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编者按】提起李德戈景,你会想起什么?是他参加《中国好舞蹈》时被郭富城盛赞为“舞仙”?是他曾获2018年东方卫视《新舞林大会》的年度总冠军?或是仅仅是模糊地记得他是一个蒙古族舞者?“舞仙”也好,“冠军”也罢,褪去层层标签,那个名为“李德戈景”的个体,在时代洪流中还原为一个最本真的人,一如他的舞蹈自由奔放。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时光回溯到数十年前,浩浩荡荡的人群,踏上了“走西口”的漫漫离乡背井之路。一个只有一岁的小男孩,坐在父亲的独轮车里,跟随人群一路从山东来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

草原被风划破,广袤肥沃的高原将这群远道而来的流浪者拉入怀抱。这个小男孩没有对那远方所谓“孔子故里”的儒乡的记忆,只有对草原上莽撞的风与过于辽阔的蓝天的记忆,只有牛羊满地、酥油飘香萦绕于他的心头,只有马头琴和长调勾起他的乡愁。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虽然祖辈皆是最纯正的汉族,但这个小男孩在草原文化的怀抱里生长出了蒙古族的灵魂。理所当然的,这个小男孩长大后,爱上了一个蒙古族的姑娘,组建了家庭,养育了一双儿女,理所当然地,他将孩子们当作真正的蒙古族人来养育,连孩子们的名字都是蒙古族名字。这是关于这个家庭里一个叫做李德戈景的小男孩和岁月的故事,是关于他与舞台的故事,或者就是关于他与舞蹈的故事。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 草原记忆

德戈景是这个家庭里的第二个孩子,虽然随父亲姓李,但自小大家都叫他德戈景,只有不会蒙古族语的奶奶会叫他虎虎。此外,全然的蒙古族日常生活与文化生活包围着他。

自襁褓中起,身为长调传承人的母亲的歌声就在他的生命中流淌; 从有记忆时起,每日的清晨,父亲或母亲在大家起床后便会打开家里的老式录音机,让传统蒙古族音乐在整座房子里飘荡; 日常饮食差不多都是蒙古族传统饮食,以至于妈妈偶尔煮了面条当早饭还被爸爸说“还是要来些奶茶嘛......”;尽管住在城里,但每逢假期都会阖家前往亲戚家,他会奔跑在草原上,看牛羊成群,干些农活,再骑骑马......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 年少知愁

1999年,14岁的他误打误撞考上了包头市艺术学校学舞蹈,家里本想把他培养成他母亲一样的长调歌手,因而他在入学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舞蹈训练,且那时的他算是班里年纪比较大的孩子。他笑说那时的自己不是“基础差”,而是“根本没有基础”

更严峻的是14岁之前的德戈景,几乎不会说任何汉语,而他所在的包头市艺术学校的舞蹈班里,只有他一个蒙古族孩子。不管是文化课还是舞蹈课,老师们都是全汉语授课,德戈景常常听得一头雾水,汉语磕磕绊绊,常引得同学捧腹。他只好拿出妈妈买给他的蒙汉词典,挨个翻查课本中的字,一个个地给它们标上拼音。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偶然间,班上的一个同学看到了他密密麻麻标满了拼音的课本,如获至宝般传着给全班同学都“赏析”了一番。之后许久,德戈景都被调侃为班上“英语最好的学生”。

语言的障碍本已是一层阴翳,基础差更是让德戈景备感压力。于是他比别的孩子更刻苦地学习,整日泡在练功房里咬牙练习。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不过好在正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年纪,好在小小年纪的德戈景刻苦非常,抱着踏破排练室地板的决心,他迅速地瘦了回去,并赶上了同学们的进度,顺利地与同学们一道毕业了。毕业后没有过多考虑,德戈景和同学们一样,开始了工作。每天忙忙碌碌,忙着排练、忙着演出、忙着生活。但在日复一日地单调演出中,某种不满足潜滋暗长,“我真的要一直在这个地方度过一生?”“我真的要这样一成不变地跳给定的节目?”“如果更上一层楼看到的风景将会是怎样?”思索许久,德戈景决定试着报考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一番认真准备后,19岁的他顺利被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录取,而他的人生,马上又要走向第三个十年。第二个十年匆匆而过,德戈景由少年走向了青年,一路走来,汗水伴随伤痛,混杂了青春的迷茫与欢歌。他渴盼着未来,渴盼着未知,一如所有奔跑着向前的年轻人,不问归途。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 南渡北归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给李德戈景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与思考方式。他学会了不同民族身体律动的方式,也在数年的学习中更深地了解了蒙古族舞蹈,愈发与蒙古族舞蹈灵魂相通。他系统学习了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土家族、佤族、彝族等各个民族的民族舞蹈,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其独特的发力方式,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们说:“上我的课时,你要把以前学到的东西都搁在一边,等上别的老师的课时,你要再把从我这里学到的搁在一边,这样长时间的累积后,所有学到的东西才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所以他在学校里最大的收获便是“多元化”,每个单一民族的文化、舞蹈整合之后,多元的力量促使他舞蹈的身体不再单一而苍白,傣族民间舞细腻、柔和,甚至“柔到指甲缝里去”;藏族民间舞那屈伸感与延伸感;朝鲜族民间舞气沉丹田、含胸拔背地舞;维吾尔族民间舞快呼吸、快节奏,流淌的欢快仿佛要溢出来一般......乃至在这里学到的蒙古族民间舞都与在家乡学到的传统蒙古族民间舞不同了。这些民族舞蹈,仿佛一块块碎片,渐渐拼出李德戈景日后的舞蹈风格。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而影响他至深乃至颠覆了他此前舞蹈经验的,是现代舞,因为现代舞的发力方式太多元了,任何可能性都会有,局限被打破了,空间更饱满了,如此,日后再跳蒙古族舞,已不再是以前的蒙古族舞,那是一种更丰富并有着更多可能性的蒙古族舞。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原创首发」33岁“舞仙”、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