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持坚守、敬业精业、专注专心、创新创造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心无旁骛、心如止水的境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

杭州涌现了一个又一个劳模工匠。

他们披荆斩棘、敢为人先、开拓进取,

为新时代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能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不断地年轻一代中传承

就成了重要工作之一。

今天,在杭州

匠心的传承有了新的方式。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10月24日下午,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成立仪式在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举行, 10名劳模工匠成为学院首批客座教授。这也是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

学院授牌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市劳模工匠协会名誉会长郑荣胜为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授牌。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郑荣胜在成立仪式上指出,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成立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市委重要精神加快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是展现杭州工人阶级风采的时代体现。希望通过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的成立,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的辐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助推杭州新制造业计划,为杭州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作出工会应有的贡献。

坚持“一平台四基地”精准定位

● 一要把学院建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平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 二要把学院建成劳模工匠综合素质的提升基地,大力提升劳模工匠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能素质、道德素质。

● 三要把学院建成广大劳模工匠的交流基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 四要把学院建成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的示范基地,以劳模工匠的模范带头作用来带动和促进广大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

● 五要把学院建成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地,成为研究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智库。

坚持“四办”原则

坚持政治办学,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办学思路,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办学主线与党同心、与民同欲、与时同进、与法同行。

坚持开放办学,坚持管理开放、校园开放、教员开放、学员开放。

坚持特色办学,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体现杭州特色、时代特征、工会特点。

坚持合力办学,举工会全会之力,全市区县(市)、产业上下联动,地毯式立体化全覆盖产业,争取都能成为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行家里手。

颁发聘书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孔胜东、周明娟、史文斌、杨金龙、葛小青、朱晓丽、董顺翔、陈国军等劳模工匠代表现场接受了客座教授的聘书。

教学基地授牌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成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工匠杭州教学基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乔东现场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工匠杭州教学基地授牌。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乔东为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上了开班第一课。

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

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设立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政策、审定工作计划、指导培训工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作为指导单位。

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院长、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校长龚意华介绍,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首批客座教授队伍除了10名劳模工匠外,还引入了在杭普通高校、省总干校、技师学院等相关师资力量,共21名。未来还将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开展全方位的劳模工匠培训合作,借鉴其劳模学院的办学经验,引进其师资力量。

据了解,杭州市劳模工匠学院成立以后,针对全市劳模工匠、优秀产业工人,将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发挥理论研究、劳模工匠队伍素质提升、技艺传承等职能作用。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版式 / 盛 锐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学院在杭州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