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的愛情:情深皆是執念

《琅琊榜》並不是一部寫感情的書,裡面從來沒有濃墨重彩地花筆墨去描繪一段感情,提起來都是隻言片語,一個片段,三兩描述。可就是這隻言片語,三兩片段又讓人回味悠長,唏噓不已。


《琅琊榜》的愛情:情深皆是執念


言侯爺—【時深日遠的深情】

一段過往揭開一位治世能臣;一場陰謀揭開一段不堪回首的深情。就算是位極人臣,年少功名赫赫,也還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愛情。

電視劇裡,當梅長蘇提起宸妃,提起十二年。言侯爺頹然一嘆,他說:“十二年,十二年已經很長了,除了我,誰還記得她?”

世家子弟,迫於皇權,不得已放棄了自己最深愛的女人。從林樂瑤進宮的那刻,言候身上那顆愛情種子就熄滅了。往後的深情,他指望樂瑤能被好好對待,如他所說,只要她在宮裡面生活的好就好了。至於自己,遠遁紅塵,一心修煉。

心傷若死的人,大抵都是如此逃避現實的。逃避也許並不能解決問題,但逃避卻是最有效的方式。

直到赤焰一案,林燮死,宸妃自盡,夢幻破碎。他恍如夢醒,假意求道,又用了十二年的時間佈置一場謀刺,求得是玉石俱焚。

也或許藏著他的私心,他要為樂瑤報仇,親手結果這薄情的皇帝。言侯爺是至情至性之人,因為情字,他後半生都活在懊悔和懷念裡。


《琅琊榜》的愛情:情深皆是執念


靜妃—【深情是不能說的秘密】

同樣是得不到的愛情,靜妃比言侯爺還要苦。言侯爺是得不到,他是有愛情的;而靜妃不止,她的愛情不由自己,就連她自己都身不由己。

比得不到更苦的愛情是什麼?是連說都不能說。

出身寒苦、身世飄零,她只是一個寄人籬下的醫女;家主有難,就是她報恩的時候。

斂藏了一身的感情和遺憾,跨進宮牆。我猜她一定知道自己的下場,也做好了老死在宮牆裡的準備。她別無選擇,宮裡有一道宮牆隔絕了她的寄望;宮外有一道無形的牆隔斷她的念想。

對於一個毫無指望的女人來說,宮裡宮外別無二致了。她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侍奉宸妃,讓這塵世的苦難少一點降臨在林家身上。

這一忍,就忍了三十餘年!春獵出遊,她一眼就認出林殊。她望著梅長蘇似再也控制不住感情,掩面而泣。為梅長蘇身上的毒而泣,為林殊的轉變而泣。

“你以前,長得那麼象你父親……”

我忽而覺得這部劇裡,感情最苦的應該是靜妃娘娘了。我們低估了她對林燮的感情。

故事快到結尾的時候,才來描述這樣一段感情,所用的筆墨卻是那般有限。沒有轟轟烈烈地愛情,只有淺水細流,浸潤無聲地苦戀。

皇城之內,她表達感情的方式只是在庭前種一株石楠樹,日日痴望,寥慰相思。因為他那個不為人知的名字,叫做梅石楠。在深庭宮闈裡,與一方靜地,細細地過她的平凡日子,庭前的石楠樹,藏著她深深的的喜歡。

作為後宮的女人,靜妃娘娘的結局算是最完美了。上蒼剝奪了她的愛情,剝奪了她選擇的權利,卻在最後送了她一份大禮。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苦盡甘來吧。靜妃半生苦楚,換了半生榮華。我時常在想,若她早知道自己這一生的宿命,是寧願要一場光明正大的愛情,還是會選擇如今的結局呢?


《琅琊榜》的愛情:情深皆是執念


謝玉—【這麼多年了,我謝玉,是真的喜歡你!】

寧國侯府一役,謝卓兩家徹底翻臉。梅長蘇借譽王之力,讓謝玉一敗塗地。可是真的說來,擊敗謝玉的從來都不是譽王的府兵和言候的氣勢。禍起蕭牆,他是敗在笠陽手裡的。也只有笠陽長公主才迫得他如此。

謝玉之敗,不可說不是他罪有應得。但他與笠陽的那段深談,卻又是一段不為人知的心酸。從開頭長公主聽到“情絲繞”三個字的反應,便可細想當年的往事。想來謝玉也是用了卑劣手段逼得長公主就範,她嫁謝玉,一定是迫不得已,不情願的。後來謝玉不擇手段地謀求軍工,一步一步壯大寧國侯府,對長公主一度盡心忍讓。

他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笠陽,可笠陽長公主要的卻不是榮華富貴,她在乎的只有愛情。她在乎的是久遠之前那個南楚的質子,在乎的是跟質子所生的孩子。

至於謝玉,她是無可奈何的委身。

一度覺得謝玉只不過拿長公主做一個託詞,他貪戀的始終是權位,長公主不過是他借勢的工具,只有利用,沒有喜歡。

當寒燈夜明,大勢已去的謝玉說出那句“這麼多年,我謝玉,是真的愛你”。

燭影搖曳,恍惚間,我們似乎都要原諒這個十惡不赦的寧國侯了,他只是走錯了路而已,他在乎的還是長公主,他不過是被感情衝昏了頭腦,想要表現自己而已。所有的惡,都該被原諒。

情是真情,惡是真惡,錯,也是真的錯了。無論一個人是怎樣的大奸大惡,或許對感情卻從未虛情假意。


《琅琊榜》的愛情:情深皆是執念


霓凰之於梅長蘇&林殊—【時過境遷的愛情】

一直不曾懷疑霓凰對林殊的感情,亦從來不覺得林殊對霓凰沒有感情。只是時過境遷,一切都變了。

十二年後再見,霓凰依然,林殊卻已經變成了梅長蘇。我絕對相信梅長蘇從車簾子裡望見霓凰的時候,眼睛裡是飽含了深情的,同樣也飽含了不再打擾的堅定。

以前的林殊,是從來都沒把兒女情長放在心裡的,少年心性讀不懂愛情。隔時再見,梅長蘇是沒有身份的,一個沒有身份的人,也同樣不會再有愛情。

一直覺得時過境遷的二人,已經把愛情當成了親情了。正如電視裡霓凰喚梅長蘇叫做兄長,對於大難倖存下來的人,用愛情表達似乎已不夠強烈,取而代之的只有親情。

電視劇裡用崗哨之爭,來表現出霓凰的小心思,在我看來也只是劇情推動增加的一個插曲。無論是宮羽,還是霓凰,對於林殊來說都是良配;可對於梅長蘇來說,無論是宮羽還是霓凰,都不合適了。


《琅琊榜》的愛情:情深皆是執念


宮羽—【一身痴望】

寫宮羽的時候,我原本想用“痴妄”二字的,轉念一想,還是用“痴望”吧,算是對她一腔深情地敬意。

《琅琊榜》裡,感情筆墨用得多的,宮羽算是一個了!從還未出場的贈香,到妙音坊有意地佈置,再到春獵的站崗。一步步寫來,只要是梅長蘇出現的地方,宮羽的心思都流露無疑。殘忍的是,這一步一步描繪出來的深情,到最後始終還是一場唏噓。

我猶記得,那斗笠面紗下輕嘆出來的一段話:“我原本想,只要能見宗主一面,就算被他責備也無所謂,可是現在既然見不著,又何必白白讓他生氣呢?”

愛得執著,不免痴妄。


《琅琊榜》的愛情:情深皆是執念


童路與四娘—【情深不壽】

未遇到四娘以前,童路一心只有江左盟和家仇;遇見四娘之後,就有了牽掛。秦般若狠毒,懂得用女人去打敗一個男人。童路像所有的男人一樣,把柔情給了一個女子。就像他自己所說,第一次這麼喜歡一個女子。

人一旦有了軟肋,就不那麼堅不可摧了。嚴刑逼供在童路身上的時候,他什麼都不說。而一刀刺在人的軟肋上,就勢如破竹了。雋娘就是童路的軟肋,他為了雋娘供出了背後的江左盟。但他從來就沒想做一個叛徒,雋娘可以讓他妥協,但絕不會讓他變節。他以一死,來彌補自己的錯誤,來證明自己對雋孃的真心。

四娘應秦般若的請求,為的是揪出蘇宅的秘密。而童路就是打開蘇宅大門的鑰匙。面對童路,什麼姿媚之態她都沒用。她化名雋娘,以一個舉目無親的弱女子形象,闖進了童路的生活裡。而後水到渠成,套出了童路的秘密。

這一切,對她這樣一個人來說,實在輕而易舉。但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也動了真情。

一個人生活一直待在虛情假意的世界裡,久了就不肯再相信這世上真有真心、真情這種東西了。紅袖招教他們虛情假意,以色侍人 ;卻從來沒有教過他們誠心待人。童路帶給她的,是她從未見過的關心和真誠。甫被人真誠相待,忽然她自己就猶豫了。她忽覺得自己應該贖罪,應該挽回,她選擇救童路,並最終亂刃加身,橫死在童路眼前。

我始終覺得她對童路的愧疚多於喜歡,感激多於傾心。她就童路,更多的是為了挽回自己的靈魂,更多地是不想欠童路那麼多。

也許,假以時日,雋娘終會被童路的真心所打動,如果這二人還活著的話。

鈴蘭不語,願此生沉迷讀書而不能自拔,痴於文而不肯回頭!寫盡遺憾,只為再無遺憾!江湖與你,再見無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