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儒,而漢武帝卻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人生中執著追求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有朝代的歷史也就二千多年。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他廢除了分封制,在全國各地區施行郡縣制。在文化上統一了文字,以小篆為標準官文,在經濟上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這些都是統一的基本要素,是國家統治階級的必要措施。



但是,有些東西是秦始皇很難控制的,那就是人的思想人的價值觀,光有政治經濟的統一還不夠,最重要最長遠的還是思想的統一,只有思想統一了,才能使政治經濟等措施有效的實行下去。


秦始皇沒有統一中國時,正是戰國七雄時期,在思想及文化上是百家爭鳴。秦始皇剛剛統一中國,百家爭鳴的思想依然在綻放。在當時社會層級裡,知識分子辦的私學讓秦朝廷頭疼不已。他們通過私學評論和反對朝廷法令,秦丞相李斯就指出這些知識分子是"不學師今而學古","道古以害今",若不加以禁止,勢必"主勢降乎下,黨與成乎下"。


因此,李斯建議秦始皇,焚燒私人所藏的詩書,百家語和秦記以外的各國曆史記載。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這一年是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下達焚書令後,打擊的不僅是儒家道家,還包括所有的私學"百家"。第二年,一些知識分子及文學術士私下指責秦始皇的焚書行為,並且大罵秦始皇。這下就惹怒了秦始皇,他下令逮捕了四百六十多人,並活埋了他們。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焚書坑儒"事件。



秦始皇這麼做,都是為了統一思想而採取的強權措施。史記裡都把這些事祥細記錄下來了。"焚書坑儒″對中國百家爭鳴思想的潮流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對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破壞作用,是秦始皇的一大執政過失。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劉徹實行的封建思想的統治政策,那時候的儒家思想已經不是秦朝孔孟的儒術了。它經過董仲舒融合陰陽家,法家,黃家學說等一些私學,發展成了新的儒學。這種儒學符合了當時恐固國家統一,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漢武帝用儒家思想,就是要用思想上的統一來維護政治上的統一。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董仲舒這個人。公元前134年,漢武帝正是聽從了董仲舒的建議,才讓儒家思想大放光彩,在以後長達二千多年的時間裡成了朝廷統治思想。



漢朝的儒家思想主張天是萬物主宰,皇帝是天的兒子,即天子。是代表天來統治黎民百姓的,人們要聽命於天子,各大臣也要聽命於天子,這是儒家思想最精華的。漢武帝正是儒家思想統治中國,在政治上主張天為而治,經濟上實行輕徭薄賦。漢朝很長時間裡國泰民安,經濟富裕,人們得到了休養生息。漢武帝又打敗了匈奴,進一步穩固了江山。


自漢朝後,儒家思想就穩步的走向神壇,並且主宰了中國的命運。中國因為儒家思想興盛過,也因為儒家思想而衰落過,中國已離不開儒家思想了。


飄揚的青春年華


這兩件歷史事件,其中最核心的參與者就是儒家,坑儒之事目前史家公認是後世誇大其詞,而這幾百人有很多都是方術,根本就不是儒學之人,不過是勝利者為了抹黑始皇帝的一種政治手段,也有可能是因為秦自商鞅變法過分推崇法家,而導致儒家的藉機渲染和表達不滿,而後世的時獨尊儒家事件,是統治階級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過程,一定會藉助某一種主導思想,來更好的統治龐大帝國,當然在當時自春秋百家爭鳴後的幾大思想體系,也只有儒家是最合適和最系統的王道思想,儒家自誕生就是出世,輔佐君王的核心思想,當時兩者屬於完美結合,一定程度下,能保證幾千年的大一統思想能夠一直深入人心,足以說明這套思想的偉大之處,兩次重大事件都是儒家發展的分水嶺,前者使儒家正真進入到統治者的視線,後者讓儒家正真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了統治階級必備的馭民思想體系,成為一門流傳後世的顯學,截止目前任在發揮無可替代的博大精深思想指導作用。


玻璃器皿資訊


秦始皇以嚴刑峻法治國,結果使秦朝二世而亡,短命且突然,幾乎一夜之間秦朝轟然傾覆!可見法律並不能阻止人們揭竿而起,順應民心才是唯一出路!漢朝接受其教訓,採取無為而治的措施,與民休息,贏得百姓信任,天下歸心,至武帝執政,一方面要堅持溫和的治國理念,另一方面又要加強皇權,防止出現同姓王的造反行為,於是,他通過“推恩令”成功進行了削藩,通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了思想,完成了皇權的加強目標。在這裡,不能理解為什麼武帝不採取法家思想而“獨尊儒術”,因為武帝不想赴暴秦的後塵,相對法家,儒家的思想更加溫和,更加人性化,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同時對民眾具有強大的教育意義,所以,冷酷的法家思想,虛無縹緲的道家思想,無所作為的墨家思想,一概被武帝廢棄。漢武帝是歷史上少有的大有作為的帝王,我們在這裡只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和他本人的性格特點進行的猜測,至於他到底為什麼“獨尊儒術”,恐怕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


元墨香135355669


秦始皇焚書坑儒,《史記》確有此事。只不過後人誇大了“坑儒”,坑的四百六十人,其中有采不到長生不老的方士,還有妄議朝政的諸生,並沒有特指“儒生”。

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卻是無中生有之事。這麼一個重大歷史事件,與漢武帝、董仲舒同時代的司馬遷,在《史記》裡,卻沒有任何文字記載。

相反,漢武帝對董仲舒極不信任,《史記儒林外傳》,董仲舒作《災異之記》,用天災譏刺天子,為此漢武帝差一點要了董仲舒的性命。

說漢武帝廢除百家獨尊儒術,是以訛傳訛,也有儒家自我抬高的混淆視聽的原因。


有話少說


政治手段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要"愚民",這樣才有利於他們的統治。封建朝廷的最大敵人不是外來民族如匈奴,他們只是殺百姓搶東西的強盜,統治下的人才是最大的假想敵。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最好的解讀,如果不對他們好,他們就推翻你。要對他們不能太苛刻,還要防著他們造反,除了讓他們生活好的,就要從思想控制他們。


朕史


無論“焚書坑儒”還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是統治集團為了穩定自己的統治,約束人們的思想,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行事,從思想的統一社會。有人說漢武帝的“儒”,並非孔子的儒,其實這並不重要,他們也只是藉助孔子的名氣,來達到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吧了。真正的還老百姓說的一句話,“千人千思想,萬人萬模樣”,這才是真正的世界,無論怎樣約束,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不然整個社會就成一個人了。


overu88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其實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

事物都有兩面性。秦帝國開天闢地的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沒有統一的思想,國家就會分裂。所以從這方面講,焚書坑儒就是為了鞏固新生政權。漢武帝正是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採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目的與祖龍一樣,只是方法不同。

中國自古人就是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的國家,沒有統一的思想,沒有中央集權統治,就會像歐洲一樣國家林立。這也是秦皇漢武能夠成為千古一帝的原因!


至樂無如讀書


這就是兩個帝王不同之處,秦始皇是要焚書坑儒。漢武帝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兩個封建帝王看來都不是一般的人,秦始皇是一個胸懷大志的皇帝,在他的任內雖然只有十幾年,他卻創造了中國豐功偉績,萬里長城的修建,統一度量衡,焚書坑儒等幾樣大事,都可以看出秦始皇是遠大理想。漢武帝是在中國歷史上,提倡輕搖薄賦,休養生息,對於連續爭戰的中國,是老百姓特別的需要,老百姓特別需要‘’休養生息‘’,那麼,漢武帝為什麼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天下要老百姓不要亂,最好的辦法就是請出儒家思想,禮儀仁智信,讓儒家的存在,還可以安定天下,實現無為而治的目的。現在要是比較哪個皇帝統治得好,還是應當把漢武帝排在第一位。


6353902879


你肯定是個崇儒分子,儒家創世人孔子都是騙子有什麼好評好呢!批林批孔的時侯多少清華北大的批文把孔子批得一文不值,體無完膚。氣侯一變,可能他們又成了尊孔崇孔的先行分子。萬事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今曰成教授,明日當教梳,把學子都教成兩面三刀油豆腐!


龍爺171465624


言論越自由,社會越缺乏公義。看看如今的社會就知道了,龍蛇混雜,世風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