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應該怎麼帶?抓好“3明確 3可視 3到位”,勝過聽100堂課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獲取企業管理智慧,管理,其實很簡單!

什麼是管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馬雲曾經說,管就是管人、管文化,理就是理制度、理模式。其實,萬變歸宗,管理的核心都是把人的潛力挖出來,把事的效率理出來。那麼,就離不開三個明確、三個可視、三個到位。

團隊應該怎麼帶?抓好“3明確 3可視 3到位”,勝過聽100堂課

一,職責要“明確”

1,什麼是職責?就是你在這個職位上應該承擔的工作責任。責任有兩個方面含義,一是工作任務,二是責任範圍

2,誰在什麼位置,負責什麼內容,一定要界定清楚。原則上有三個不允許:一,不許交叉負責,二,不許集體領導,三,不許有模糊領域。

3,為什麼有扯皮內耗,就是因為職責上存在模糊、交叉、盲區和斷接口。不規定誰幹,就沒人幹;大家都負責,就沒有負責。

二,目標要“明確”

1,什麼是結果思維?目標就是公司要的“結果”!職責確定這事該誰幹,目標規定這事要達到什麼結果。

2,比如設備人員的職責是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提高怎麼界定?沒目標就是瞎扯。這就需要制定OEE或者停機臺時方面的指標。

3,目標,就是員工努力的方向。如果這個做不好,員工就會混日子,再優秀的團隊也不會拿出好結果。

團隊應該怎麼帶?抓好“3明確 3可視 3到位”,勝過聽100堂課

三,標準要“明確”

1,扯皮的理由,除了“不知道該誰幹”,就是“不知道怎麼幹”。不知道怎麼幹,不怪員工,是公司沒有給他制定明確的“工作標準”。

2.職責規定這事“歸你幹”,目標規定這事“必須幹成什麼樣”,標準規定這事“怎麼幹”,包括乾的順序、方法、頻次、要求和合格標準。

3,你的公司勞動生產率為什麼低?因為沒有標準化管理。標準分三大塊: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三者缺一不可。

四,流程要“可視”

1,企業執行力差、運營效率低,往往是流程出了問題。文件流轉中突然丟了,不知道誰的責任。因為流程沒有達到可視化。

2,可視化流程可以讓工作流、信息流更加直觀,流程鏈上誰的職責一目瞭然,有效避免扯皮,從而實現管理的透明化。

3.有條件可以通過IT技術的支撐,達到流程可視化。如果沒有條件,最起碼也應該建立明確的流程圖。

五,問題要“可視”

1,張瑞敏說過一句話:“看不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重複出現的問題是管理者的問題”。團隊大了,最大的問題就是:管理者看不到問題。

2,可視的核心是“讓問題曝光”。方式可以是信息快報、現場可視化管理等。曝光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3,現場要推行可視化。管理人員一走入現場,一眼即可看出問題的所在,馬上就進行解決。這樣,團隊執行質量和效率會有顯著提升。

團隊應該怎麼帶?抓好“3明確 3可視 3到位”,勝過聽100堂課

六,經營要“可視”

1,松下幸之助是日本的經營之神,他有一個重要的經營哲學:定期公佈經營狀況,讓每一位員工充分知曉公司運營情況。

2,經營可視化本質是一種參與式管理模式,更是一種好的激勵方式。經營狀況好,員工有自豪感,經營狀況差,員工會產生責任感。

3,很多企業現場都有產量、質量、目標、設備、出勤、合理化建議的看板,數據圖表一目瞭然。這也是班組經營,絕不是形式主義!

七,執行要“到位”

1,想要執行到位,必須明白影響執行力的三大因素:一是目標、二是利益、三是危機。目標是自驅力,利益是吸引力,危機是推動力。必須三力合一。

2,有一個成語叫形影不離,人走到哪,影就跟到哪。團隊執行力首先來自於領導執行力。領導高要求,下屬才有高效率。

3,什麼是執行到位?要達到五個零的標準:執行零拖延,過程零失誤,成果零返工,細節零疏忽,反饋零延誤。

團隊應該怎麼帶?抓好“3明確 3可視 3到位”,勝過聽100堂課

八,檢查要“到位”

1,那麼多的制度,為什麼執行不好?生產為什麼會發生事故?項目為什麼不能按計劃完成?不是員工能力不行,是管理者“檢查不到位”。

2,檢查有兩個方面,一是過程檢查,二是結果檢驗。工作佈置了,幹得對不對,這是過程檢查;幹得好不好,這是結果評價。

3,檢查不到位,結果就很難到位。檢查到位有四個要求:一,有計劃,二,有標準,三,有合適的人員,四,有報告(檢查結果)。

九,考核要“到位”

1,管理要想到位,考核就不能缺位。管理不是理想主義的,一定是現實主義的。你永遠無法得到你期待的,只能得到你考核的。

2,美國國際農機公司董事長西洛斯·梅考克說:“管理是一種嚴肅的愛”。愛,就是要對員工好一點,嚴肅,就是該考核就考核。

3,考核要到位,就必須強調以責任結果為價值導向。正如任正非說:“考核一定要瞄準當責和當責的結果。目的是建立一種自我激勵、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機制。”

團隊應該怎麼帶?抓好“3明確 3可視 3到位”,勝過聽100堂課

管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升職當領導,成為一個合格的高管,就要主動學習管理知識。推薦一款個人成長課程:涵蓋“運營、銷售、管理、領導力、激勵、團隊、戰略、商業、文案”等,實用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