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除了在敘有軍港和空軍基地以外,能夠讓普京力挺巴沙爾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華正先生


除了戰略地位,還有一個道義!敘利亞是俄羅斯的同盟國,對敘利亞的事俄羅斯不能不管。


軍事2208684863727


其實,俄羅斯力挺巴沙爾還真不單單是為了兩個軍事基地。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以前,原蘇聯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幾乎已經廢置。直到敘利亞內戰爆發前夕,俄才重新對該基地進行了維修和擴建。而赫梅米姆空軍基地,是2015年俄羅斯應敘利亞政府要求出兵敘利亞後,為打擊恐怖組織而建。眾所周知,因為克里米亞問題,當時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非常緊張,與土耳其關係也不友好,俄羅斯空軍進出敘利亞需要借道伊朗和伊拉克領空。挺巴沙爾,當時俄羅斯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壓力。比如,在美國的壓力下,伊拉克曾經拒絕俄羅斯使用其領空進入敘利亞。


但是,如果不保住巴沙爾政權,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盟友將全部淪陷。這對俄羅斯來說就意味著在地中海和在中東將再無立足之地。有土耳其這麼一個北約盟友守著黑海海峽,俄羅斯就會被困死在黑海里。雖然已經奪了克里米亞,但俄黑海艦隊也發揮不出它應有的作用,更不要說影響中東、輻射非洲和印度洋。面對著歐洲列強和土耳其,俄羅斯就回到了200年前,沙俄在黑海地區的那種尷尬境地。也就是說,戈爾巴喬夫讓蘇聯垮臺,葉利欽讓北約東擴到了家門口,普京則讓俄羅斯丟掉了南下的出海口。即使北約不再覬覦格魯吉亞,俄羅斯的腹部也將裸露在北約的槍口之下。北約也會將與俄羅斯對峙的前沿推進到俄的黑海岸。

那麼,俄羅斯如果再想插手中東、影響非洲,可能比登天還難。如果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當了縮頭烏龜,丟一個出海口、少一兩個軍事基地是小事,以後處處事事都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別說參與世界事物,就是歐洲事物、中東事物,都要仰北約鼻息。俄羅斯就會由超級大國的繼承人,淪為三流國家。這就是俄失去敘利亞這個立足之地的後果。


這還真不是妄言囈語。試想,黑海方向受制於土耳其,波羅的海沿岸又多是北約國家,關鍵時候,北約要想封鎖波羅的海也容易。到時候,俄羅斯就是不願意,面對強大的北約,也得乖乖地呆在東歐草原上。所以,力挺巴沙爾,保住敘利亞,是俄羅斯衝破北約包圍的關鍵環節。事實上,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強硬,也讓俄羅斯緩解了在波羅的海和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的壓力。北約雖然有在波羅的海遏制俄羅斯的意圖,但卻不敢真正輕舉妄動。因為他們面對的是逢敵必亮劍的戰鬥民族。

如果不是力挺巴沙爾,主導了敘利亞問題的話語權,伊朗可能連拿正眼珠瞅都不會瞅俄羅斯一眼。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口號就是不要西方,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伊朗的目標是當中東地區的大國,如果不是在敘利亞問題上有所作為,伊朗顯然不會倚重俄羅斯來與美國較量。一個不友好的伊朗雖然不會起到上世紀50年代美國圍堵前蘇聯時“北層國家”的作用,但是俄羅斯想通過伊朗染指中東幾乎沒有希望。那樣,俄羅斯就還是那隻被困在西伯利亞冰天雪地裡的羸弱的北極熊。


正是力挺巴沙爾,不僅讓俄羅斯破了北約圍堵的死棋,還收穫了兩個意外之喜,得到了伊朗和土耳其兩個伊斯蘭大國的信任和依賴。尤其是降服了土耳其,不僅挑撥了北約的團結,使北約產生了裂痕,土耳其還成了俄羅斯與美國博弈的棋子,並進一步鞏固了世界大國的地位。


燕北林叢


敘利亞號稱中東的心臟,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敘利亞境內的塔爾圖斯港是俄羅斯唯一的海外軍事基地。


俄羅斯力挺巴沙爾的第一個原因,毫無疑問是為了這個中東最後的戰略支點。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四方面因素,下面大概描述一下。

一、敘利亞危機爆發後,伴之而來的是活動猖獗的IS恐怖組織。IS不僅危及巴沙爾政權,同時對歐洲安全構成了威脅。

俄羅斯力挺巴沙爾,一方面可以維護敘利亞政局穩定。另一方面,通過打擊IS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找到與歐洲的利益融合點。

這樣一來,歐洲在對俄羅斯的一些政策方面,必然有所鬆動,這可以減輕俄羅斯的壓力。


二、經濟方面利益。敘利亞不僅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同時是俄羅斯軍火貿易的重要夥伴。

近20年來,俄羅斯與敘利亞的軍火貿易佔其出口總額的10%左右。並且敘利亞危機後,巴沙爾政權與俄羅斯簽署了40億美元的鉅額軍售合同,這個合同得“執行”下去。

其次,敘利亞油田開發與戰後重建,都離不開俄羅斯的支持,這對俄羅斯改善經濟環境,都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三、俄羅斯通過力挺巴沙爾、強勢打擊IS,能對其他中東主要產油國,產生重大影響。

從而加深與中東各國的密切聯繫,上個月沙特邀請普京訪問,並就能源合作、安全方面進行磋商,說明該政策發揮了作用。



四、俄羅斯在東南西有三個出海口,分別是海參崴、加里寧格勒、黑海。但這三個港口全年冰凍時間長,都不是良港。

目前俄羅斯海運的最主要航線是土耳其海峽,這對俄羅斯的軍事與經濟至關重要。

從地圖上看,土耳其位於敘利亞、俄羅斯中間,並與伊朗接壤。

俄羅斯與敘利亞、伊朗保持“良好”關係,對於與土耳其“交朋友”能發揮重要作用。

以上五點因素,都是俄羅斯全力以赴力挺巴沙爾的原因。至於哪點最主要,每個人判斷的標準不一樣,你覺得呢?



花木童說史


忠實盟友,還有與美國直接對戰。俄羅斯在敘利亞這幾年,國際上有目共睹,為了敘利亞領土完整,不惜一切代價去幫助巴沙爾政權,也力保巴沙爾不出現任何危險,俄羅斯在中東,敘利亞是唯一的盟友,他們有難,普京當然義不容辭去打救。
(俄羅斯總統普京)

根據報道,2016年10月10日、俄國防部稱、俄將對塔爾圖斯海軍基地進行升級改造、提高加油和補給能力以建成永久性海軍基地、相關文件正在審批中!最近、俄軍在此部署了S-300防空導彈!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海軍基地)

10月14日、克里姆林宮新聞局發佈消息說、普京批准俄敘政府有關俄羅斯無限期在敘利亞部署空天部隊的協議!

這表明俄羅斯下定決心對巴沙爾政權支持到底,美國想利用敘利亞反對派去搞垮敘利亞政府,這也是針對俄羅斯的一系列行動,美國本來帶住北約圍堵俄羅斯,再加上經濟制裁俄羅斯,激起了俄羅斯民族的憤怒,連帶中東盟友的敘利亞也一起被美國計算在內,讓戰鬥民族怎能不去反抗。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

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一.是反擊美國在俄羅斯周邊國家挑撥離間。二.能直接對抗美國,以前都是美國找戰爭代理人出面,而自己躲在背後。三.對中東政治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搞不好把美軍趕出中東,甚至中東國家看到俄羅斯力撐敘利亞,讓他們也陸續投入俄羅斯懷抱。四.給敘利亞政府打了一支強心針。五.使俄美搏弈公開化,不再是遮遮掩掩,由暗鬥轉向明爭。蘇聯至俄羅斯都被美歐用陰招傷害,俄羅斯不再忍讓了。


森林狼6


沒有了敘利亞,就沒有俄羅斯在中東的大國利益!

目前,隨著俄羅斯大軍的介入,敘利亞政府軍目前已經收復了至少全國90%以上的領土,並且目前敘利亞反對派都群龍無首,除了土耳其扶植的敘利亞國民軍,美國扶植的庫爾德武裝下屬的“敘利亞民主力量”之外,基本上剩下的敘利亞叛軍就只能乾瞪眼,被俄敘聯軍消滅。

同時俄羅斯除了派出大軍之外,進入到了敘利亞兩個軍事基地,還贈送了敘利亞政府軍至少120輛T-90S坦克,500輛T-62坦克,800多輛各型號步兵戰車,裝甲車,還有上萬枚反坦克導彈,各種炮彈不計其數,並且提供給敘利亞政府軍S-300防空導彈等,俄羅斯在敘利亞下了血本。而如果親西方敘利亞反對派上臺,那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投資一切將付諸東流,石沉大海。所以對於俄羅斯來說,如果放棄了敘利亞,單單敘利亞軍火市場就會被美國、法國所取代。

而放棄巴沙爾-阿薩德,俄羅斯將一無所獲,特別是西方扶植自己的力量上臺後,俄羅斯軍事基地也不復存在,敘利亞將成為第二個伊拉克,雖然敘利亞沒有多少石油,但還是被美國人盯上了,非法盜取了敘利亞石油,可以想象如果美國西方勢力控制了敘利亞,敘利亞會有多少資源被拿走。

如果打開地圖,大家都會看到美軍基地已出現在中東幾乎所有的國家,如科威特、以色列、卡塔爾、沙特等。而恰恰雖然在敘利亞也有,但是俄羅斯大軍就在旁邊,這會讓美國人如鯉在喉,也使西方覺得,自己不是中東的主人。

顯然俄羅斯只要站住了敘利亞這一個戰略支點,就是天天“噁心”到美國,防止美國在中東搞顏色革命,消滅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政權。對於俄羅斯來說,自己在中東只剩下了唯一的朋友敘利亞。俄羅斯和敘利亞關係歷史悠久,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蘇軍就在敘利亞大規模部署,從歷史上敘利亞對俄羅斯也是十分重要。


浴火


普京挺巴沙爾是俄羅斯人的傳統,從上個世紀70年代蘇聯在敘利亞建立了軍事基地,主要是為蘇聯海軍提供補給。看看敘利亞的地理位置一一中東心臟,就可以明白:塔爾圖斯港對蘇聯的海軍有多麼大的用處。地中海與黑海間的土耳其在冷戰期間與蘇聯是仇敵,土耳其海峽一關閉,只有俄羅斯人知道是什麼味道。所以,塔爾圖斯港就是為土耳其準備的,一但華約與北約開戰,蘇海軍南北夾擊,打擊土耳其,掩護黑海艦隊出入,才是目的。



蘇聯在敘利亞的另一個目的是與美國爭奪中東,二戰後的美蘇主要是為了中東石油,蘇聯主要採取的是軍援和經援的形式來換取中東石油。當時的石油在中東開採一桶僅7美分,在美國生產一桶石油是1·51美元。而俄羅斯進口中東一噸石油,比國內便宜20美元。所以,蘇聯與美國在中東競爭,雙方支持阿拉伯與以色列大打出手。埃及,敘利亞都是蘇聯的支持對象,中東成了美蘇武器的試驗場和政治搏弈地,這一狀況直到蘇聯解體才結束,當俄羅斯人再一次想起敘利亞時,塔爾圖斯港不過才駐有30名俄軍。



普京挺巴沙爾,挺的是巴沙爾政權,在西方國家一致要巴沙爾下臺的情況下,俄羅斯挺巴沙爾很明確就是和西方叫板。俄羅斯不想讓烏東,克里米亞衝突升級,選擇敘利亞和西方國家較量,這是個一舉多得的方式。可以看到,俄羅斯是成功的。在我們的兵法上,這叫“圍魏救趙”,戰爭智慧上,人類都是相通的或互相學習的,沒準這一招早被俄羅斯人學到了。可以這麼說吧,俄羅斯有點意外有獲,這就是在敘利亞問題上,與土耳其,伊朗,以色列都有了一些聯繫,並且和歐洲國家都集聚了一些共識。但有些東西也具有不確定性,是把“雙刃劍”,需要把握好。但,俄羅斯能失去什麼呢?


天太2


俄羅斯為什麼介入敘利亞呢?其實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必須注意到俄羅斯在介入敘利亞內戰以前,很少會如此強硬的對域外地區出兵,基本上都是在與俄羅斯毗鄰的區域活動,而出兵敘利亞則比較反常。那麼俄羅斯為什麼反常呢?



第一,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並非在敘利亞危機爆發之初介入,而是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支持烏東武裝獨立自治以後,國際輿論壓力導向讓俄羅斯疲於奔命之時,從時間節點來看,俄羅斯有轉移戰略和輿論壓力的目的。以俄羅斯介入敘利亞為代表,俄羅斯攻防戰略發生方向性改變。



第二,俄羅斯介入敘利亞,還是因為俄羅斯在敘利亞擁有俄羅斯唯一的駐外軍事基地,這個基地是俄羅斯立足地中海的唯一支撐,也是俄羅斯策應黑海與地中海戰略通道的戰略要衝,而黑海地區,則是俄羅斯冬季唯一的不凍港所在地,俄羅斯地中海沒有立足之地,則黑海港口就無法發揮戰略作用,吞併克里米亞也就意義不大。



第三,敘利亞自冷戰時期,與蘇聯/俄羅斯關係就比較親密,作為傳統關係,俄羅斯支持巴沙爾還是有意義的,有親俄的敘利亞在中東存在下去,俄羅斯對中東地緣戰略就有影響力,不至於讓整個中東都讓美國及盟友控制。



實際上俄羅斯介入敘利亞也取得了預期戰略目標,克里米亞逐步的淡出了媒體關注焦點,而俄羅斯也獲得了一種大國博弈的模式,即美國試圖通過各種手段顛覆的政權,俄羅斯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介入,敘利亞如此、委內瑞拉亦如此!若還是在家門口進行防守,只不過是讓西方更加有恃無恐,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倒向西方,就是守成的代價!


涇水書生


從表面看,俄羅斯通過幫助敘利亞政府,得到的好處是,塔爾圖斯軍港和赫邁米姆空軍基地,現在又增加了,卡米什利空軍基地;而俄羅斯真的就是因為這點好處,才去幫助敘利亞政府的嗎?當然不是,因為這些只是戰術層面的現實利益,俄羅斯更看重的是戰略層面的意義;

在俄羅斯看來,如果不出兵幫助敘利亞政府,那麼,就會造成阿薩德政府,被美國支持的反對派推翻,也就被美國在中東地區,徹底的佔得了主導權,這將不僅會讓俄羅斯失去塔爾圖斯軍港,和赫邁米姆空軍基地,最關鍵的是,俄羅斯將會徹底失去 在中東地區的話語權;這是俄羅斯所不能接受的;也就是說,俄羅斯在敘利亞 與美國爭的是中東影響力;

隨著俄羅斯的介入,徹底扭轉了敘利亞戰局,朝著有利於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的方向發展,初步的達到了俄羅斯的 中東戰略佈局,現在的俄羅斯已經在敘利亞局勢中,佔得了主導權,還意外的收穫了土耳其的 S-400防空導彈的訂單,成功的分裂了 土耳其與北約的關係;這才是俄羅斯出兵敘利亞 以來的最大收穫;

再加上,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後,試驗了許多新型武器,為自己的武器裝備,打了很大的廣告,現在,印度也開始重新考慮 購買蘇-57戰機了,沙特和阿聯酋等中東國家,也表示要購買S-400防空導彈了;伊朗還表示,要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建立新的核反應堆;這都是俄羅斯佔得敘利亞局勢主導權後,收穫的好處;而且都是戰略層面的好處;

要知道,無論是土耳其,還是沙特,都是美國的盟友和武器購買國,現在紛紛與俄羅斯展開了軍事合作,難道不是俄羅斯的最大戰略勝利嗎;所以,筆者認為,能夠讓普京力挺巴沙爾的 真正原因是,俄羅斯對中東地區的 戰略佈局;而不僅僅是敘利亞的 幾處軍事基地,因為,俄羅斯和美國爭的是,各自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

個人拙見!歡迎評論區交流看法或補充 謝謝!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您的一個點贊! 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目前在敘利亞有兩個永久性的軍事基地:赫邁米姆新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

敘利亞塔爾圖斯港海軍基地原本是俄在地中海和中東地區長期租借唯一的軍事基地!2015年俄出兵敘利亞後,又在拉塔基亞附近的巴西勒·阿薩德國際機場旁臨時設立赫邁米姆空軍基地。現在又正在敘東北部卡米什利機場建設在敘的第三基地,其目的是為了幫助敘利亞控制美軍撤出後留下的力量真空,這個真的是怕土協軍和土軍包括恐怖組織控制了這個機場。為了有效控制該機場,俄派出了40輛軍車和160名俄羅斯士兵和軍官。同時,還迅速派出數十架武裝直升機進駐該機場,算是在敘北部安了一個立體式的堡疊!

卡米什利作為戰略機場,它存在的意義非同小可!首先,俄敘聯軍將會徹底在幼發拉底河東部站穩腳跟。而卡米什利機場將成為俄空軍在敘北部的前線支援機場,可以有效扼制敘庫武的武裝暴動和土美的有可能的發動軍事行動!其二,為了達到上述目標,俄軍直升機巡邏隊已經在東北部邊境展開巡邏,這讓美軍進退失據,要想重新回頭再來控制卡米什利機場恐怕是難上加難。

雖說俄羅斯在敘利亞有軍港和軍事基地,不能代表普京一定會力挺巴沙爾!但事實恰恰相反,俄除武力幫助巴沙爾奪回失去的領土和失地外,還在政治和外交上力挺巴沙爾,在自己遭受西方強力制裁的情況下,還拿出除了軍火之外的民用物資支援敘利亞,這讓歐美大跌眼鏡!

除此之外,普京與巴沙爾的私人友誼也特別深厚!有一次,巴沙爾突訪俄羅斯,普京早早在大門前迎候,足足等了巴沙爾有半個多小時。大家都知道,在國際事務中,普京都是遲到的,他能讓G7一幫領導人等了兩個多小時才開飯,而迎接巴沙爾,普京等了半個多小時,這是絕無僅有的現象!

當然,普京力挺巴沙爾,為來為去,還是為了國家利益!為了能夠在中東問題上舉足輕重,他必須打出戰鬥民族的威風來,之所以把國內所有武器都在敘利亞戰場上用一遍,其目的就是向世界證明: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也是有能力取勝或打贏一場局部的現代化戰爭!事實證明,俄在敘利亞戰場上的表現,全球有目共睹,有些國家還領教過俄羅斯總統的厲害!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4324185185932255"} --}

華正先生


顯示過期問題,就簡單補充幾點:

1.保住巴沙爾政權,讓自己的軍事基地能夠保住,從而保住俄羅斯出海口。這個不用多解釋,當年利比亞卡扎菲被推翻的時候,俄羅斯就吃虧很多很多,所以當美西方準備霍霍敘利亞的時候,在伊朗帶著小兄弟支持兩年後,俄羅斯普京迅速出手,以反恐名義進入敘利亞。

2.為了俄羅斯在中東的整體利益。無論敘利亞情況如何,如果讓美西方霍霍下去,巴沙爾必然會倒下,則建立一個親西方的國家政權是美西方的既定戰略,包括剛開始與俄羅斯針尖對麥芒的土耳其也是如此。而從現在俄羅斯帶著敘利亞逐漸掌控局勢之後,俄羅斯在整個中東的影響力在提高是不爭的事實。

3.不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其實對於敘利亞的石油沒有太多的興趣,畢竟兩國都是產油國,而且俄羅斯的原油質量更好更廉價。其實兩國爭奪的是中東陸路能源通道,甚至是中東的影響力。現在土耳其已經落地S400,沙特、阿聯酋等國家對於俄羅斯的S400也非常感興趣,伊朗未來要建立20座核反應堆,基本上照現在的節奏,都是俄羅斯來建設,由此伊朗用石油交付,俄羅斯可以倒手就賺取一個好的差價。

就在11月17日:伊朗外長扎裡夫對於印度停止購買伊朗石油就說到,我們可以不買印度的大米。伊朗石油總是有客戶的,唯一不同的是:一群人會以折扣價買到石油,然後以更高價格賣給別人賺取很多錢。

俄羅斯通過敘利亞戰場,拉攏了土耳其,鞏固了與伊朗的關係,還能夠售賣武器,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