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殺哥被判無罪,人民日報解釋讓人鬆了一口氣

筆者一直關注著崑山反殺事件,因為近期行程原因並沒有及時的發表一些看法和資訊,昨日一條新聞“反殺哥被判正當防衛”在網絡上炸開了鍋,筆者鬆了一口氣,卻又提起一口氣。

反殺哥被判無罪,人民日報解釋讓人鬆了一口氣

崑山事件

首先筆者認為此案件中“龍哥”的舉動是最為關鍵的破案點,我也作出了多種猜想,但今日談也是沒意義了;就說反殺哥被判正當防衛這則新聞挺讓我意外的,用以往的案例來看無論是何種事件,我國的法律是更偏向於死者的,也就是說多少反殺哥也應該受到一些刑事上的處罰,但這次沒有,我不禁把此結果和輿論聯繫在一起,如果是因為大眾輿論左右法院的宣判,這將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那麼法律的權威性在人民心中會是怎樣?

反殺哥被判無罪,人民日報解釋讓人鬆了一口氣

鐵法如山

我知道很多人對當下法有些抱怨,但遇到一些糾紛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相信法律,但如果一個國家的審判受到了輿論的左右,那麼這就像極了兩千多年前的希臘、雅典,充分體現了民主但更多容易導致混亂,特別是在中國這種人口大國裡,筆者當時的心裡是非常矛盾的,即為“反殺哥”高興,又為國法擔憂,直到閱讀到人民日報的評論,我鬆了一口氣

【人民微評:每一次司法公正都會溫潤人心】“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眾望所歸!捍衛了法治,振奮了人心。激活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就能及時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力震懾犯罪分子。法律不是鐫刻在大理石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心中,讓公民沐浴正義之光,讓法治溫潤公民信仰

反殺哥被判無罪,人民日報解釋讓人鬆了一口氣

人民日報

​“法律不是鐫刻在大理石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心中。”我覺得這是官媒的一種態度,如果說這個特例能夠對以後具有借鑑作用,那麼這影響絕對很是深遠,筆者態度原是“司法的審判不應有特例”,但這個特例似乎對今後有所啟發,那麼可能就會讓今後的司法更加科學、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