詩云:西閣孤高倚翠巔,等閒登眺趣無邊。陽光暗淡將晡景,鳥陣縱橫欲暮天。畫棟影隨殘照燦,朱簾色映落霞鮮。恨無指劍揮戈手,幾欲回轅興浩然。

明樓月色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明樓,即駐鶴樓。昔縣衙公署在老城西北隅,大門寬敞宏偉,大門之上建有譙樓,名曰“駐鶴樓”。城內民居時多卑隘,獨此樓高聳天際,勢吞海島。月明之夜,樓披皎色,與街道兩旁商鋪酒肆中若隱若現的燈光,互相輝映,相映成趣,增添了小城的韻味。明朝後期門樓傾圮,清順治年間重修,後屢有修葺。民國17年(1939年),縣長翦青芝在駐鶴樓舊址上建“中山亭”。1944年利津解放後,將中山亭改建為烈士亭,1946年6月落成。1969年7月渤海灣發生地震時,烈士亭倒塌。其後改建為燈光體育場。

舊景不復存,但從章忠《明樓月色》詩中,仍能品讀昔時之境:百尺危樓宿構成,收來月色十分明。晶光掩映欄杆碧,嵐氣依稀瑣闥清。極目望中海嶼小,豁情登處鬥牛橫。南樓乘興思庾亮,更屬何人獨擅名?

嶽宇秋風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嶽宇,即城北關天齊廟,又稱東嶽廟。

天齊廟是一座道教廟。相傳泰山神東嶽大帝是掌管人間貧富貴賤、生老病死的神仙,又名“天齊神”。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封泰山神為天齊王,於是,為泰山神修廟的風氣在各地興起。

位於城北關的天齊廟山門高大,殿宇輝煌,方圓廣袤,十分壯觀。寺院坐北朝南,前為山門,門內有鍾、鼓二樓及雄偉壯觀的天齊殿。殿內供有神像,除東嶽大帝外,還有天齊娘娘、菩薩、四大天王等;東廊房北端有月下坐老像,過去求婚男女均到此叩拜;正殿的東側有子孫娘娘殿,是求子處。舊時,天齊廟的香火很盛,每年秋季有廟會,人山人海,熱門非凡。廟內則香菸繚繞,鐘鼓悠揚,磬聲迴盪,求神拜佛的“信男善女”絡繹不絕。

昔時廟宇臺基高崇,古樹參天,一派森嚴。廟簷之上串有銅鈴,微風吹動,即有清越之響聲,望去豁然開朗。康熙新志記載,時人多憩此納涼,後古樹被颶風摧斷,此景不復存焉。

明朝舉人趙鑑作有《利津八景》詩,其《岳廟秋風》詩曰:岱廟層層貌象幽,鈴聲動處豁塵眸。松椿夾道蒼還翠,禽鳥依人去復留。雲鎖空庭嵐氣溼,露凝荒砌玉光浮。就中佳致吟難盡,疑是蓬萊一小洲。

黌舍鐘聲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黌舍,即古學堂,學宮,指利津文廟。坐落在庠門首迤北,坐北朝南,規模宏大。初為元朝至元年間縣尹高謙亨建,後經元明清三朝14次擴建修葺,成為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築群。建有欞星門、泮池、“萬世宗師”坊,影牆上方鐫刻“萬仞宮牆”4個大字,主體建築為大成殿和明倫堂等。學宮東南隅有一鐘樓,名“鳴鯨樓”,臺高修丈,架鐘其上,清曉鐘聲嘹亮,士子賴以警覺,全城能聞其聲。順治年間鳴鯨樓倒塌,知縣許養高曾移鍾於城西伏廣廟。民國年間文廟西廡一度改為學校,而後屢遭駐軍騷擾,日漸頹廢,日偽時期即成空廟。解放後曾用做酒店釀酒。至1986年全部拆除。

清康熙年間利津知縣李應甲曾有《利津八景》等詩作傳世。《黌舍鐘聲》詩曰:長夜一醒塵土夢,曉鍾何事隔牆聞?聖賢原有棲身處,不在聲傳只在君。

海門春浪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海門即鐵門關,在大清河入海口處,遺址在今汀羅鎮前關村。金朝設立鐵門關,歷經元明清時期,盛極一時,勝景迷人。尤其春潮泛波,浪捲雲飛,雲海相連,襟帶於利津之左,最為巨觀。

有金以來,大清河河門通暢,南北商船自渤海駛入河口,在此處卸載裝鹽。海篷南運,河帆西行,鐵門關乃漕舸經泊處,漸漸成為槽運、海運的咽喉要地,設立關隘,派兵把守,規格不斷提升。至明洪武年間,置海防同知衙門,設千戶所,歸武定兵備道管轄。

康乾間,永阜大鹽場冠蓋山東,他處積鹽滯銷,這裡河運通暢,停泊此處的鹽船以百千艘計,河岸碼頭上裝卸貨物的號子聲不絕於耳。大清河中的鹽船,一年要裝載五十多萬包食鹽,運往魯、豫、皖、蘇六十六州縣,發自鐵門關的運鹽船隊,最遠銷地可抵達亳州、阜陽、蚌埠、淮南。船隊在大清河口集結,列檣蔽空,桅杆林立,看上去就像是城郭一般。各地商賈流連往返,晉徽二省之鹽商鹺賈亦紛沓而至,鐵門關裡既有民區又有官防,客店貨棧、茶坊酒肆,戲樓廟宇,當鋪藥店,公廨兵營、鱗次櫛比,逐漸向城外拓展,順河有路,住家逾千戶,大街交叉兩條,一條北去腰莊,一條西渡汀河。

黃河奪大清河而來,災禍驟降,從此海嘯河患連連不斷,永阜鹽場淹毀過半,鐵門關頻遭洪流損毀。清光緒後,黃河一年數決,到光緒十二年,鐵門關被黃河水淹沒,後屢經水淹淤積,關址不復見於地上矣。沒有了永阜場,鐵門關精氣魂靈全無,沒有了大清河,鐵門關瞰河鎖浪皆空,實為大憾事也。張銓有詩嘆曰:“豐國場邊問舊營,前朝幾度設屯兵。至今明月荒城畔,鐵馬金戈夜有聲。”

關於鐵門關景觀,先人吟詠頗多,李應甲《海門春浪》詩曰:乘流鼓輯極滄溟,海漲春雲入望青。曉月忽開千樹眼,五山煙島廠東扃。

古井甘泉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官灶城有七十二井,據傳城內諸水皆鹹,惟獨城西南隅有一井清澈甘冽,時人賴以生存,被列為利津一景。

官灶城,也稱“禁垣”,其實就是國家的大鹽場。舊時鹽業由國家統一經營,不允許普通百姓染指,固有“民不侵灶”之說。鹽,是人們離不開的生活日用品,銷售面廣,利潤大。據說古時利津最有錢的主,都是鹽場的老闆或鹽商。於是,有些人就打起了鹽的主意。張銓就有詩言:“鹽砣萬點亂山尖,海泛防兵歲歲添。一夜西人席捲去,陽沾濱樂盡私鹽。”可見私鹽氾濫狀況的嚴重。禁垣,這一獨特的管理模式應運而生。官灶城,在縣城北七十里,也就是現在虎灘鄉一代。濱海鹽池,斥鹵之地,掘井即滲滷水,甘泉難求。所以,浩茫鹽灘之上突然出現甘泉,人們該是多麼欣喜!

李應甲《古井甘泉》詩曰:泉從山上瀉來清,鹵地難將冽水呈。為有淵源深百尺,濁流混處獨標名。

聖水靈池

東營,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聖水靈池瀕海,地址在去縣治百里一個叫換水坨的地方。相傳,在濱海斥鹵之中,潮汐往來之地,有一清泉湧出,甘而且洌,大旱不涸,大澇不溢。靈池旁有奇草,名重樓草。遇天旱取其水禱雨,很是靈驗,故人稱“聖水靈池”。

乾隆三十二年,春天無雨,至夏四月仍不見半滴雨星,時民皆懸耜,野無青草,眼看一年收成無望。知縣程士範乃命學博張本大撰《禱雨文》,親自率領同僚到聖水靈池取來聖水,供奉於龍王廟,並拜祈於階下。此時,風猛日烈,不見一絲雲彩,人們都怕不下雨。誰知到傍晚,突見“海畔生雲,雷電交作,澍雨滂沱,四郊沾足”,喜雨解旱,民眾無不歡欣鼓舞。過後,程士範專門安排,將聖水靈池周邊砌磚修護,並刻石立碑銘記此事,程士範親自撰寫碑文《換水坨禱雨靈驗記》,以昭神貺。聖水靈池以此更加出名。

李應甲《聖水靈池》詩曰:野靜山遙煙水渺,有龍蟠在靈之沼。政平人和雨露滋,閒對重樓龍不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