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的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我去过的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我去过的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我去过的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我所知道的福建农林大学分享与你:

一、福建农林大学简称:福建农大,她在中国●福建●福州。

二、福建农林大学(主校区·金山校区)具体在:福建省福州市金山学区。途经附近的公共交通有:168路、150路、181路、181路、536路、55路、183路快线、189路快线、100路、172路。

三、校园简要描述:本校坐落于福建省会福州市,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是农业部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校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5月,设有23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在校生2.78万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5200余人。校园占地4800余亩,另有科教基地1178亩,教学林场4.59万亩。校园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先后荣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称号。

四、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城市”等称号。当地居民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

五、今世前缘:

○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

私立福建协和学院于民国25年(1936)创办农学、农业经济学两个系;

民国29年增设园艺学系并成立农科;

民国31年改为农学院,同时协和学院设文、理、农3院,成为协和大学。协和大学农学院设农艺、园艺、农业经济3系,校址设在福州市魁岐乡;

抗日战争时,迁到邵武县,抗战胜利后迁回原址;

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福州大学,协和大学农学院更名为福州大学农学院,仍在原址办学

○福建省立农学院

福建省立农学院创办于民国29年(1940年),设农艺、园艺、森林、植物病虫害、农化土壤、畜牧兽医、农业经济7个系,校址先在永安县,抗战胜利后迁到福州市;

1951年福建省立农学院并入厦门大学,改为厦门大学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市;

●合并建校

1952年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建立了福建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魁岐协和大学原址;

1958年林学系分出,单独设立了福建林学院,同年,福建农学院又创建了漳州分院;

1960年漳州分院划归龙溪地委领导并更名为漳州农学院;

1962年漳州农学院撤销并入福建农学院;

1958年福建农学院校址迁到福州市郊梅峰;

福建农学院于1969年被撤销,干部教师下放劳动,图书仪器大部破坏散失,校园被占用;

1972年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合并复办,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校总部设在南平市西芹福建林学院,分部设在三明市和沙县两地;

1977年,撤销福建农林大学,恢复福建农学院,在三明市荆东和沙县洋坊两地办学;

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

六、校训:明德、诚智、博学、创新

七、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等是国家、省级特色专业。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