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放生協會:天辛大師講禪貧密富方便淨的佛教宗派

濟南放生協會:天辛大師講禪貧密富方便淨的佛教宗派

佛教的八大宗派雖是中國佛教的產物,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典理論依據。若細說之,則無法盡其意達其理,今據八大宗派的修持特點淺而說之。

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首先:“密富禪貧方便淨”這句中說明了三大宗派的修持特點。“密富”告訴我們,在八個宗派裡面,如果要學密宗的話,在經濟上必須是富有的。密宗也稱為“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剛乘”等。由於自稱授法身佛大日如來深奧秘密教旨的傳授,因而得名。又由於修習在密想應,又稱“瑜伽密教”。密教本是公元七世紀以後,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別(中觀,瑜伽)與婆羅門教--印度教相結合的產物,很快就傳入中國,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個宗派。那為何稱為“密富”呢?因為密宗的壇場要佈置的非常精緻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銀,或者是銅質的鑄造,樣式很多,並且要樣樣齊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當的時間,對於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要如法學密,經濟上必須富裕,時間上相當空閒的人才好修學。

“禪貧”是不是說禪很貧窮呢?非也。禪宗是中國化最為典型的中國佛教宗派。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又由於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心性的本原佛性為主旨,故又稱為“佛心宗”。他淵源於印度佛教,而形成於傳統文化之中,於隋唐時正式創立,到唐未五代時達極盛,宋元以後仍繼續流傳發展。那什麼叫“禪貧”呢?如果你想學禪宗,沒錢不要緊,因為禪者的修行生活,無論山林,水邊,茅蓬,只在雙腿一盤,就可參禪了。古代禪宗祖師大德們,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裡,吃的是野菜雜果,穿提粗布麻衣,雖然生活是這樣的清貧淡泊,但是他們的禪定之樂是無窮的。

“方便淨”講的是淨土宗的修持特點。淨土宗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而得名。該宗倡導簡易的唸佛法門,故又有“唸佛宗”之稱。相傳東晉慧遠大師曾在廬山邀集僧俗成立白蓮社,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慧遠大師因此而被奉為淨土宗“初祖”,淨土宗也因此而稱“蓮宗”。而之所以說是“方便淨”是說修行淨土宗的唸佛法門,不管什麼行業,身分,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持的,所以最方便的修持方法,非淨土宗莫屬了。

天辛大師說,世界佛教奉釋迦牟尼為教主,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能同時有兩個佛。信仰者通過“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養,可以達到阿羅漢果和辟支佛果,然不能成佛。中國佛教則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同時存在,釋迦牟尼是眾佛中的一個。信仰者通過菩薩行的“六度”修習,可以達到佛果,擴大了成佛的範圍。佛學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卷數達二萬多卷、字數達三億之多。現列舉一些各宗各派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淨土宗主修《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禪宗主修《金剛經》、《心經》、《楞伽經》、《六祖壇經》 。每個人根基不一樣,喜歡的經典也不一樣。以上都是比較常讀的經典,學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學佛為本,放生為末,人間佛教還得靠人創造。山東濟南放生協會 微信號 jnfsxh繼續每週助印推廣佛教常識答問@學誠法師,全力支持教界對正信正法弘傳的實際工作。各地善信免費結緣佛教常識答問聯繫書院工作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