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訪古 紙坊鎮韓氏祠堂與始祖韓香

汝州訪古     紙坊鎮韓氏祠堂與始祖韓香

紙坊鎮韓氏祠堂與始祖韓香

汝州 劉孟博

韓氏祠堂位於汝州市區東二十五里許,紙坊鎮紙西村,坐北朝南,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由韓彝秩主持重修。解放後,韓氏祠堂先後被衛生院、電錶廠、敬老院、紙坊公社等單位佔用,期間舉世聞名的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在出土之初就曾短暫存放於祠堂內。在各單位漫長的使用中,因管理混亂,至1988年重歸韓氏家族之時,早已破敗不堪,當時困於財力不及,未能對祠堂進行重修。2014年,在紙坊韓氏宗親理事會的努力下,對祠堂內的建築進行了大範圍的維修,並對大殿進行落架大修。經過此次大修,現今的韓氏祠堂煥然一新,計有臨街倒座五間、西廂房五間、大殿五間,每逢清明,八方族人云集,盛況空前。同時在韓氏宗親理事會的重視下,與家族相關的碑石墓誌得到了悉心收集陳設,為前來參觀者,展現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汝州訪古     紙坊鎮韓氏祠堂與始祖韓香

韓氏宗族,自明代始遷汝州紙坊以來,耕讀傳家,人才輩出,簪纓相繼,素稱望族。民間傳說,紙坊街村名的由來,便與紙坊韓氏有關,傳其先人在此開設造紙作坊,故而得名。據祠堂內2014年所立《明故始祖韓公諱香之墓》碑介紹:“(韓香),字馥堂,號聲遠。生於明嘉靖年間。先系籍南陽,後居山西洪洞,明始遷至汝郡東和豐鄉古姬家村,發跡地建置韓家樓。公生五男二女,躬耕傳家,造紙為業,福澤一方。傳授造紙技藝,恩施周鄰,遂作坊林立,經貿昌榮,黎民亦取造紙作坊集聚之地,而衍生為紙坊鎮。”

通過上述碑文的介紹,人們對紙坊街村名的由來,似乎有了清晰的瞭解,然而查閱現存方誌,紙坊街村名的由來似乎更早。明正德《汝州志》卷一 村店記載,“東紙坊店,在州東二十五里。”正德《汝州志》成書於明正德五年(1510年),若此時“東紙坊店”作為汝州地區較大的村店之一出現在志書中,則紙坊名稱的出現必然早於正德時期。而紙坊韓氏始祖韓香,出生於嘉靖時期(1522年—1566年),晚於正德《汝州志》成書的時間,民間關於韓香造紙形成紙坊街的說法,顯然無法立足。

查閱民國版《韓氏族譜》所收錄的眾多序言、碑屏、像贊,及《明恩榮壽叟馥堂韓公傳贊》一文,並未有韓香造紙的記載。不過《韓氏族譜》卷一卻有如下記載,“始祖世系,粵稽祖塋,始祖名字無傳,茲可考者,惟我七世祖諱香,今即吾始祖也,生於大明嘉靖年間。”由此可見,韓香實為紙坊韓氏七世祖,因韓香以前六世姓名無傳,故而韓香下傳之後世子孫,尊韓香為始祖。因此韓香雖與紙坊名稱由來並無關聯,而韓香以前尚有六世在此定居,期間是否開設紙坊,則尚未可知。

汝州訪古     紙坊鎮韓氏祠堂與始祖韓香

附:

明恩榮壽叟馥堂韓公傳贊

民國 韓成勲

木本水源,先人之恩澤無盡;春露秋霜,後世之思慕靡已1。是以報本者,不敢輕忽其祖,追遠者,又何敢怠慢其事。而欲為之生前盡孝,歿後列傳,以致孝思之誠。聖人云:“入孝出第”2,曾子曰:“慎終追遠”3,殆為人子設一報本之鵠4的。

謹按,公諱香,字馥堂,聲遠其自號也。生於嘉靖年間,忠厚朴訥,敦謹寬仁,好善樂施,悉本之於天性。五男二女,躬耕為業,不汲汲5於名利,不斤斤6於富貴,晚年恩賜老民7,扶杖觀國,不自為榮,相傳日久,未有傳贊。以報本之誼推之,公之積德累仁,信乎己傳矣,何用傳為。今觀簪纓不缺,後嗣昌熾,又知相傳之不謬8也。一生惟以《朱子格言》9,傳為家法,名重鄉邦,壽享期頤10,傳曰:“故大德者,必得其壽”。可為公頌矣。

蓋有是德,而宜有是福也,天之福人,無聲無臭,豈世人所能逆料11哉。於戲12!本固枝茂,萬載之氣運如舊,冬蒸秋嘗13,百代之俎豆14猶新。祖德莫忘,不誇一時之榮,孝弟足式,可為千秋之鑑,是為傳。

以贊之曰:

大哉壽叟 堪稱族首 家有二棘15 門植五柳 燕翼貽謀 子孫能守 誕降哲人 所生不偶 山斗在望 品高德厚 於萬斯年 大哉壽叟

又:

浩浩善養 乾坤氣象 志趨光大 作事明朗 有典有則 沒後瞻仰 是訓是行 於今可想 同流合汙 人不得疆16 賢哉我公 天報不爽。

劉孟博摘錄自紙坊民國《韓氏族譜》

註解:1、靡已:靡,無,沒有。已,停止,完畢。 2、入孝出第: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悌,儒家的倫理範疇,現在指敬愛兄長,順從兄長。本意,悌,憐愛,專指作為兄長的哥哥愛護尚是幼小的弟弟。常與“孝”並列,稱為“孝悌”。 3、慎終追遠:《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謹慎的思考人生於天地之間的意義。追遠:看看老祖宗們都留下了些什麼,在自身與先賢之間做一個對比,應效法先古聖賢。每個人都這樣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4、鵠:(gǔ)箭靶的中心目標。 5、汲:本義是從井裡打水,取水,汲水器,參見“欹器”。而“汲汲”則專門形容急切的樣子,表示急於得到的意思。 6、斤斤:指過分用心於瑣碎或無關緊要的事物。 7、老民:本指年老的平民,此處其意應於“壽官”、“壽民”同。“壽官”是一種官方授予的稱呼,主要分佈在明朝和清朝各個時期,不同時期,對年齡、選擇條件、獎勵物品都有所不同 。8、謬 :(miù)錯誤。 9、《朱子格言》:全稱《朱子治家格言》,是清初朱柏廬所著。朱柏廬(1617~1688),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名用純,字致一。崑山(今屬江蘇)人,與歸有光、顧炎武為“崑山三賢”。 10、期頤:指百歲。 11、逆料:預料;預測。 12、於戲:(wū hū)同“嗚呼”。 13、冬蒸秋嘗:古代天子與諸侯於秋季舉行的宗廟之祭。《周禮·春官·司尊彝》:“秋嘗冬烝,祼用斝彝黃彝。”按,《禮記·王制》:“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 14、俎豆:俎(zǔ)和豆,皆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此處指,祭祀崇奉。 15、棘:(jí)即酸棗樹。 16、疆:古同“強”,強大。例;《易經》開篇天行健君子以自疆(強)不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