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建国,四川来的媳妇陪我卖油条,给干爹焦裕禄送了30年花圈


我叫孔建国,我爹是孔令焕,家住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牛场村,弟兄四个,我是老大,今年63岁。二弟叫国建,三弟叫革命,老四叫世界。国建刚出生的时候,家里没啥吃,焦裕禄来看俺,给俺送了十斤小米,我爹就让我们给他叫“干大”。“干大”去世以后,我年年给他扫墓送花圈,陵园里栽的桐树,都一抱来粗了。30来岁,我贷款换了100斤粮票,去四川找了个媳妇,骑着洋车,卖了18年油条……讲述:孔建国

我小的时候,兰考年年起风沙,种啥啥不长。我爷爷去世时候,就给我爹留了两间苇草窝棚,那土墙只要下雨就哗哗往下掉泥土,我爹个子高,出门的时候都得弯着腰,要不然头就会碰到门框上。我奶奶住一间,我们家住一间,做饭就在外面,用四根树干搭个棚,上面铺的是苇草。

1963年,焦裕禄到我们牛场村考察,帮助村里扒红薯,来到我们家。那时候,我弟国建刚出生,才两三个月,我有七八岁,还有两个姐姐,一家六口人住了一间半瓦屋。焦裕禄来的时候,下着雨,我记得他打了一把破油伞,跟我爹说了一会儿话,都哭了。我记不得具体说了些什么,过两天,他就来给我家送来了10斤小米,两斤红糖。要不是送的小米,我弟说不好得饿死,他是俺家救命恩人呀,我爹就叫我们认他做干大。


过了一年,焦裕禄去世了,我爹带着我和我弟参加追悼会,去的人都在哭。我们在焦裕禄陵园种了几颗泡桐树,现在都已经很大了,一个人只怕都抱不住。到八十年代,我们这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是我家兄弟姐妹6个,人口多,吃的也多,生活还是过不上去。我爹经常哭着说自己没本事,没有给我们攒下家业。

我是30多岁才结婚。听说去四川好找媳妇,我就贷款300块钱,换了100块钱的全国流通粮票,坐着火车到德阳,经过媒人介绍,认识了我媳妇。她们那儿是山区,种地都在大山上,割完小麦需要从山上挑下来,很麻烦,知道我们这儿是平原,马车能进地,不用人工挑,就跟着我过来了。

说实话呢,他们家里条件比我家要好得多,我给了媒人100块钱,媒人替我说好话,才算把她“骗”了过来。你看她年轻的时候,还照过相,我家到现在,连一张全家福也没有。我去的时候,穿的是借的军干服,你看她穿的是啥?穿衣裳就比我好很多。


她刚来时候是新鲜,等新鲜劲一过完,就想回家。她说:“在娘家想干活干一点,不想干活就出去玩,一过来,天天干活还没啥吃的。”说的是实话。结完婚,我那300块钱贷款还不上了。我爹出去喝酒,回来掉床底下,磕着脑袋,走了……我是家里老大,更难了。生完双胞胎,家里没啥吃,她就背着孩子出去要饭,几个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我们生了四个孩子,双胞胎的老二最后没有收拾成,长到五六岁,也不在了。孩子们也都稍微大一点了,我说光要饭不行呀,得想点别的办法。清明节,我去焦裕禄陵园扫墓,看见兰考县城有人卖油条生意不错,就跟她商量,她觉得也行。又贷了200块钱,她在家里炸油条,我骑着洋车出去卖,最多时候一天能卖两袋面,日子才慢慢好转起来。

当时我就是用这两个筐子,里面用白布包着油条,骑着洋车到各个村转。90年代时候,我们乡下还没有太多零食,有时候不到中午就卖完了,也有的时候天黑了还卖不完。这两个筐能装80斤油条,一块五一斤,一天也能卖百十块钱。到了13年前后,油条已经不算新鲜东西了,差不多每个村子都有了早餐店,卖的也都有油条。我一天连40斤也卖不完了……


当年卖油条用的喇叭,扔在框子里已经落满了灰,好多年不再用了,洋车也叫我家老二姑娘骑走了。几年了,不知道还能不能骑。不卖油条了,我们还开过二年小饭馆,生意不行。孩子们也都大了,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我们俩就去了新疆,在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干了几年,总算攒了一点钱。

儿子今年都快30岁了,还没有成家。儿子比我强,我那时候家里困难,小学也没上完,俺家小子上了中专。听说还想上大学,当时我出去打工了,也不知道上没上,都是他妈在管。我的任务就是给他盖一座房子,准备着他结婚用。房子盖成了,屋子里还没有粉刷,我们老两口也没有在新房子住,老家还有几间瓦房,住着凉快。

真的是以前穷怕了,我干啥也没有信心,我们家多亏孩子他妈在操心。2015年,我们家已经脱贫,现在老大姑娘出去打工了,我们俩在家替她带孩子,他妈说等孩子带到3岁,送到幼儿园,我们还得去打工。现在孩子结婚彩礼需要不少钱,盖完房早就没有存款了,我们不再出去干几年,儿子结婚还是有难处。我们都是苦日子熬出来的,不想让儿子过得太熬煎了。


媳妇又在整理她炸油条的工具了。算下来我们炸油条、卖油条,差不多有18年了吧,刚开始用家里的大铁锅,后来换成不锈钢,到现在这间棚子里还有不少设备,不过都用不上了。媳妇做梦,梦见我焦干大了,他说喜欢吃油条。每年清明节扫墓、送花圈,我都会带一些油条祭奠,我知道东西不金贵,这也是我对老人家的一份心意……#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建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