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即合!海大、华为超算团队联手,将干这件大事

超级计算机变“高校” 人工智能当“学生”

海大携手华为,结合青岛和深圳优势资源,利用智能计算技术助力海洋科研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智能高性能计算技术联合实验室”,目标直指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关键核心方向。“高精尖”的智能高性能计算技术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生态体系在青蓄势待发,将服务我市“海洋攻势”行动计划等重点任务。

发力海洋生物医药和智慧产业

什么是高性能计算?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魏志强告诉记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性能计算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但目前最典型的代表依旧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超级计算机,即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技术在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中不可替代,从天气预报到洋流预测,从工业仿真到新药研制……它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并不遥远。

“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正在到来,超算正为我们‘计算’智能未来。”华为公司副总裁张文林介绍,“高精尖”的高性能计算技术,正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可以想象未来的智能社会,超算可以分析人的基因测序数据,找出疾病隐患;帮助药企筛选出合适的候选药物,加快新药研发;对大到汽车、小到具体零部件进行大批量仿真模拟实验,为企业降低新产品研发的成本……

“超级计算能力已经成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句话越来越成为科技界的共识。”魏志强介绍,此次海大和华为实现战略合作的切入点就在超算技术。“双方将围绕全球气候气象精细预测、海洋生物医药资源精准开发、智慧产业经济精细服务等重要领域,携手打造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围绕芯片、5G、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海大、华为超算团队一拍即合

“海大和华为的联合,是青岛和深圳优势资源的汇集,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张文林对此次合作评价非常高。眼下,我市“学深圳、赶深圳”,提出“海洋攻势”,而深圳也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点目标。因此,这一助推南北产业区域互动和政产学研创新协同的双赢举措可谓正当其时。

“一南一北,原本看似没有交集的海大和华为,缘何能够牵手?”魏志强说,“其实过程不复杂,算是水到渠成。”大约在一年前,由魏志强带领的海大超算团队和华为超算硬件团队在气候模拟、药物计算等领域实现了初次合作,由于互补性强,双方相见恨晚,筹划进一步加强合作。随后,这一意向得到了海大方面的重视,将其上升为学校层面的重点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市发起“海洋攻势”等行动计划,海大将合作情况上报后,很快得到市里的支持。“在青岛市的支持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和华为完成了合作细则的磋商,并在日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攻势‘速度’。”魏志强说,下一步双方将在青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为我市攻势行动计划贡献海大力量。

“华为也将为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建设提供支持,并与海大一起,为青岛和深圳两市协同发力,发挥各自优势,深度融合海洋与信息两大产业提供服务支撑和合作示范。”张文林说。

掌控大数据才能更好地经略海洋

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正在成为我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产业的三驾马车。“在智能社会,人工智能程序的诞生,都需要超算对其进行‘训练’,超算就好比一所‘高校’,不断培养、定制服务社会发展的人工智能‘学生’。搭建这样一所‘高校’就是海大和华为合作的最终目标。”在魏志强看来,海洋科研实力雄厚的青岛,更需要智能高性能计算技术为海洋高质量发展助力。“拥有海洋大数据可以更好地认识海洋,掌控大数据才能更好地经略海洋,超算便是掌控海洋大数据的关键。”

目前,智慧海洋建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点,而超算无疑是其成功建设的核心。“我们通过海洋观测和探测获得的大数据,好比是产品加工的‘原材料’,把这些大数据用起来、实现价值,则需要‘硬件设备’超级计算机和‘软件工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算法,三者融合自然成为了智慧海洋建设的核心。”

“推进超算建设,最核心的是人的培养。此次和华为合作,将从联合研发、联合教材开发、联合人才培养和实习等方面,最大程度地让人才培养和当前关键领域学科发展相结合。”对于智能社会的未来,魏志强信心满满,他心中早已有了清晰的路线图。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郑文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