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來了,誰會笑到最後?

牛市來了,誰會笑到最後?


定投指數基金,右上角點關注

證券類資產長期的平均收益率在10-15%之間,為什麼大部分投資者都是虧錢的呢?

大家還停留在貨幣市場的思維模式裡

證券市場不穩定,收益有波動,這是它和貨幣市場最大的區別。很久以前我們老百姓還不知道把錢存銀行,那時候有點錢都會把錢找個地方藏起來,認為這樣才安全。

後來國家倡導儲蓄,大家才開始慢慢有了存錢的意識,並且看到了利潤,才發現原來錢也是可以生錢的。

貨幣市場的收益很穩定,也很符合人性,投入一天就有一天錢,存的越多,時間越久給的利息就越多。

大家也知道股票賺錢多,但是因為對股市充滿恐懼,往往在股市賺錢效益明顯的時候才敢涉足股票市場。

熊市恐懼,牛市貪婪

我們看大盤的走勢,每隔幾年都會有一個高點,在這個高點的位置是交易量和新開戶數量最多的時候。

一個賺錢的投資路徑應該是,在熊市底部的時候開始買入,然後在牛市頂部賣出。

而大部分投資者剛好相反,在牛市頂部買入,到了熊市底部賣出。

我們分析一下散戶的心理,從牛市慢慢啟動開始,看到別人開始賺錢了,自己有點心動。

牛市繼續上漲,別人開始越賺越多,自己也有點控制不住衝動了,投入一小筆資金試試水。

牛市進入最後一波最猛的上漲階段,之前投入的小筆資金狠賺一筆,此刻開始後悔之前投入太少。如果當初多投入一些,現在就賺大了。此刻開始傾其所有的投入股市,完全忽略了之前的風險。

結果剛開始大手筆投入,市場就開始下跌。肯定要下跌啊,大部分散戶都在這個時候買入了,此前已經盈利的投資者該賣的也都賣了,後面沒有再繼續進來的人,股價就沒有了支撐。

牛市往裡面衝的是哪部分人?牛市裡最樂觀的那部分人,恰恰是熊市裡最悲觀的那部分人。

熊市其實是風險比較小的時候,但是大部分人控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恐懼,過於悲觀不敢買進。

但是等到了牛市,市場還是那個市場,此刻又忘記了曾經的擔憂,開始狂熱起來。大部分人為什麼賠錢,因為大部分人操作反了。

對證券市場的認知太少

證券市場收益波動大,再用貨幣市場的那套思維模式顯然是行不通了。

有些投資者的想法真的很單純,比如看到某隻股票基金近一個月來的收益不錯,就買入這隻基金。

買入之後並沒有實現那麼好的收益,這時候就慌了,認為基金是騙人的,買入之前明明寫的收益率可高了,買入之後卻沒有收益,懷疑收益是不是被基金公司私吞了。

就有人用近一年的收益率或者近一個月的收益率來計算當天的收益,然後發現收益根本對不上。

證券類資產長期收益率非常可觀,為什麼大部分投資者還是虧錢呢?根本原因不是市場多危險,而是對市場的瞭解太少了。

其實每個人通過學習瞭解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識,都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虧損。

都看到這了,還不關注一下嗎

☞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有用,幫作者分享一下吧,您的朋友一定會感謝您的分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