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提起物联网,可能会涉及到许多技术性专有名词,而物联网资源通常也具有高度技术性和复杂性。在物联网的大趋势下,一些物联网服务商相继推出了各行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清楚物联网解决方案是如何工作的。这里将进行简单的介绍。

物联网(IoT)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计算设备、机械和数字机器、对象、动物或人组成的系统,它们具有独特的标识符,能够在网络上传输数据,而不需要人对人或人对计算机的交互。

我们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物联网“,会出现很多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应用以及物联网的好处等相关的文章,但关于物联网解决方案是如何工作的文章却甚少。因此小编整理了《物联网是如何工作的》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应该注意到,具体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应用程序和底层技术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无论具体的应用程序是什么,这都应该提供有用的高层外观。

物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物联网解决方案是如何工作的?

一个完整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集成了四个不同的组件:传感器/设备、连接、数据处理和用户界面。下面我将分别进行简要解释。

1、传感器/设备

首先,传感器或设备从环境中收集数据。这可以像温度读数一样简单,也可以像完整的视频提要一样复杂。

使用“传感器/设备”,因为多个传感器可以捆绑在一起,或者传感器可以是设备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感知事物。例如,你的手机是一个有多个传感器(相机、加速度计、GPS等)的设备,但你的手机不仅仅是一个传感器。

然而,无论它是一个独立的传感器还是一个完整的设备,在这第一步中,数据是由一些东西从环境中收集的。

可能有些人会疑惑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监测和响应来自物理环境中某种输入的设备。具体的输入可能是光、热、运动、水分、压力,或者许多其他环境现象中的任何一种。输出通常是在传感器上直接转换为人类可读的信息,或通过网络以电子方式传输以进行读取或进一步处理的信息。

如果想具体了解传感器,可查看文章:物联网发展的基石——传感器

物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2、网络连接

现在我们已经安装了传感器设备,接下来,数据被发送到云(云是什么?),但是它需要一种方法来到达那里!

传感器/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到云端,包括:蜂窝、卫星、WiFi、蓝牙、低功耗广域网(LPWAN),或者直接通过以太网连接到互联网。

每个选项都在功耗、范围和带宽之间进行权衡(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解释)。选择哪个连接选项最好取决于具体的物联网应用程序,但它们都完成相同的任务:将数据传输到云。

什么是网络连接?

网络连接是物联网难题的一部分,它使“事物”能够相互交流和交换数据。网络连接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实现。然而,有线网络不适合大多数物联网应用,因为其覆盖范围仅限于网线可到达的区域。

物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3、数据处理

一旦数据到达云端,软件就会对其进行某种处理。这非常简单,例如检查温度读数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或者也可以是非常复杂的,例如使用计算机视觉在视频上识别对象(比如你家的入侵者)。

但是如果温度太高或者家里有入侵者怎么办呢?这就是用户进来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然后使用网络解决方案将数据发送到云服务平台,并将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接下来,是时候向最终用户展示结果了。

物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4、用户界面

接下来,以某种方式使信息对最终用户有用。这可以通过向用户发出警告(电子邮件、短信、通知等)来实现。例如,当公司的冷库温度过高时,会发出文本警告。

另外,用户可能有一个允许他们主动签入的界面。例如,用户可能希望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web浏览器查看家中的视频提要。

然而,这并不总是一条单行道。根据物联网应用程序的不同,用户还可以执行某个操作并影响解决方案。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远程调节冷库中的温度。

有些动作是自动执行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预定义的规则自动完成,而不是等待您调整温度。而且,物联网解决方案也可以自动通知相关部门,而不仅仅是打电话通知您有入侵者。

何为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是由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功能组成。这包括屏幕、页面、按钮、图标、表单等。用户界面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上的软件和应用程序。

物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物联网解决方案工作概述

物联网解决方案由传感器/设备组成,它们通过某种连接与云“交谈”。一旦数据到达云端,软件就会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可能决定执行某个操作,比如发送警报,或者在不需要用户的情况下自动调整传感器/设备。

但是,如果需要用户输入,或者用户只想签入,用户界面允许他们这样做。用户所做的任何调整或操作都将通过解决方案发送到相反的方向:从用户界面发送到云,然后返回到传感器/设备进行某种更改。

如果你想通过一些实际应用案例更深入地了解物联网,看看物联网解决方案是如何工作的?我建议你去我们的平台看看,你将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爱物联:https://www.iiot.com/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