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擊退匈奴的蝴蝶效應:羅馬帝國分裂,且不再統一丨21讀書

每週一本書

讓閱讀,豐滿人生

中華文明從來不是孤立發展的,自它產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世界其他文明因素的影響。但這些外來因素並未改變中華文明的本質,反而更彰顯出了中華文明的獨特性。

如果將中國史放入世界史的大背景之下,又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發現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擊退匈奴的蝴蝶效應吧!

21讀書

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簡讀中國史: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

圖片來源丨新華社等

中国击退匈奴的蝴蝶效应:罗马帝国分裂,且不再统一丨21读书

縱有五千年,橫有四萬裡,視野越是高遠,對中國史的理解越是開闊。

—馬伯庸

題記

01

羅馬和秦漢兩大帝國之間有很多相同之處。事實上,羅馬帝國之所以滅亡,也與大漢帝國有比較直接的關係。

在羅馬帝國和秦漢帝國之間,有一片廣闊的草原,由蒙古延伸到烏克蘭一帶,叫作歐亞大草原,它實際上把羅馬和秦漢連接在了一起。

這片草原上發生的大事,有的時候也會連鎖影響到歐亞兩端。

在歐亞大草原的東部,生活著強大的匈奴部族,對秦漢帝國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因此秦始皇修築長城,希望把他們攔在草原。漢高祖甚至親自率領大軍迎擊匈奴,結果在大同被困7日,差點喪命。

直到漢武帝時期,中國才有能力著手解決匈奴問題,漢武帝派衛青和霍去病多次出兵。經過持續不斷的打擊,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成為中國的附庸,而北匈奴依然桀驁不馴。

於是到了東漢時期,中國聯合南匈奴攻打北匈奴,北匈奴受到極為沉重的打擊後,往西遷徙到了中亞,在中亞停留了一段時間後,一部分匈奴人繼續西進,在4世紀晚期,到達黑海沿岸。

匈奴人的西進引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匈奴人的作戰方法跟後來被歐洲人稱為“黃禍”的蒙古人很相似。歐洲人以前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民族:

當時的羅馬歷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把他們描寫成“幾乎粘在馬上”的人。

中国击退匈奴的蝴蝶效应:罗马帝国分裂,且不再统一丨21读书

稍經激怒,他們就奮起作戰,排成楔形隊形,發出各種狂叫聲,投入戰鬥;他們敏捷靈活,有意分散成不規則隊形,兵鋒所至,屠戮殆盡……他們沒有固定居所,沒有房屋,沒有法律,沒有穩定的生計;他們乘坐著大篷車,像難民一樣四處流浪。

匈奴人的戰鬥力是如此強大,在他們的壓力下,原來生活在羅馬帝國邊境上的西哥特人被迫離開原來的生存領地,進入羅馬帝國境內。

378年,西哥特人大舉入侵羅馬帝國,殺死羅馬皇帝。這就是西方歷史上所說的蠻族入侵

西哥特人是東日耳曼人的一支,從那之後,6個部族的日耳曼人相繼進入羅馬帝國,其情形與中國所謂的“五胡亂華”非常相似。他們的入侵導致羅馬帝國分裂。476年,西羅馬滅亡,只有東羅馬繼續存在。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羅馬帝國的崩潰是中國打擊匈奴戰爭的結果。這可以認為是世界歷史的“蝴蝶效應”。

而在大致的歷史同一時段,在中國也發生了極為相似的一幕,只不過時間上比歐洲早了100年。

就在北匈奴西侵前70年左右,304年,南匈奴乘機南下,引起了所謂的“五胡亂華”。311年,在羅馬城第一次陷落於蠻族前100年,當時中國西晉的首都洛陽也第一次陷落少數民族之手,中國因此分裂成兩塊。北邊一塊,被蠻族佔領;南邊一塊,成為東晉和南朝。這和東西羅馬的局面是非常相似的。

也就是說,羅馬帝國和中國大致上在同時段被蠻族入侵,並導致一半疆土被佔領,只有另一半殘存下來。

那麼,中國和羅馬的歷史進程為什麼如此相似呢?放眼世界歷史,這一現象不僅存在於中國和羅馬,而是屬於全世界範圍內的一個大的遊牧民族入侵浪潮。

前面說過,匈奴部落遷到中亞之後,有一支部落向西進軍,導致西羅馬滅亡,但是其他大部分匈奴人還是停留在中亞。

不久之後,停留在中亞的一支北匈奴,在455年左右,又往南進發,侵入印度,導致印度北部著名的笈多帝國的滅亡。大約在484年,中亞的又一支北匈奴侵入了波斯帝國。

也就是說,3~6世紀,歐亞大陸幾乎所有大的帝國,都被以原北匈奴為核心的遊牧民族入侵了。這是全球範圍內第二次遊牧民族大入侵。

那麼,為什麼在這個時段,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文明中心都受到了遊牧民族的入侵呢?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到了這個時候,世界上大部分文明中心都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進入了停滯和腐敗期。在中國,從西漢末年開始,政治就開始腐敗,統治階級窮奢極欲。到了東漢,太監外戚輪番專政,皇帝一個接一個地非正常死亡。而在羅馬帝國以及印度、波斯帝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羅馬帝國後期的腐敗、朝政的混亂,與中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一個原因,是遊牧民族出現了第二次技術進步。

遊牧民族在公元前1700~前1500年之間,就在世界範圍內掀起過一次大入侵浪潮,手執青銅武器、駕著馬拉戰車的遊牧民族差不多同時侵入了兩河流域,侵入了希臘和印度,也侵入了中國黃河流域。這次入侵浪潮之所以興起,是因為他們出現了第一次技術進步,也就是發明了馬拉戰車。

然而,第二次大入侵,遊牧民族不再是站在戰車上了,而是騎在馬背上。

公元前1000年左右,馬的主要用途是為了駕車,遊牧民族還沒有學會騎馬。在那之後,遊牧民族開始會騎在馬上作戰,實現了第二次技術進步,發展出騎射技術,機動性大為提高,並且實現了全民皆兵,戰鬥力大大增強。

因此,遊牧民族才有可能建立具備國家雛形的更大的部落聯盟,對歐洲大陸的眾多帝國構成威脅,並且在他們衰弱的時候掀起第二次入侵大潮。

中国击退匈奴的蝴蝶效应:罗马帝国分裂,且不再统一丨21读书

02

這次全歐亞範圍內的遊牧民族入侵大潮,在歐亞大陸兩端所造成的結果很不一樣。

入侵了中國北方的蠻族,也就是所謂的“五胡”,不久就先後被中國文化同化。

中國歷史在經歷了一個波動期後,隋朝又實現了南北方的統一,中國王朝又一次開始了漫長的自我循環,中國文化的發展並沒有受到根本的影響。

而在羅馬帝國,西羅馬一經解體,就再也沒能恢復。在西羅馬的廢墟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蠻族國家,演變成歐洲林立的小國,導致歐洲中世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黑暗時代的到來。

再後來,黑暗當中冒出曙光,誕生了歐洲新文明。

因此有學者認為,沒有當時的蠻族入侵,就沒有今天獨特的西方文化。

那麼為什麼同樣的蠻族入侵,在中國和西方的結果不同呢?為什麼中華帝國在崩潰後總能統一,而西羅馬帝國一旦崩潰,就再也不能復建呢?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秦漢帝國制度上的特點是高度劃一,而羅馬帝國內部沒有形成中國意義上的統一。所以羅馬帝國打散之後,就很難再統一起來。

這一事實也再度證明了,中國文明自古以來就存在著統一這一內在的基因,而西方不存在這種基因。

前面我們分析了中國文明的統一基因,但是還有一些因素沒有講到。在這裡有必要再補充幾句。

形成中國統一傳統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語言文字。

中國自古以來,在語言文字上一直是統一的,而西方不是。

人類文字發展的一個普遍規律,是從象形文字、表意文字,發展為表音文字。埃及原來的象形文字非常發達,但是到3世紀時,就開始用希臘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了。

但是中國文化沒有跨過很多其他文明跨過的門檻。比如其他文明早就從血緣社會進入階級社會,但是中國一直停留在血緣社會階段不往前走。其他文明早就從祖先崇拜跨入一神教崇拜,但是中國人一直停留在祖先崇拜階段。與此相類似,世界上其他文化很早就開始採用表音文字,而中國文字始終停留在早期階段,也就是表意文字。

當然,我們所說的這個“跨不跨過門檻”,並不是一種價值判斷,並不是說,只有跨過這個門檻才是好的。事實上,是否跨過這個門檻,是由一系列複雜的原因造成的。

那麼表音文字有什麼特點呢?表音文字極容易學,它只由幾十個字母組成,所以更容易掌握。這也是表音文字在西方很快取代表意文字的主要原因。

但是表音文字的另一個特點是它極不穩定,總在變化當中,任何一個民族都可以借用這套字母來拼寫自己的母語。所以語言很快就變得千變萬化,根本沒辦法統一。

如果中國採取表音文字,那麼溫州話、廣東話和山西話將會很快演變成不同的語言,相互聽不懂也看不懂。

而表意文字的最大特點是固化,從甲骨文到楷書,很多字形還是基本一樣的。所以中國境內雖然方言千差萬別,相互可能聽不懂,寫出的字卻能相互看得懂。

中国击退匈奴的蝴蝶效应:罗马帝国分裂,且不再统一丨21读书

因此,像中國這樣大的領土面積,以及如此複雜的民族,本來在交通和信息不發達的古代,技術上是很難長期保持統一的。

中國能成為一個例外,文字上的統一是一個重要因素。

前面講過,地理環境是中國形成統一傳統的重要原因。關於地理原因,我們多次比較了黃河中下游和希臘,在這裡,不妨再比較一下整個中國和整個歐洲。

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說,從地理上看,中國像是一個由圍牆圍起來的四合院。而歐洲則是沒有圍牆的,海岸線曲折漫長,四面漏風。

中國只有兩條大河——長江和黃河,兩河相距很近,流向相同。中國東部的兩大河沖積平原,是連在一起的,人口相對集中。歐洲大陸內部的一些高山,把歐洲分為幾個不同的地理單元,導致歐洲的河流非常分散,多瑙河、萊茵河、第聶伯河、頓河、易北河、盧瓦爾河、伏爾加河等,流向四面八方,中間由一條條分水嶺阻隔開來,因此沿河發展起來的文明中心,也是分散在各個區域。

從地理上說,歐洲就沒有內聚力。這也是羅馬帝國分裂後不能再統一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国击退匈奴的蝴蝶效应:罗马帝国分裂,且不再统一丨21读书中国击退匈奴的蝴蝶效应:罗马帝国分裂,且不再统一丨21读书

贈書福利

中華文明從來不是孤立發展的,自它產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世界其他文明因素的影響。但這些外來因素並未改變中華文明的本質,反而更彰顯出了中華文明的獨特性。

本書將中國史放入世界史的大背景之下,理清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以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對中國史的整體概念。同時,本書用“長時間,遠距離,寬視野”的解讀方式,力圖全方位呈現中國歷史治亂循環背後的內在邏輯與外在動因。

中国击退匈奴的蝴蝶效应:罗马帝国分裂,且不再统一丨21读书

《簡讀中國史: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

出版社:嶽麓書社

現在,21君給大家謀福利啦,免費送書!

如何獲得?

在本期週末讀書下面留言,獲得的讀者將獲得贈書一本,同時,21君會在前二名以外挑選部分留言走心的讀者,也免費贈送《簡讀中國史: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一本。

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機會,每四期連續贈書的活動中,同一讀者只能獲獎1次(同一微信ID、手機號、地址均視為同一讀者)

我們將在明晚的夜讀中公佈獲獎名單喲~獲得贈書的小夥伴記得按照時間留下你的地址,逾時不候喔~(所以點贊前2的截止時間是9月16日20:00-21:00之間喲~注:準確的時間以21君的截圖為準;如遇突發新聞也有可能提前截圖。)

中国击退匈奴的蝴蝶效应:罗马帝国分裂,且不再统一丨21读书

21君

中国击退匈奴的蝴蝶效应:罗马帝国分裂,且不再统一丨21读书

小夥伴們,從世界史的座標下看中國史,令人耳目一新。看完這篇文章,你們有什麼關於歷史的新想法嗎?

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