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鹿希丨“兩彈元勳”鄧稼先之妻,每一縷愛意,都流淌著家國情懷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偉大的女人,她的偉大之處在於“治國、平天下”之前的“齊家”,當自己的男人在外面拼搏的時候,能讓後方有一個安穩的家。

世人知道兩彈元勳鄧稼先,卻少有人知許鹿希。許鹿希是鄧稼先先生的妻子,與先生孕育了一兒一女。同時,她也是一位大學教授,教育了無數人。

許鹿希女士的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也是最深的控訴,就是和鄧先生在一起的時間太短,離別太長,來不及告別就已走盡一生。

1.師生到夫妻

許鹿希本來是鄧先生的學生,在1946年,許鹿希女士考上了北京大學的醫學院,而那個時候鄧稼先是北大物理系的助教,所以許鹿希女士的物理實驗課就是鄧先生在教。

而他們兩個人早就認識,在這一段學習歲月中,兩個人互相有了好感。但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大學生不可以談戀愛,也不許結婚,所以他們更多時候只是保持著師生關係,把那份好感壓下去。

再後來,鄧稼先就出國學習了,而許鹿希選擇了留在北大,身份從學生變成了一位老師。那個時候,鄧稼先的母親身體不好,而因為兩家的關係好,鄧稼先的大姐總會讓許鹿希給看看病,在後來鄧稼先回國後,他的大姐也極力撮合兩人。

似乎許鹿希嫁給鄧稼先是自然而然的,喜歡鄧稼先,所以願意等他回國。但是許鹿希估計也沒有想到:她這一輩子,等待的時候實在太長了。

許鹿希丨“兩彈元勳”鄧稼先之妻,每一縷愛意,都流淌著家國情懷

2.最美好的時光

許鹿希和鄧稼先過得最美好的時光,就是婚後的幾年。那個時候鄧稼先雖然也很忙,但是兩個人總還是有時間獨處,而鄧稼先總是樂觀而有趣的。

月光下,許鹿希會和鄧稼先一起漫步,像每一對普通的情侶一樣,手牽著手。兩個人都喜歡那如水的月色,都愛夜的溫柔。

在有時候的時候,鄧稼先會拉著許鹿希一起去看劇,等到從劇院出來的時候,已經月上梢頭,光輝滿地,然後兩個人再慢慢走回家。鄧先生還會扮那青衣,唱一回《蘇三起解》,就像他們的愛情一樣,是有著前世的緣分。

兩個人結婚之後,也有了自己愛情的結晶。先有了一個貼心的小棉襖,兩年之後又多了一個小小男子漢。

四口之家圓滿而美好,許鹿希作為大學教授,有時候會很忙,而鄧稼先搞科研,也會很忙。但是兩個人都沒有忽略家庭,鄧稼先在科研是很認真嚴厲,但是在家庭中很活潑也很有趣。

許鹿希有時候靜靜地看著自己的丈夫在院子中逗弄著一雙兒女:那是一個很稱職的父親,費盡心思逗孩子開心,和孩子游戲。那個時候,許鹿希是甜蜜而滿足的。

許鹿希丨“兩彈元勳”鄧稼先之妻,每一縷愛意,都流淌著家國情懷

3.一生多是離別時

許鹿希和鄧稼先這一生,離別居多。

為了祖國的原子彈氫彈的發展,鄧稼先一走就是二十八年,這其中的偉大不言而喻。二十八年間,許鹿希聽不到關於鄧稼先的任何消息,能做的只有保持客廳裡的所有擺設不變,守護家裡默默等候自己的丈夫回來。

鄧稼先在臨走之前對許鹿希說道:“鹿希,往後家裡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做好了這件事,我這一生就過得很有意義,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當時的許鹿希也許並不知道這句話意味著什麼,但是她知道丈夫要去做的肯定是有關於國家利益的大事。

當在屬於中國的國土上,炸開第一朵蘑菇雲的時候,許鹿希在家裡悲喜交加。喜那裡面有自己丈夫的一份力,喜中國終於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彈;而又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悲傷感情,這麼值得慶祝的時刻,自己還是不能和丈夫一起面對。

許鹿希心裡大致明白了鄧稼先去做什麼,也明白他所要做的事情比這個家重要多了,他是為了中國,為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崛起而去做的。

在鄧稼先還在家的時候,許鹿希就發現他的目光中總有些落寞,那是一直使命沒有完成的空虛感。雖然鄧稼先表現得很輕鬆,在孩子面前也很逗趣。但是瞭解鄧稼先的許鹿希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丈夫,是要去做大事的,他不會讓這個家羈絆著他,或者也可以說,是為了中國先捨棄一下自己的小家。

人們多崇尚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鄧稼先為了中國科研保密二十八年只是寥寥回家幾次的那種高尚的品格,卻容易忽略許鹿希這樣女士在背後為家庭為中國的付出。

其實許鹿希很瞭解鄧稼先,也因為這份愛意,她一直支撐。她大概明白鄧稼先是搞科研,是為中國,但是具體做什麼她不清楚,鄧稼先在哪裡她也不清楚,她所等做的只有等,等鄧稼先回來。

4.等待

許鹿希在那些流言蜚語中等候鄧稼先,哪怕外面說的再難聽,說鄧稼先拋妻棄子,自己跑了,許鹿希也沒有動搖。

許鹿希在孩子的成長中等鄧稼先,孩子一點一點的長大,而對於父親的概念還停留在鄧稼先當初走之前專門拍的一張全家福上。

許鹿希在中國全面的成長中等待著鄧稼先,二十八年間,中國炸開了原子彈,炸開了氫彈,時代也在飛速變化,連許鹿希自己都慢慢的老了。

許鹿希在對家的堅守中等鄧稼先,她堅持著不換家裡的任何傢俱,不讓客廳裡面的擺設變化位置,也不搬家,就害怕鄧稼先回來了的時候感到陌生,找不到自己在哪裡。

後來啊,鄧稼先回來了,卻不是因為退休,而是在一場實驗中,受到了核輻射,患上了直腸癌,留下了一副被輻射搞垮的身體,回來養病。

在這養病期間,鄧稼先知道自己身體不行了,更加拼命地給中國留下了兩本書。許鹿希摸著他手術切除的已經病變成硬邦邦的小腸,無奈又悲傷的流著淚。

鄧稼先最後的一年多一點的時光裡,花了一年的時光做出了自己最大程度的貢獻,給許鹿希女士留下的,只有那麼些時間的零頭。

許鹿希丨“兩彈元勳”鄧稼先之妻,每一縷愛意,都流淌著家國情懷

“將近30年的等候,就這樣了嗎?”面對鄧稼先逐漸變得冰涼的屍體,許鹿希有點不敢相信。

她這一生,一直在等鄧稼先,她不怨他為了祖國來不及顧及自己的小家,也不怨他很少能陪她……但是……但是為什麼在鄧稼先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卻那麼快就走了?

許鹿希看過有人因為飢餓而死亡的情形,也見過中國落後衰敗的樣子,她也一直在教書育人,也是為了給中國提供人才。她和鄧稼先,都是以祖國繁榮為最大的目標。這樣的女人,是多麼的偉大。

可惜,她再也見不到自己的丈夫了,但是再來一次,她還是會支持自己的丈夫,還是會養育著子女,教育著學子,然後在自己滿滿的思念中,等著自己的丈夫完成自己的使命後——回家!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