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泗州戲:傳承古韻遺風 綻放無限光彩

在皖北農村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女人聽唱拉魂腔,麵餅貼在鍋蓋上。男人聽唱拉魂腔,丟了媳婦、忘了娘!”拉魂腔為淮河兩岸的百姓帶來了無限歡樂,深受群眾的喜愛。泗州戲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它與山東、河南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均由“拉魂腔”發展而來,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血緣關係。

泗縣泗州戲:傳承古韻遺風 綻放無限光彩

泗縣是民間文化藝術泗州戲的發源地,現有泗州戲大型劇團3家、專業演職人員130餘人,其中中級以上職稱30餘人;全年開展泗州戲演出300餘場次。該縣現有泗州戲班社60餘家,常年活躍在農村,服務群眾,每年演出1000餘場次,極大地豐富了城鄉群眾的文化生活。泗州戲與皖北人民的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聯繫,顯示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徵。泗州戲的表演在說唱基礎上大量吸收民間的“壓花場”、“小車舞”、“旱船舞”、“花燈舞”、“跑驢”等舞蹈表演形式,先後湧現出一大批藝術家,以李寶琴、霍桂霞、李寶鳳、周鳳雲、王寶蓮5位名伶為代表。2006年,泗州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泗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創建工作,2014年以來,每年設立200萬元的泗州戲保護髮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泗州戲的傳承和發展。唱響民間文化藝術泗州戲,舞臺等硬件設施不可缺。近年來,泗縣建設了國家一級文化館、泗州廣場百姓大舞臺、清水灣泗州戲劇場、博物館泗州戲劇場等專業戲曲演出設施,鄉鎮綜合文化站15個,鄉村戲曲廣場、舞臺100餘個,戲曲演出設施實現了城鄉全覆蓋。同時,加強泗州戲人才培養。2010年,該縣縣政府與宿州學院共建泗州戲學院,招生培養本科學歷戲曲人才;2015年,與安徽安慶黃梅戲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14名泗州戲學員(目前這些學員已加入到泗州戲的傳承隊伍);2019年,中國戲曲學院繼續教育部教學實踐基地、生源基地在泗縣授牌成立。

政府的支持,讓民間文化藝術泗州戲的發展迎來了春天。近年來,該縣成功推出了《女人也是太陽》、《扶貧部長》、《安全為天》等一批泗州戲大戲。2017年,戲曲舞蹈《泗州戲韻》榮獲“歌舞世界——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歌舞匯演”金獎;2018年,泗州戲小戲《鎮長嫁女》榮獲第九屆全國小戲小品大展銅獎,泗州戲《小二姐做夢》入選首屆全國戲迷春節聯歡晚會演出名單,瑤劇《大腳娘娘選總管》、泗州戲《劉胡蘭》晉京展演,獲得社會好評;2019年,泗州戲《紅色催款單》入選省文化和旅遊廳2019年度戲曲創作孵化計劃。

該縣還積極開展民間文化藝術泗州戲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活動,每年投入資金120餘萬元,開展送戲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演出250餘場次。2019年,舉辦泗州戲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春晚40餘場次。

為振興泗州戲,弘揚傳統文化,展示泗州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就,從2006年開始,該縣每兩年舉辦一次中國(泗州戲)文化藝術節,包括泗州戲大戲展演、泗州戲小戲調演、泗州戲戲曲名家演唱會、中小學生泗州戲唱段大賽等,有效促進了泗州戲的傳承與發展,極大豐富了城鄉群眾文化生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