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僧傳——慧遠

神僧傳——慧遠

慧遠大師法相

釋慧遠,原本姓賈,是雁門(屬山西)樓煩(北方少數民族)人。年少而好讀書,十三歲隨舅舅令狐氏遊學許昌、洛陽一帶,所以很小就成為秀才。博學儒家六經,尤其精通莊老學說,性情氣度弘偉,風度鑑識俊拔,即使老儒學家和精英達人,沒有不佩服他的深遠境界。二十一歲時想去江東與範宣子(當時名流)共學,當時石虎(十六國時後趙皇帝)已死,中原戰亂,南去的路阻塞,不能如願。這時沙門釋道安在太行恆山一帶立寺,弘贊佛法,聲名遠播。慧遠於是前往歸依,一見面就十分崇敬的斷言“真是我的老師啊”。然後聽聞道安講解《般若經》,豁然而悟,便與弟慧持落髮剃度,歸命佛法。出家入道後卓然不群,常想總攝綱領,以大法為己任,精思誦持,日以繼夜,旅居貧困,衣食常缺,而兩兄弟恭敬佛法,終始不懈。有位僧人曇翼,時常供給慧遠燈燭的費用,安公聽到後高興地說:“曇翼真是瞭解人啊。”

神僧傳——慧遠

慧遠大師

慧遠二十四歲就開始講經說法。曾有聽客聽講,難以理解佛法實相奧妙,反反覆覆費時費力,卻越聽越疑惑。慧遠就引用莊子的道理來類比,聽客頓時明白了,從此安公特許慧遠借用俗家書來方便講解佛法。道安有弟子法遇、曇徵,都是風采照人,志向清敏,也都推重敬服慧遠。慧遠後來隨安公南遊襄樊,前秦建元九年,秦將苻丕進攻襄陽,道安被朱序(晉襄陽守將)拘禁不能離開,於是分遣徒眾各自隨意去向,臨行都被教誨,只有慧遠沒有得到一句話。慧遠就跪下說:“唯獨對我沒有訓戒勉勵,恐怕不合常例。”道安說:“像你這樣的人,哪裡還用擔心呢?”慧遠於是與弟子數十人,南到荊州(屬湖北)住在上明寺。後來想去羅浮山(屬廣東),路過潯陽(江西九江)見廬山群峰清淨完全,可以息心淨修,才住到龍泉精舍。這裡距離水源本來很遠,慧遠就用杖叩擊地面說:“如果這裡可以停留安身,應當使腐朽的土壤出泉水。”說完清水湧出,很快流成小溪了。不久潯陽大旱,慧遠到水池旁邊讀誦《海龍王經》,忽然有巨蛇騰起在水池上空,須臾下起大雨,於是當年有了收成,而精舍就號為龍泉寺了。

神僧傳——慧遠

慧遠大師

神僧傳——慧遠

慧遠大師著作

陶侃(東晉名將)鎮守廣州時,有打魚的人在海中見到神光,每晚發亮,經過十天後越來越亮,打魚人感到奇怪就告訴陶侃,陶侃前往細看,原來是阿育王像,隨即接歸送到武昌(屬湖北)寒溪寺。寺主僧珍曾經到夏口(屬湖北)去,夜晚夢到寒溪寺遭火災,而這座像的屋子卻獨有龍神圍繞,僧珍醒後急忙回寺,寺已經燒光了,只有放像的屋子還在。陶侃後來調移鎮守,覺得像有威靈,派使者來迎接,幾十個人才抬到水邊,上了船船又沉沒,使者害怕只好把像返還原處,竟然不能接走。當慧遠建寺院完成後,誠心奉請像時,就飄然輕鬆,來回沒有障礙。於是率眾修行佛法,早晚不絕,釋迦佛留傳下來的法化,在這裡復興了。慧遠居住在廬山三十多年,身影不出山,足跡不入世俗,每次送客或散步常以虎溪為界。晉義熙十二年八月初圓寂,享年八十三歲。

神僧傳——慧遠

慧遠大師廬山道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