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深圳的務工人流量越來越少了呢?

陽春好


先講下深圳發展歷史: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也可以講見證了深圳的發展,90年代初香蜜湖這裡都是山地還處於剛啟動待開發地區,現在的香蜜湖成了豪宅區,南山更是人員稀少現在發展為大前海打造為金融前沿地,在九0年代初正常編織的內地正式工上班平均每月工資就300元一400左右,而在深圳普通上班人員一個月至少600以上還包吃住,在深圳寶安,西鄉,固戍等有大量工廠,90年代初內地的經濟大多數是比較艱難,人員文化受教育程度大多數不高,小學初中為大多數,能讀高中都已經不錯,原因大多數家庭困難稍微讀點書就跑出來了,深圳廣州都成了外出人員的首選地,在當時90年底初來到深圳每個月能拿600以上一年7000元到一萬,在當時很多家庭來講是不敢想象的事情,90年底萬元戶,不經歷的人是理解不了,所以在深圳大開發時期吸引大批量務工人員來到深圳,在2000年左右深圳的房子每平方米平均也就兩三千,深圳當時的生活和創業成本都很低!從80年代起深圳開發到2019經過近40年代發展深圳務工人員確實越來越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深圳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現在普通務工人員工資大多數6000到8000左右,兩室一廳的房子在深圳要最低3000以上,扣除生活等開銷所剩無幾,即使在深圳華為這樣的企業剛就職的普通大學生也就一萬多點,有較強專業技術人剛入職能有兩萬左右就很厲害了但對於深圳每平方米六七萬的普通房價來說是杯水車薪。

2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二三線城市的經濟也發展強勁,當地政府對就業也很重視,經濟發展水平也較高,在當地就能夠解決就業問題,收入也不低還能在旁邊照顧父母,所以去外地就業包括深圳的吸引力也不高!

3現在務工人員普遍受教育程度較高,高中或大學畢業是普遍受教育的水平,就業能力和獨立性都較強,中國目前的家庭經濟都不差,生活至少是小康水平,現在年輕人就業是解決需求問題比如買房買車,結婚等,90年代就業是解決溫飽問題是生存問題,想想生存問題溫飽問題都收到威脅,還有什麼苦不能吃,所以90年代20世紀初去外地就業、創業都是能吃苦耐勞的人!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在房價物價生活成本居高的情況下對普通務工人員已經不再有吸引力,但對於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端人才在一線城市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


股市港灣


一個是生活成本,比如富士康周邊新建的公寓,導致農民房的房租也跟著漲。

另一個就是企業現在自動化,普工人員需求減少。

剩下的能做的,一個月幾千塊,還不如回老家,生活舒適,工資一樣。

留下來的大部分是有學歷,有文化,有技能,如果你有一技之長,呆深圳也是不錯的


深圳小馬君


原因很簡單,大部分工廠外遷了。

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就是工廠了。

由於成本上升,利潤比較薄的公司抗不住了,紛紛搬遷。

連華為都搬東莞去了,更不說小公司了。

對吧。


羅賓2019


工資低,房租高,公立小學難上,私立學校上萬,外來務工怎麼上的起啊?我都在打算回家了


小郭50053263


生活節奏快,工資和開支不成正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