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江浙之巔龍泉山:每一個海拔高度 都有各自不同的經濟價值

龍泉山又名鳳陽山,在龍泉歷史的各個發展階段,都是繞不開的主角。

作為江浙之巔,龍泉山主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夏季平均氣溫19攝氏度,與雲貴高原相似,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雲海霧松等眾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觀,是長三角擁有高原氣候的避暑勝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曾登頂龍泉山並指出,“浙江有這麼好的山,這麼好的水,我們要把樹種好,把生態保護好。要充分利用生態優勢加強旅遊開發,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的發展。在旅遊開發的同時要加強生態保護,儘量維持自然景觀風貌。”

這些年來,龍泉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重要囑託,一以貫之、全力以赴保護龍泉山,統籌兼顧生態保護和開發利用,實現了生態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雙贏。

山腳,栽下“致富果”,搞起採摘遊,傳統村民競相創新業;

山腰,辦起農家樂,月入數萬元,住進美麗鄉村過上幸福生活;

山頂,纜車駕進山,展望新未來,生態環境更美旅遊條件更優。

沿著龍泉山一路向上,每一米海拔都有不同的故事。當年的泥巴路、土坯房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風景如畫的瀝青公路、與時俱進的旅遊景點和景色宜人的美麗鄉村。這些故事,是當代龍泉人在浙江之巔寫下的新詩。

山腳:栽下“致富果” 引領創業潮

不久前,省林業局公佈第四批42家“浙江省示範性家庭林場”名單,坐落在龍泉山腳的年年豐家庭農場榜上有名。

驅車至龍泉市蘭巨鄉梅地村,再步行數里山路,就到了浙江省唯一仿野生靈芝基地——年年豐農場。涉水穿林,行至基地深處,就如同置身於原始森林,山幽谷深,泉水淙淙,涼意襲人。深呼吸一口,滿滿的盡是負氧離子!好山好水出好芝,在原始山泉的滋養下,在遮天蔽日的古木覆蓋下,一株株靈芝白黃相間,十分茁壯。

年年豐農場負責人項永年從事靈芝栽培種植已有30多年。“目前,野生靈芝十分稀少,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為了獲得更高品質的靈芝和孢子粉,我遍尋大山,最終相中了鳳陽山的生態環境,選擇在這裡落了腳,引山泉水種植靈芝。”項永年說。

提及自家的靈芝,項永年底氣十足:“你看,這裡人跡罕至,群樹懷抱,種出來的靈芝純天然,無汙染,價格是田間栽培的好幾倍。”

“今年打算再擴展基地100畝!”項永年告訴記者,目前,農場正與相關企業合作,共同投資100餘萬元打造集種植、參觀、休閒於一體的仿野生靈芝基地。

依託龍泉山上的好山、好水、好空氣,近年來,蘭巨鄉將農旅深度融合作為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大力發展生態精品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積極推動農業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向旅遊地和旅遊產品轉化,讓原先無人問津的農景變成了城裡人趨之若鶩的風景,讓一位位質樸的鄉民變身創客。

走進位於龍泉市蘭巨鄉的楊志傑家庭農場,180餘畝的葡萄種植基地便映入眼簾,一串串晶瑩剔透、鮮嫩水靈的葡萄掛滿藤架。

“現在的人吃的就是一個環境。”楊志傑家庭農場負責人商小鋒告訴記者,基地種植的葡萄用溪澗水灌溉,綠色無汙染,饒是價格不菲,依舊深受消費者青睞。

商小鋒葡萄園背靠蘭巨現代農業綜合區。近年來,園區先後建設起了觀景臺、瓜果長廊、彩繪稻田、滑草場等項目,拉長高山蔬菜產業鏈。

2018年,蘭巨鄉已經慢慢培育出農業龍頭企業1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2家、特色家庭農場56家,茶葉種植基地1.35萬畝、花卉苗木基地3800畝,火龍果、葡萄等水果觀光休閒採摘園12個,傳統砍花香菇栽培基地1個,建成全省唯一的野生靈芝園。

山腰:開出農家樂 建成景區村

這邊,有人在賣瓜果、賣風景;而那邊,有人則在賣海拔、賣空氣。

身處龍泉山腰的爐岙村海拔1100多米,集無數讚譽於一身,“浙江省森林人家”“浙江省特色旅遊村”“浙江省農家樂特色村”“浙江省最佳自然生態村”“浙江省林業觀光園區”“浙江省老年養生旅遊示範基地”“麗水市級生態村”“麗水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漫步於蘭巨鄉爐岙村,50多歲的蔣林松指著路邊的一塊蔬菜地,“這就是我家的土地。”如今,蔣林松已不用靠這片土地維持生計,種植蔬菜更多是一種維持了多年的習慣。

2006年,隨著龍泉旅遊興市戰略明確,蔣林松和兩戶村民也在市裡政策的引導下開始將老房子裝修起來辦起了農家樂。這一轉變,也給“蔣林松”們帶來回報,在第一年,村裡不少人家就成了“萬元戶”。而他們村子,也很快蓋起了兩層小樓房。隨後,村裡漸漸有了電視機,有了電冰箱,有了洗衣機。現在,每年天氣最熱的兩個月,蔣林松家裡的20多張客床天天爆滿,每月都有3到4萬元的收入。

“辦農家樂不僅讓村子變得富裕,也打破了我們的相對封閉。”蔣林松說,來住宿吃飯的遊客大多來自上海、杭州等地區,天氣最熱的季節,他們常常會在村裡長住,“這樣原本相對封閉的村子變得開放,在彼此的交流中,村民們也對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瞭解。”

不僅如此,隨著農家樂的漸漸流行,更多的村民也漸漸加入其中,昔日的“落後村”,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和農家樂民宿產業,順利實現傳統農業向農家樂產業的轉型升級。短短几年間,這個不到200人的小村莊,開起了23家農家樂。

“現在是坐在家裡等客人自己送上門來,收入比出去幹活高多了。”“牡丹園休閒居”老闆蔣林松臉上充滿自豪。2018年,爐岙村遊客達18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86.3萬元。

山頂:纜車架進山 未來更可期

今年4月24日,龍泉山旅遊區客運纜車正式開通,龍泉山索道時代正式到來。

全長達1929米的索道,上下垂直落差800米,單節吊廂可乘坐8人,每日可接送12000人次遊客上山頂欣賞最美日出。

“索道將原本1.5小時的盤山公路縮短到7分鐘!大大提升龍泉山景區的旅遊服務接待能力,為創建國家5A級景區打下堅實的基礎。”龍泉山管理區工作人員介紹說,70年的發展,龍泉山改變了一個個村民的命運,也大大改變了龍泉山景區周邊村莊的面貌,在這曾經相對貧困的山區,已經呈現出“產業強、百姓富、鄉村美”的繁榮景象。

自1980年龍泉山自然保護區成立後,龍泉就嘗試開發旅遊。從把管理處食堂改成鳳陽山賓館到2000年與杭州宋城集團簽訂了《浙江龍泉山國家原始森林公園旅遊項目總合同書》,再到2009年龍泉山旅遊區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龍泉山迎來了發展格局千年之變,而龍泉山周圍的三個鄉鎮,也迎來產業升級、鄉村環境提升的重大機遇。

“這條線路我們平常是看不到的,只有坐上纜車,才能看到山谷裡這條清澈的水渠,以及周邊茂盛的植被,有時間我一定要再坐一次,帶上相機拍一拍這條生態溝。”攝影愛好者張路明體驗纜車後興奮地說。

眾多遊客前來乘坐體驗,無疑給涉旅企業打了一針興奮劑。龍泉鳳羽旅行社副總經理吳亮表示,纜車極大縮短了上山的車程,改善了交通,是本地旅遊企業推廣龍泉山景區的一大契機。

目前,宋城龍泉山旅遊區以發揮生態效益為目標,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開發了絕壁奇松、大峽谷、甌江源、黃茅尖等景區,已營業的獵戶山莊等北歐風格的主題酒店將為遊客提供個性化居住體驗。後續規劃建設的劍瓷文化中心、五星級酒店、懸崖劇院、森林劇院,將完善龍泉山作為國際旅遊區的接待功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使山水和城鄉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

“歷史已經證明,龍泉山的發展和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蔣林松說,他相信,隨著龍泉山的不斷開發,龍泉山周圍村莊的發展會越來越好,老百姓的收入也能逐年增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