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子救曾志,過半村民被殺害,閩東這個少數民族為革命犧牲巨大「共和國從這裡走來-63」

位於閩東革命烈士陵園北側的閩東畲族革命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以畲族命名的革命紀念館。在紀念館中,有一幅油畫特別引人注目,一位畲家大嫂揹著生病的女子,在崎嶇山路上快步奔走。這幅畫講述的是80多年前發生在閩東的

畲嫂救人的感人故事。

舍子救曾志,过半村民被杀害,闽东这个少数民族为革命牺牲巨大「共和国从这里走来-63」

畲嫂舍子救曾志

1934年冬,蔣介石調集閩浙兩省正規軍和地方反動武裝十萬兵力,向閩東蘇區發動殘酷的清剿。此時,閩東福(鼎)霞(浦)縣委書記曾志身患重病,被轉移到福安松羅與霞浦鹽田之間的一個小山村,住在村民藍金妹家中養病。一天清晨,一聲槍響打破了山村的寧靜,敵人又來清剿,藍金妹趕緊抱起孩子,叫上曾志往山上跑。

舍子救曾志,过半村民被杀害,闽东这个少数民族为革命牺牲巨大「共和国从这里走来-63」

途中,身患重病的曾志體力不支,昏倒在路旁,不省人事。槍聲越來越近,情況緊急,藍金妹將孩子放在草叢裡,不顧孩子令人心碎的啼哭聲,毅然背起曾志向山間隱秘處轉移。剛到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便聽到村裡響起激烈的槍聲。大約經過一個多小時,敵人走後,藍金妹才返回原地尋找孩子,卻不見孩子蹤影。她心急如焚,四處尋找,最終,在一同撤離的一位大娘家找到了孩子。

藍金妹舍子相救,使曾志轉危為安。由於戰爭年代流動性極大,曾志一直找不到機會感謝。新中國成立後,曾志和丈夫陶鑄一直在尋找恩人藍金妹。

舍子救曾志,过半村民被杀害,闽东这个少数民族为革命牺牲巨大「共和国从这里走来-63」

曾志女兒陶斯亮:

她(曾志)到處去找她(藍金妹),就是想去還救命之恩,但是可能是地址沒有說清楚,後來搬遷了,就沒有找到,她一直都很遺憾這件事情。

1994年,曾志回到福安,參加閩東蘇區創立六十週年紀念活動,卻被告知藍金妹已離開人世。在閩東畲族革命紀念館裡,曾志望著牆上藍金妹的肖像,潸然淚下。

畲族人民對革命貢獻大

在那段烽火歲月裡,閩東畲族同胞為革命付出了巨大代價,許多村莊被反動派毀滅。在福安白雲山南麓有一個名叫竹洲山的畲族村,革命戰爭期間,這裡的畲族同胞積極參加貧農團和赤衛隊,與紅軍游擊隊並肩作戰。

他們出門勞作時,會把米飯捏成一團埋到小麻袋裝的甘薯絲飯中,或把食鹽裝在竹槍擔中,喬裝成上山砍柴、施肥、採野菜的模樣,千方百計為紅軍送去食物。有的畲民上山後,將自己的衣服、帽子、鞋子、斗笠、蓑衣等留下,生怕紅軍挨凍。每當發現敵人搜山時,畲族群眾就用暗語高喊“山豬來囉”,及時為紅軍通風報信。

舍子救曾志,过半村民被杀害,闽东这个少数民族为革命牺牲巨大「共和国从这里走来-63」

(竹洲山畲族革命紀念碑)

竹洲山如火如荼的革命鬥爭,成為國民黨反動派的眼中釘。1936年冬到1937年春,國民黨在反動民團配合下,三次對這裡進行大規模的燒殺掠奪。上竹洲、下竹洲、三灣等自然村化為一片廢墟,民房幾乎全部被毀壞,面對敵人的拷問甚至殺戮,無家可歸的畲族群眾沒有一人投敵叛變。

閩東革命紀念館館長雷志華:

畲族人長期生活在這個大山中,就養育了畲族人的民族性格,那種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在我們中國革命,特別是閩東地方黨組織在最艱苦的時候,表現得尤為突出,尤其是在閩東的畲族聚集地竹洲山。在(竹洲山)9個村落的86戶的366個畲族畲民中,在三年游擊戰中,據不完全統計,被殺害的達到了202人,佔了50%以上。

在革命戰爭中,閩東畲族人民付出了巨大代價,被殺害的畲族群眾達5000多人,被拆毀的畲族村莊153個,被燒燬房屋10500多間。當年在閩東蘇區浴血奮戰的葉飛上將曾說:“在閩東三年游擊戰爭最艱苦的年代,畲族人民作用很大,第一,能保守秘密,對黨很忠誠;第二,最團結。

舍子救曾志,过半村民被杀害,闽东这个少数民族为革命牺牲巨大「共和国从这里走来-63」

紀念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福建新聞廣播

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誌編纂辦公室

聯合推出百集革命歷史印象志

——《共和國從這裡走來》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舍子救曾志,过半村民被杀害,闽东这个少数民族为革命牺牲巨大「共和国从这里走来-63」

如何收聽

關注FM1036福建新聞廣播

調頻FM103.6每晚23:00

通過<strong>蜻蜓FM、喜馬拉雅、海博TV APP收聽

舍子救曾志,过半村民被杀害,闽东这个少数民族为革命牺牲巨大「共和国从这里走来-63」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