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30年前本田開始研發電動車。在這三十年中,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在電池驅動車輛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在每一個階段,本田都會重新評估電動技術的潛力,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了一系列戰略轉變-從純電動汽車轉向混合動力汽車。現在,該公司將最大的賭注押在氫燃料電池這個日新月異的未來技術上。

但目前的本田依然在通過多種途徑推動電動車的發展。從其現在出售的Clarity系列汽車中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因為它提供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和氫燃料電池三種選擇選擇。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2018年末,Clarity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成為美國最暢銷的PHEV車型。憑藉其成功-本田宣佈將推出新的電動汽車-這讓我們開始注意該公司的電動汽車歷史以及未來可能去到的方向。

本田的電動車之路可以簡述為:開始研發電動汽車:1988年制定未來目標:到2030年,歐洲本田銷量的三分之二將是“電動”汽車,且本田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將最長:本田具有366英里(約600公里)插電式汽車的Clarity燃料電池(以及美國上市日期):

•本田 EV Plus (1999)

•本田 飛度 EV (2011)

•本田雅閣 插電混合(2013)

•本田 Clarity 系列 電動車(2017)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過去

1988年4月,由四名本田工程師組成的團隊聚集在該公司的研發中心。世紀之交距現在還有十幾年,但是該團隊已經在考慮哪種技術對21世紀最有希望。本田首個電動汽車研究團隊的負責人荒木順一(Junichi Araki)說:“就替代動力而言,電驅動是最有可能的候選項。”

但是這個團隊沒有與電動汽車相關的技術經驗,他們不確定電池是否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來保證良好的續航里程。於是該團隊使用精簡版的本田CR-X,然後是三門思域,製造了一系列原型車,在1990年10月展示給了公司的管理團隊。“在那次會議後,我對電動汽車技術的全面開發充滿了信心。”研究主管Takefumi Hiramatsu說道。那時團隊已發展到了百人規模。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1993 Honda EVX

本田遇到了最好的時機

一個月前,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制定了第一個零排放車輛規定。到1998年,在加利福尼亞銷售的汽車,其中2%的購買必須是零排放汽車,這個比例到2003年要增加到10%。

於是在一系列粗糙的原型出現之後,本田在1993年東京車展上展出了EV-X。這是本田的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電動車。

隨後是CUV-4-把思域進行了電動化的改裝,共有10輛汽車在加州道路上進行了測試。考慮到鉛酸電池的耐用性,本田採取了大膽的步驟:使用鎳氫電池。這也讓本田成為第一家使用鎳氫電池的汽車公司。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Honda CUV-4

本田首款電動汽車

根據80,000英里的真實路況測試,本田總裁川本信彥(Nobuhiko Kawamoto)於1996年1月批准了本田電動汽車的原始車身設計。1997年4月,報紙記者和電視攝製組聚集在本田的Takanezawa工廠,該工廠專門用於生產小型車,攝像機記錄下了試裝狀態的EV Plus。

該公司開發項目負責人松本健二說:“目前還有很多問題,包括電池。” “但是我可以感覺到,這無法阻止電動時代的到來。”

E.P.A.公佈本田EV Plus的續航里程達到81英里(約130公里),在那個年代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動力系統功率僅為66馬力,最高時速約為每小時80英里(約129公里)。作為一款容納四人的緊湊型轎車,大小比今天的寶馬i3長約一英尺(約300毫米),但卻重1000磅(約900斤)。

EV Plus的標價為嚇人的53,900美元(38.34萬人民幣),而且本田只允許租借該車-三年期每月455美元(約3200元人民幣)。儘管如此,1977年,本田在加州規定的最後期限前一年就找到了100多個客戶。然而1998年,加州放寬了其零排放目標,混合動力汽車也被納入新能源車行列。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1997 Honda EV Plus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本田在加利福尼亞生產和租賃了數百輛EV Plus,而在日本和歐洲則屈指可數。但是隨著加州監管機構允許混合動力獲得零排放電動汽車積分,出售純電動汽車的壓力就減輕了。

1999年4月26日,《汽車新聞》報道本田生產了最後一輛EV Plus,“在日本,今秋上市的VV混合動力車加速了EV Plus的終結。” VV是本田Insight混合動力車的概念版 。至此,本田的第一輛純電車正式成為了歷史。

向混合動力的轉變

“我們從EV Plus誕生之初就看到了它的侷限性。” 美國本田汽車公司的汽車銷售和市場營銷經理Robert Bienenfeld說道。“它並不是適合大眾市場的產品,我們當然可以繼續銷售EV Plus,但真正的問題是’這樣會讓世界更好嗎?這樣會推動技術的進步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與首款電動汽車的限量生產相比,本田表示它將每年在全球範圍內銷售5,000臺Insights。該公司從電動汽車向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轉變成為隨後幾十年的戰略。本田於2006年推出了FCX Clarity燃料電池轎車。到2008年,加利福尼亞的幾十個消費者開始租用氫動力汽車。

電動汽車的發展仍在醞釀中。本田公司研發部總裁川內智彥(Tomohiko Kawanabe)在2010年說:“我們肯定會繼續進行電動車的研究,但我不能說我會全力推薦它們。這取決於消費者是否會接受有限行駛里程的焦慮和車輛充電所需時間過長的煩惱。”

本田的試水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在2010年的洛杉磯車展上,本田揭曉了飛度EV版本


在不斷提高燃油經濟性標準的背景下,本田在2010年洛杉磯車展上推出了純電版的本田飛度。本田承諾在20個月內僅生產1100輛。同樣,它僅可出租。

不大但寬敞的五人座飛度配備了20千瓦時鋰離子電池組,估計可行駛82英里(約131公里)。在進入運動模式時,它的儀表板會呈現紅色,並將其輸出提高到123馬力和256牛米的扭矩。與當時流行的電動車-日產聆風,三菱i-MiEV和Smart ED相比,飛度開起來最令人愉悅。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馬特·沃爾頓(Matt Walton)於2012年7月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伍德蘭希爾斯的一家經銷商處


純電飛度的租賃價格定為每月389美元(約2700元人民幣),後來降至259美元(約1800元人民幣)。供應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紐約州,新澤西州,馬薩諸塞州,馬里蘭州,羅德島州和康涅狄格州。但是在馬特(Matt)和貝基·沃爾頓(Becky Walton)收到第一臺飛度純電版的20個月後,本田宣佈已達到其銷售配額,並且將提前結束生產。

飛度純電版並非本田在2010年代初至中期生產的唯一插電式汽車。從2013年到2015年的三年中,該公司售出了約1100輛雅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這是一款寬敞而功能強大的中型轎車,售價為40,450美元(約28.77萬人民幣)。它通過6.7千瓦時的電池組提供13英里(約21公里)的純電行駛距離。但不幸的是,電池被裝在後備箱中,所以尾箱空間減小到8.6立方英尺。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本田EV-ster運動概念車在世界各地的車展上展出


在此期間,本田還推出了一系列時髦的概念電動汽車,包括2009年EV-N 復古通勤車,2011年微型通勤車以及2016年模樣怪異的NeuV,據說它能夠讀取人類的情緒。其中最亮的一顆星是2011年的EV-Ster。這款兩座跑車讓人想起經典的本田S2000,可提供約100英里(約160公里)的續航里程。從靜止加速到60英里(約100公里)僅需要5秒。(本田在2017年更新了EV sports概念車。)

現在

隨著本田雅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逐漸減少到每月幾輛,本田在2015年底特律車展上展示了另一臺概念車:FCV。從2008年到2014年,本田共出租了46輛FCX燃料電池汽車,因此FCV氫能汽車被看作是FCX的迭代產品。本田隨後宣佈,2018年將有純電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的Clarity車型問世。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本田Clarity電動汽車的三重奏


2016年12月Clarity燃料電池版本在南加州開始交付。隨後,2017年8月推出了純電版Clarity,四個月後推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

燃料電池和純電版本僅在加利福尼亞州(加上俄勒岡州)供出租,而Clarity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則在50個州進行銷售。缺乏氫站限制了燃料電池Clarity的銷售,而Clarity純電版一次充電只能提供89英里(約143公里)的續航里程,因而受到了阻礙。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2018本田Clarity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但是,2018年的Clarity插電混合動力版本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提供了48英里(約77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隨著雪佛蘭Volt的停產,Clarity成為擁有最長純電續航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作為一款寬敞的中型轎車,它提供了比一般純電車更長遠的續航里程。僅僅42英里/加侖(約5.6升/百公里)的油耗,還不受里程限制。

它是本田出售的最大轎車。與之前的雅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不同,尾箱空間沒有任何妥協。這些參數解釋了為什麼Clarity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在2018年12月成為銷量第一的PHEV車型。標準版本田Clarity插電混動車起價為33,400美元(約23.75萬人民幣),不包括7,500美元(約5.3萬人民幣)的聯邦稅收抵免。Touring trim版的起價為36,600美元(約26萬人民幣),增加了諸如真皮座椅和導航系統之類的東西。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2018本田Clarity電動車


混合動力版很容易便從其他兩個版本的車型中脫穎而出。是的,雖然燃料電池可以在5分鐘內獲得366英里(約590公里)的續航里程,但僅適用於極少數的加州的供應商。在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租賃的Clarity純電版的價格僅為每月199美元,相當誘人。但是對於大多數購買者來說,89英里(約143公里)續航里程註定沒法成為大家的首選。

這就讓Clarity插電混動版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並在未來幾年內引領市場。

未來

本田繼續為電氣化設定有意義的目標。2016年,本田公司首席執行官高鄉孝宏(Takahiro Hachigo)表示:到2050年,混合動力車和其他版本電動汽車銷量將佔領本田歐洲市場的三分之二。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保有量預計將佔本田電動汽車的15%。(今天,本田出售兩種傳統的混合動力車,雅閣和Insight。)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本田Everus在2018北京車展上


2017年,本田成立了一個新部門,專門生產純電汽車。如果本田確實開始認真對待電動汽車,那麼它將更多地考慮中國和歐洲,而不是美國。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純電汽車是參與競爭的入場券。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本田在2018年北京車展上推出Everus純電概念車,然後在11月的廣州車展上推出Everus VE-1量產版。VE-1可以看作是傳統HR-V純電版本,帶有空氣動力學飾板和充電端口。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本田Everus VE-1


Everus VE-1由本田的中國合作伙伴GAC(廣汽集團)生產。合作關係是本田未來電動汽車戰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8年6月,該公司與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達成協議,共同開發尺寸更小,功能更強大的鋰離子電池。本田還與據稱是全球最大的電池製造商的中國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CATL)建立了合作關係。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本田與CATL的合作有望產生本田飛度的純電版本,續航里程約185英里(約298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本田計劃每年售出100,000輛新的飛度純電版。

本田繼續推出異國情調的電動汽車和能源概念,包括下一代 超快速充電,電動踏板摩托和無線充電。但是本田最切實的計劃是將其Urban EV概念投入全面生產。在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上首次亮相的Urban EV與本田十年前揭示的EV-N概念相似。


談本田電動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看看這些年本田到底在做什麼?

本田Urban EV Concept


2018年,可愛圓潤的純電概念車(採用四門掀背車形式)被發現已經開始了實車測試。這象徵著本田最早在2019年就可能開始生產Urban EV,但可能只針對歐洲市場。目前尚不清楚細節,但有猜測稱,本田Urban EV將使用全新的專用電動平臺,提供200英里(約321公里)的續航里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