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兩個“奇”的故事——技術滯後,發明夢斷

意大利藝術家和科學家達·芬奇被譽為“萬能的人”、“歷史上最全面的天才”。

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達·芬奇為什麼會有這些美譽呢?在1796年即他死後200多年,有人精心地整理了他留下的7000多頁筆記,大為驚異地發現記載著幾乎應有盡有、無所不包的重大技術發明:梯式船閘、潛水艇、飛機。

然而,我們卻沒有看到達·芬奇的任何重大發明——惟有他作為藝術家標誌的“蒙娜麗莎”,在向我們“神秘地微笑”。

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那麼,這位“圖紙上的天才”,為什麼“壯志未酬身先死”呢?除了其他原因以外,就是他的設計不能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實現。比如飛機——當時沒有效率高(動力強大而重量輕)的發動機和適合飛機的優質(強度高而輕)材料。

由此可見,達·芬奇“栽”在了技術滯後面前。

“自動計算機夢”,困擾著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巴貝奇的後半輩子——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年輕人變成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為了解決冗長計算的問題,他傾其所有——開始10年還有英國政府的鼎力資助。但遺憾的是,直到撒手人寰,他卻依然不見“自動計算機”的影子。

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是巴貝奇的思路、構想等不正確嗎?不是。恰好相反,他設計的計算機和現代電子計算機的本質原理如出一轍。原來,他用的是“機械”的方法去“圓夢”——當時並沒有現代的“電子”技術,也沒有現代的精密製造技術。在這種技術滯後的情況下,只好讓巴貝奇“長使英雄淚滿襟”了。

達·芬奇和巴貝奇的遺憾,以及多年後來者的成功告訴我們,技術發明依賴著相關技術的進步。只有解決了相關技術之後,技術發明才能瓜熟蒂落。

從湯姆遜到弗洛裡——技術到手,科學突破

1897年,湯姆遜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了電子。但是,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就有許多科學家研究陰極射線啊,那他們為什麼就“瞎了眼”,讓電子從眼皮子底下“溜走”呢?

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原來,雖然湯姆遜和其他科學家所用的實驗設備類似,但是其他科學家用的陰極射線管的真空度不夠高,以致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而湯姆遜提高了真空度,揭露了陰極射線的本質就是電子流,從而發現了電子。你看,又是一個技術問題——“敗”者止步於技術滯後,“成”者得益於技術“到家”。

1928年,英國醫學家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相關論文發表在1929年6月的英國《實驗病理學》雜誌上。

然而,弗萊明卻沒有辦法提純青黴素,更不用說大量生產——甚至求助於生物化學家也無濟於事。

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1938年,在“二戰”隆隆的炮聲中,牛津大學的弗洛裡和德國化學家錢恩在圖書館裡翻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了弗萊明關於青黴素的論文。經過幾年努力,他倆先後解決青黴素提純的問題,從而使青黴素成為“二戰”中的“神藥”,並使用至今。青黴素的發明,開創了抗生素防治疾病的醫學新時代。

那麼,弗洛裡和錢恩有何高招,解決了青黴素的提純難題呢?其實,是他倆得益於一項重大的技術發明——“分配色層分析法”。

原來,正值弗洛裡和錢恩試圖解決提純青黴素問題的1941年,英國分析化學家馬丁和英國生物化學家賽恩其,就發明了分離複雜化學物質的紙層分析法。

你看,技術的進步又一次解決了重大科學問題——這次是醫學創新。

兩個猜想和兩個統一——科學制約,成敗各別

一個猜想——歌德巴赫猜想,困擾了數學界200多年。為了摘下這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自1742年以後,無數“有識之士”就被歌德巴赫這位德國數學家攪得頭昏腦脹。然而,直到今天,還沒人如願以償。這是什麼原因呢?

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縱觀證明這個猜想的每一個前進的腳步,都有數學新理論和方法的創新。舉例來說,中國數學家陳景潤差點摘下這顆明珠的成果——“1+2”,就是他改進“大篩法”創立了獨特的“轉換原理”得到的。現在,證明這個猜想的腳步幾乎完全停頓了,其原因就在於更新的理論和方法沒能被創造出來。

另一個猜想——費馬猜想(指費馬大定理),也困擾了數學界200多年。然而,它卻比歌德巴赫猜想“幸運”得多——英國數學家維爾斯在1994年10月14日寄出的證明這個猜想的論文,被長達半年的審查確認。那麼,費馬猜想的命運為什麼不同於歌德巴赫猜想呢?

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原因也很簡單,不斷創新的數學理論——從“理想數論”到“谷山豐一志村五郎猜想”,讓數學家們在證明費馬猜想的征程中一高歌。

從上面兩個猜想最終成敗各別的事實可以看出,科學的進展是多麼直接地受到科學理論和方法的制約啊!

在物理學中,也有兩個“統一”成敗各別的故事。

喜歡在“木板的最厚處鑽孔”的愛因斯坦,晚年要“更上一層樓”——創立“統一場理論”。統一場理論就是要把把廣義相對論加以推廣,使它不僅包括引力場,也包括電磁場。然而,這次他卻“江山不盡英雄淚”——直到瞑目的時候,也沒有看到統一場理論的影蹤。

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愛因斯坦企圖創立統一場理論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物質間的引力、電磁力、強力和弱力的許多規律,在當時(和現在)還沒有完全認識。又是一個科學理論制約科學發展的故事。

另一個“統一”——比統一場理論範圍小一點的“弱電統一理論”,卻在“十月懷胎”之後“自然分娩”。它的“母親”是格拉肖、溫伯格和薩拉姆。又是一個科學理論在科學發展之後“瓜熟蒂落”的故事。

科學的確制約著科學的發展——即使像愛因斯坦那樣橫絕一世的天才,也無法動搖這個規律。

“法寶”是等待時機——在科技滯後的時候

在科研中遇到科技滯後的時候,惟一的“法寶”就是耐心等待時機。

在1880年,英國的年輕人漢內就開始用高壓把石墨變成鑽石的嘗試。然而,他和其後的許多科學家都沒能得到足夠的高壓來製得鑽石。直到美國物理學家布里奇曼發明了超高壓裝置“BELT”之後的1953年,美國的本迪、霍爾、斯托爾和溫托爾夫等,才第一次用高壓法制成了人工鑽石。為了這美麗的人工鑽石,科學家們足足等待了大半個世紀。

科學史上的“科技滯後現象”有太多的科學家“栽”在了它面前

事實上,弗萊明就是耐心等待的典範——他把青黴素菌株傳宗接代的工作堅持了10年,最終交到需要它的弗洛裡手中。

當然,有時等待終生,也只能像巴貝奇那樣含恨九泉。但是,這對科技的進步也是有益的——自己的工作為來者開了路、導了航。

耐心等待,並不是“守株待兔”。在20世紀初德國化學家哈伯合成氨的時候,遇到了氨產率不高的“瓶頸”。他“主動出擊”,結果這個“瓶頸”被德國化學家博施為首的大批技術人員“打破”——經過兩萬多次試驗,找到了較為理想的含有少量氧化鋁的鐵催化劑。

“心若在,夢就在。”耐心等待吧——等待那必將到來的“春回大地”時的“雨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