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海出售子公司保壳,变卖资产或成亏损上市企业救命稻草?

近日, *ST新海披露了出售旗下子公司的公告,出售价格高达14.22亿元,过去两年该公司业绩连亏,披星戴帽,此次变卖资产,将从很大程度上,挽救公司的业绩颓势,或能实现保壳。

新海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089.SZ,证券简称:*ST新海)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主营是研发、生产和销售通信机房和通信网络用接配线产品、智能电缆充气机系统、宽带接入产品、电源产品等。


*ST新海出售子公司保壳,变卖资产或成亏损上市企业救命稻草?

业绩连年亏,又受处罚

*ST新海这几年的业绩表现不佳,早早的带上了ST的帽子。根据往期财务数据显示,*ST新海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5亿元,净利润-0.92亿元;2018年*ST新海的营业收入为7.59亿元,净利润-4.63亿元,相比2017年,公司亏损程度继续扩大。

到了最近的2019年中报,*ST新海的营业收入为2.69亿元,净利润为-1.25亿元,公司继续处于深度亏损的状态。

屋漏偏逢连夜雨,前不久公司还因种种问题被证监会公开谴责。2019年9月1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对新海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处分的决定》。

根据处分决定显示,*ST新海存在违规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的情况。2018 年度,*ST新海通过委托贷款、借款、代采购、代销售和代付劳务费等方式向关联方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陕西通家)及其下属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累计9.37亿元,其中未经审议和未及时披露的金额为9.32亿元,占2017年经审计净资产的53.58%,上述事项*ST新海直至2019年4月27日、4月30日、5月22日才在相关公告和2018年度报告中披露。

此外,2018年10月30日*ST新海在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预计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3459.35万元至9224.93万元。2019年2月28日,*ST新海披露业绩快报,预计2018年度实现净利润为4117.76万元。2019年4月27日,*ST新海披露业绩快报修正公告,预计2018年度实现净利润为-4.52亿元。2019年4月30日,*ST新海披露2018年度报告,2018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4.52亿元。*ST新海在2018年10月30日披露的第三季度报告和2019年2月28日披露的业绩快报中预计的2018年度净利润与*ST新海2018年经审计净利润相比,差异较大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业绩修正严重滞后。该事项也被交易所谴责。

2018年度,*ST新海在自身经营尚且困难的情况下,多次违规对关联公司出手相助,这难免令人生疑。

14.22亿元出售子公司,获利9.8亿

在业绩疲软的情况下,公司开始变卖资产。近日,*ST新海披露公告称,为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拟出售持有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易思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易思博”、“标的公司”)部分股权。

目前,公司已与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峰投资”)就该股权转让事项达成交易意向。经双方友好协商,2019年10月15日,公司、盈峰投资、深圳易思博在深圳市南山区签署了《股权转让合同》,盈峰投资以现金方式收购新海宜持有的深圳易思博95%股权,交易金额为14.22亿元。《股权转让合同》将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此次的收购方盈峰投资为美的何享健之子何剑锋的旗下企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盈峰投资总部位于广东顺德,是一家多元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根据其官网显示,其投资的产业布局包括环保与高端装备、文化及艺术品、投资与投资管理、母婴及大消费、科技新材料等五大领域,旗下拥有上市公司盈峰环境(股票代码:000967.SZ),华录百纳(股票代码:300291.SZ)两家上市公司,实力较为雄厚。

根据同时披露的深圳易思博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ST新海持有的深圳易思博100%股权的账面原值为4.61亿元,相对本次出售价格14.22亿元来看,此次股权交易会为*ST新海带来不少的现金流及利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业绩不佳的窘境。*ST新海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公司流动性,减轻偿债压力,改善财务状况,帮助公司提升盈利能力。经初步测算,预计本次交易将产生约9.8亿元的投资收益(未经审计),将对公司相应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不过,本次出售的深圳易思博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1.06亿元,占*ST新海2018年总收入的比例为13.96%,其资产净额为6.08亿元,约占*ST新海净资产总额的41.59%,出售完成后,*ST新海的资产总额将会缩水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不是*ST新海最近首次出售旗下股权了。早在今年7月30日,*ST新海就发布公告称,将出售陕西通家部分股权,预计交易完成后*ST新海持有的陕西通家股权比例将低于20%。出售前,*ST新海持有陕西通家35.82%股权。目前具体交易方案尚未确定。

在2016年,*ST新海以5.33亿元收购并增资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厂家陕西通家,持有其38.07%股权,还以2亿元增资研发动力电池的江西迪比科,持股20%。*ST新海称将借此拓展“新能源”业务版图,并表示未来将以“新能源”为重点,但接下来几年中,上述增资收购的业务未能带来业绩增长,新能源板块在公司整体利润中占比率不高。

卖房、卖资产,这些保壳手段能否奏效?

其实近期不少上市公司都出售名下房产、资产,改善业绩,以之保壳。

我们此前就报道过2018年巨亏16亿元的上市车企*ST海马(证券代码:000572.SZ)就拟出售401套闲置房产,已出售156套,收款5709万元。在9月25日晚间,*ST海马又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转让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称与郑州睿之尚实业有限公司(简称:睿之尚实业)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ST海马将其持有的海马研发100%股权转让给睿之尚实业,转让价格为8.06亿元。从卖房到出售子公司,*ST海马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来保壳。

此外,近日*ST荣联(证券代码:002642.SZ)也披露了出售子公司的公告。公告显示,*ST荣联拟以人民币6682.8万元价格向成都微思格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微思格)出售所持有的全资子公司北京车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车网互联)81%的股权,而微思格则是*ST荣联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王东辉的参股公司。

由此看来,出售旗下子公司已经成为了不少上市公司用以保壳的救命稻草。

回到*ST新海,本次出售深圳易思博卖出了14.22亿元的高价,对于处于保壳旋涡中的的*ST新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利好。按照公告显示此次出售子公司获利9.8亿元,能一解燃眉之急。但对于业务转型不成功的*ST新海来说,靠出售子公司保壳只能解一时之急,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公司经营方面的颓势。*ST新海作为一家通信行业企业,如何把握5G时代的发展机遇,夯实主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才是真正的保壳手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